择校从来不是一件易事。本期我们请到了就读于22-23 MSc in Marketing Management的Sissel,分享她为何在迎接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后,最终选择了Esade。 -------------------------------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彼时正在上海WPP不眠写字楼缝纫PPT的我,未曾想到半年后会在大洋彼岸的伊比利亚半岛继续缝纫PPT。当时所有的选项对我来说都触手可及却又迫在眉睫:辅导员早上打电话催促确定最后的保研和九推意愿,中午吃饭时leader介绍了暑期转正的管培生项目,傍晚邮箱收到了ETS标化考试的打折信息……每个选项都指向了短期内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有很多选择,但又觉得被动,因为这一切都是我前小半截人生自然积累下来的产物,即使没有我的主观能动性,它也必然导向某些结果。我思考了很多,诸如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什么是职场核心竞争力?我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但我唯独忘了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什么能鼓舞我前行、我短期长期的目标是什么。直到开始写申请Esade的essays时,我才第一次真正剖析自己,而这个必要过程完全可以前置。
通过大二的科研项目,我发现自己更喜欢社会科学调研中与人交流的部分,所以泛商科及融合学科(如市场、管理等)很自然地成为了我的选项。在通过商赛、实习等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我希望系统性地提升我对商科世界的认识。同时,可持续、ESG、女性领导力、终身学习、web3.0等概念也让我十分着迷,我渴望能有机会直接接触相关前沿知识与从业人员。不仅如此,国际交流项目受疫情影响而未成行也是我本科期间的一大遗憾,我对外面的世界跃跃欲试。综合考虑下,在同学保研或拿秋招offer时,我选择了留学,边写毕业论文边准备标化。
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我起初在主流的英港卷生卷死。有幸拿到一些offer后,我迟疑了。英国阴雨连绵的天气与香港过于熟悉的环境(我成长在大湾区)都很难给我想要的留学体验。一起申请的小伙伴给我推荐了CEMS项目和欧洲大陆的商学院,令我眼前一亮。在做背调时,我在CEMS的入口学校发现了Esade,像寻宝一样越挖越喜欢。一开始被官网宣传册的视觉效果吸引,后来参加了很多学校组织的我感兴趣的线上活动,比如FMCG hotspot、women in business seminar等。我也与很多毕业/在读的学长学姐进行了networking,他们都很热情地给我提供了详尽的帮助。
总的来说,在搜集资料阶段,Esade最吸引我的有:a)学制的灵活性与丰富的二硕选择。CEMS第一年可以先选细分专业,第二年再学国际管理。常规硕士项目后也可以半价就读合作院校或者本校二硕。 b)丰富的机会和international exposure。学生构成非常多元,可以真正意义上结交全世界的朋友。每个项目第二学期末都有study tour,探索前沿话题。学校还免费提供西法德和中文课程。c)高效体贴的管理和服务。招生团队回邮件非常及时,招生官Mary亲切友善,让人如沐春风,也是我最终选择Esade的一大原因。d)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本身太具魅力。陌生的西语,小众的选择,正是因为它的可知性最差、最冒险,我才收获到了更多的惊喜和更陡峭的成长曲线,解锁了不同层次的人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