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MD官方】#留学那点事 | 《不负春光不负己》 Sijie LU, MFin 1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6: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期主人公


Sijie LU 陆思捷 - MFin 14'
现就职于上海六禾投资有限公司

兴趣:阅读、阅读、阅读
座右铭: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微信:Sijie_Lu



《不负青春不负己》

我是2012年入学到MSF专业的,2014年毕业,一转眼,也已经6年时间了。今年也是我行将而立之年,在这个儒家文化特别重视的年岁,不由得多了一些思考。正好看到征文的链接,也想借此机会回忆记录一下在马里兰的求学时光,如能帮助到即将入学的新同学,也是一件荣幸的事。

第I章 | INTRO


· WHY - 留学?
我的本科来自于上海的一所财经类院校,萌生出国念书的想法也很简单:一来觉得社会对于高学历的看重会逐步提升,虽然文凭并不等同于学习力和竞争力,但是没有它总觉得单薄了一些;二来还是对当年高考失利的耿耿于怀,总想更升一步来弥补当年的遗憾;三来觉得未来的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阻挡,有过海外求学经历,不仅是语言,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会更为全面,而美国作为第一大国,对于全球的影响不言而喻,中美作为G2,在我们有生之年相信都会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另一个国家更好地了解,我想总不会是坏事。

于是,再读一个研究生文凭,到海外求学,选择美国作为目标,就自然而然成为我的动因。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父母的支持,毕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 HOW - 申请过程?
而关于申请过程,也许是时间过去得有点长了,毕业后工作的几年,也经历了很多人生大事,对于细枝末节的事情确实有点模糊了。我的经验就是尽早准备,托福考了3次,GMAT考了3次,记得最后一次托福,因为口语分数和其他几门的巨大差距,尝试argue了一下,没想到还加了3分。

这一次全球疫情的影响,我不知道会影响多少人的备考计划。但这是很好的一次经历,我们很多人的工作都收到不同程度地影响。而作为在读学生,虽然觉得很多东西也延迟了取消了,但是相比有些人连自己的职位都不报了,或是收入大幅较少,这点也算不了什么。凡事留有余地,有所准备,不要想着老是卡着deadline,这是我自己最大的体会和经历。

当时申请的学校也很简单,我想延续我的本科专业金融,列举了允许没有工作经验即可申请的Master of Finance或类似专业,综合学校排名和地区,申请了5所吧。最后得到了3所offer。

· WHY - 马大?
选择马大也没什么纠结,因为生长在上海的缘故,发觉学校区位的重要优势。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当时申请的项目,主要是在DC校区上学的,离东部其他几座大城市也近,也有着很好的排名,于是坦然就来了马大。

后续的各项手续相对而言也比较顺利,当时还没有类似官方的平台,我们自发在论坛搜集信息,然后有了QQ群,可以相互交流,等到入学后,像极了网友见面会?

现在再回想起这些流程时,会发觉记忆越来越淡了,收到offer的喜悦,接受面签的紧张,抵达美国的激动,参加orientation的好奇,准备case的日夜,没能参加毕业典礼的遗憾。6年后回想起来,都渐渐地褪去,但是以下这些,是我至今仍旧常常想起,觉得受用许多,甚至感恩的。





第II章 | 多元文化的冲击、理解及接纳

在我成长的时代,虽然资讯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但电视、电脑的信息已经能够给我们清晰地描绘了美国的形象。但当真正到了美国以后,才发觉老古话的正确,“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当你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你才能体会到不一样。而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大熔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多元化。不同国家的人,不同的族裔,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有些求学时觉得没什么的事,回国工作以后,才渐渐发觉在身上已经种下了潜移默化的种子。

我最近看了一段对于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采访,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大家以为过去的集体轨迹才叫历史,其实个人也有自己的历史,他自己生命的轨迹就是历史,他的生命轨迹是人类轨迹里的一部分,所以历史给你机会反省自己,也给你机会看看四周围,因为四周围不过就是其他许多个人而已。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也是凡人,而且历史可以帮助你,看见许多事后,原谅人家。”

