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商学院学生职业发展之路 (更新第84篇:互联网游戏)

  [复制链接]
561#
发表于 2022-9-19 22:00:1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562#
发表于 2022-9-20 22:59:15 | 只看该作者
赞楼主
563#
发表于 2022-9-21 14:12:05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56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28:01 | 只看该作者
1. 医疗互联网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
【行业不错的公司】
i)       国内: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丁香园,健康160,阿里健康等。
ii)      国外:Fitbit。了解不多。
【发展趋势】
1)主打医生资源和在线诊疗的第一梯队好大夫在线,已经建立起行业壁垒和患者信任度以及在医生中的口碑。同时拓展挂号,除线上诊疗以外的新模式,如电话问诊。
2)主打专业医疗知识的丁香园,也已经形成口碑,但似乎在变现方面比较缓慢。
3)挂号类如健康160,微医,也纳入在线诊疗,向综合性医疗平台发展。
4)目前垂直领域的医疗互联网还没有比较突出的公司,但是我认为是未来的方向,大而全的平台已经存在巨头踏足和一些先发优势公司。垂直领域是蓝海市场,但是门槛较高,需要有一定医疗资源的公司与互联网巨头联手。但耗时较长,单个市场体量不大,往往不为资本青睐。
5)总体而言,医疗互联网市场总量庞大,玩家繁杂,细分方向较多。
【潜在机会】
医疗互联网行业的重点在医疗,不在互联网。任何能将线下医疗资源线上化,从而实现相同或近似的医疗效果,都将收获颇丰。医疗行业的最大关键词是信任,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就在线诊疗方向来说,有资本和品牌加持,持续运营是王道,积累用户信任和口碑,最终实现变现。但是绝对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就智能辅助诊疗方向,我相信这是未来很有潜力的一个方向,重复性的或者严重依赖个体医生经验的单个诊疗环节将被AI颠覆,医生的价值在于综合判断病情。
就垂直领域来说,机会在于找到具有以下几个特质的病种:第一,病程长,慢性,最好是终生的;第二,患者依从性强,或者该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巨大;第三,该疾病不但对患者自身有很大影响,对家庭也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第四,患者群体量大,疾病意识在人群接受度高,不涉及隐私类的病种;第五,可引入可穿戴设备的病种为佳,方便搭建变现模式。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最好是具有医疗背景的,具有战略眼光,非常清楚未来医疗方向,不要过于前瞻性,对医疗行业的属性了如指掌。对国内的医疗政策大环境熟悉,了解资本运作方式以及有资本方面的资源是加分项。
软性特质方面,我认为既要敢想,还要坚持。如上所述,医疗行业互联网化绝对是个漫长的变革过程,第一要能选对方向,第二要能坚持自己所选的方向并证明是对的。
3)MBA(或相似level)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我认为MBA在医疗互联网行业应该在战略发展和业务拓展方向,在有决策权的岗位,主导公司战略方向。晋升渠道应该是往VP方向的。关于待遇没有做过调研,我认为合理的是年薪70W-100W吧。
4)每天主要的工作状态,每周的工作时长,出差频率?
思考居多,毕竟在迷茫中微调方向是很多医疗互联网公司活下去的关键。正常996,偶尔出差拜访医生客户KOL。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没有特别关注的。
6)    现阶段要投Pre-MBA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医疗行业背景知识,战略思维,善于整合资源。
7)    实习可以获得哪些回报:比如行业知识,人脉,潜在的职业机会?
个人认为这个行业需要的是积累,如果实习之前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很难转行,当然有了实习机会,就是进入行业的起点了。