我想接触多元化的文化也是有着这样的好处,成长于东方文化的我,在了解不同宗教、不同地域的不同价值观后,突然对于过去的一些不理解甚至误解,也释然了很多。

当年刚飞抵华盛顿时,接机的是来自于当地的基督教会家庭,我也参加过两次教会活动,生长于儒道佛文化的环境中,对于不同宗教的接触,或多或少都拓宽了我看待世界的角度。

另外,我想很多过来人很有体会,初到美国时发觉自己背了这么多词汇,在点菜时,却几乎看不懂,意面原来有这么多种类的pasta,墨西哥饼原来不只有鸡肉卷,番茄酱原来叫ketchup, cocktail sauce居然和鸡尾酒无关。

有一点对我很受用的是,我一直努力尝试不同的食物,国人一直说,美食代表着一种文化。可能也得易于我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胃。只要有机会,我会点我不认识的,不知道的食物名字,渐渐地,你会发觉,你对这些不同文化有了更具象的认识和了解。

其他的种种我不再多谈,和不同的人交流,你会发觉,大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生长轨迹,文化背景,即便是中国留学生,也来自于五湖四海,文化的冲击,让人更为包容,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一点我想,是受用终身的。




第III章 | 朋友、校友会

工作后,陆续参加过几次校友会,发觉队伍越来越壮大,也由衷地为马大的中国校友会感到欣喜。有人说,校友资源不过是一个相互攀关系的平台,我曾经也深以为然,但是后来发觉,也对也不对。

对的是,我们曾经接受过同样的学术训练,在同样的地方待了同样的时间,那自然而然,你和我身上的共性肯定会多,意味着我对你的了解可以抛去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这也就拉近了人的距离。所以有些人甚至回国后找对象,也要求有过海外的求学经历,因为这样的价值观更为类似。

不对的是,以我不多的工作经历,朋友一词,所含的意义更为重大。忙的时候,一起探讨问题;闲的时候,组织烧烤;放假的时候,踏上road trip,这可能是大家最后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现在虽然大家的联系频率,已经早已不如当初,但有需要的时候,一个信息一个电话,依旧很亲切。我想,更能因为是在异域他乡,陌生环境使得人们的联系更为紧密吧。即便你现在还未踏上征程,未来一定会收获弥足珍贵的友情,甚至是爱情。


第IV章 | 自我成长

关于“成长”,我想是我在马大求学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其实,现在回忆起来,你从事的工作,所学到的东西,又有多少是从课本中得知的。即便今日,我自己觉得依然在成长中。

当然,第一大最深的体会,莫过于学术,大家知道,国内的本科教育,也许是因为高中时的高压,到了大学就会放纵一点,平时偷偷懒,期末考试时,通通宵,就这么混过来了。而到了马大,小考不断,case不断,虽然没有大论文的要求,但是感觉神经一直经绷着,尤其是初期转换为英语教学模式的不适应,那两年也报了CFA(至今惭愧没有考出第三级)。但回过头来看,你就会发觉很受益,这并不是简单的落在纸上的GPA,而是踏踏实实转换成思维模式的工具。现在深深体会到,知识固然重要,而怎么思考更为重要,而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可能并没有提供给我一个这样的土壤去锻炼自己。

如果说,让我最为宝贵或最珍视的求学生涯,我可能一下列举不出来什么,但是有太多的画面一帧一帧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我不敢说马大的经历改变了我多少,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但我相信,如果认真地珍惜这段时光,肯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来马里兰之前,只知道DC的樱花季特别美,记得第一年的樱花季,每天下了课就去看看到底开了没,但发觉,不只是Jefferson Memorial,整个马里兰的春天都很美。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否发布出来,如果能发出来,也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虽然疫情目前肆虐地很厉害,但终究会过去的。

写在最后
愿你们在马大的岁月里,不负春光不负己,即便遇到了困难挫折,也不要紧,这不是就是我们的人生嘛,起起落落,但要确保自己如马大的吉祥物—Testudo 那样,坚定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5 22:2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