56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28:29 | 只看该作者
2. 地产公司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
【行业不错的公司】
房地产工作种类在国内的认知比较单薄,大众普遍熟悉的是住宅开发商买地盖楼,所以一系列的工作比如建筑,规划,园林,策划,销售等等是大家最熟悉的职位。对于美国,欧洲,新加坡这样成熟的房地产系统来说,除了买地盖楼外,地产租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其中包含了房地产三个比较基础的版块:住宅,写字楼,零售。其他新兴板块包括物流仓库,生物实验室等。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业外,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领域重要的补充,其中包含了REITs,CMBS, 还有一些做贷款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机构。国内刚批准REITs和长租公寓(也就是前面说的住宅租赁),预期将会有新的发展方向。
和美国相比,国内的大开发商因为占有庞大的社会关系和资源,各城市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top50的地产公司。而美国就有些高手在民间的意思,一些低调的公司背后有很强的资本力量,通过不同的运营收购策略去赚钱,这些公司通常被犹太人掌握。
i)       国内:
a)      开放商:万科,绿地,龙湖,等等。
b)     地产中介:Cush & Wake,JLL, Savills, Colliers,易居中国(同时前四家公司也帮助买房/卖方做大宗资产收购,估价和咨询, 第五家主要是做地产代理销售)
c)      REITS:刚开放,可能各大投行券商都在试水。
d)     长租公寓:这个就比较多了,很多国内开发商有团队做这个,也有一些外资公司比如凯德也在做这个,但目前投资回报率太低,未来不明朗。
ii)      国外:
a)      开发商:Tishman Speyer, RXR, JBG, etc.
b)     地产中介:Cush & Wake,JLL, Savills, Colliers
c)      Multifamily/ Office/ Retail Investment:之前提到,百家争鸣
d)     金融:各大投行及保险公司。除了REITs和CMBS外,很多也会自持资产
【发展趋势】
i)       Multifamily 住宅租赁
Ø  美国:非常成熟
Ø  国内:刚开始发展这个领域,主要目的是对抗高房价,试水阶段,目前投资回报低,未来不明朗,但国家会支持。
ii)      Office 写字楼
Ø  美国:纽约的写字楼过剩,从开发角度来说不太划算,反而通过购买一些distressed assets通过运营,可以获得可观利润,但这一块通常对资金和专业程度较高,一些PE在做这个方面。除纽约和其他大城市之外,写字楼大多是两三层的楼房,主要被当地开发商承包。
iii)     国内:写字楼空置率很高,但地方政府还在鼓励开发商盖楼,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城市看起来摩登,结果就是非常高的空置率。
iv)     Retail 零售地产
a)      网络零售发展对实体零售有很大冲击,但一些体验类的商业仍然很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上海K11,北京芳草地,成都IFC这样的项目受欢迎。
b)     美国:大城市里很少见到国内那些大体量的商业,通常大体量的商业集中在郊区,但纽约市里最近出了个新的Hudson Yard,其中蜂巢建筑变成纽约新地标。纽约附近盖了几个新的购物中心,比如American Dream,主打室内滑雪场。总体处于一个整合的阶段,除非有强大的资本和运营优势,要不然会垮。
c)      国内:国内商业严重过剩,千篇一律的商业街区,商业盒子这些年几年面临招租不满的情况,详见万达金街。
v)      Industrial 物流仓库
a)      美国,国内都是发展大趋势,电商兴起,对物流仓库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在交通枢纽周边郊区。有个误区,物流仓库不是里一个可以堆东西的大棚,现在普通的industrial可以参考Costco,还有一些特殊需求的仓库,对承重载重,卸货区,取物品方便程度,温度,适度等有特殊要求。
vi)     其他
a)      Bio Lab,美国可以参考Alexandria Real Estate Equities,他们的业务是为研究机构盖生物实验室然后租出去,做的非常成功。
vii)    房地产金融
a)      REITS前面提到过了
b)     CMBS – 曾经很红火的一类,现在不温不火。这个就是引起2008年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感兴趣的可以去读The Big Short.
c)      贷款业务,有需求就有贷款业务。
【潜在机会】
国内面临一个困境,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地价作为重要的地方税收,很难让地方彻底放弃,但高房价又伤害了实体行业。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稳住房价,开始打造类似于新加坡公屋类似的产品,通过政策优惠,鼓励房地产公司转型做长租公寓。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REITs,把房地产做成股票,直接鼓励全民参与。
美国传统的房地产发展很平稳,这次COVID19也没有对Multifamily造成什么影响,而且表现出奇的好(和其他行业相比)。选择到地产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做地产相关的工作都不错。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房地产行业做的好的
在国内做房地产,更重要的是有社会关系和创造社会关系的能力,专业相对不重要。在美国做房地产很容易碰到天花板,毕竟你作为一个外国人/Asian需要融入一个以白人为主的行业,是很困难的。认识一个朋友,大学本科来到美国,在中西部的Accounting强校读到Master,4.0 GPA毕业,职业头几年在投行度过,后来去了某PE,通过大量购买distressed assets在次贷危机中大赚了一波,金融危机之后跳到另一个新PE,现在是该PE的MD兼Partner。用三个词来形容这位朋友-自律,高情商,有野心。
3)MBA(或相似level)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我是Master, 房地产公司结构类似传统金融公司,Analyst, Associate, VP,Director, 等等。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进去都是Analyst,MBA是Associate.
岗位按类别来分, Acquisition, Asset Management, Financing, Investor Relation。 同时根据equity和debt的不同,之前提到的岗位业务上侧重不同。
Ø Analyst $65K – $85K + bonus  
Ø Associate $90K – $130K + bonus
Ø VP – $150K – $180K
Ø Director $200K+
Ø  往上的就上不封顶了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Bisnow,Commercial Observer, The Real Deal
6)    现阶段要投Pre-MBA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必要技能:财务模型,做PPT, 英语(房地产是个people business,语言是建立联系的桥梁)
了解地产类职位,找尽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实习

56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29:13 | 只看该作者
3. Middle Market简介
Middle Market 投行主要做非上市公司的收购和融资。Middle Market的deal size普遍在100M USD 到500M USD之间。和更多知名度的Bulge Bracket Investment Banking的区别是,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ing主要是私企的融资和买卖。也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市场主要被四大的财务咨询部所涵盖以保证和审计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除了四大外,也有知名的专门从事这一等级投行的银行,比如Evercore,Baird,Jefferies,Piper Jaffray。
一. 基础行业: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
【行业不错的公司】
i)       四大的财务咨询部(Corporate Finance)
ii)      知名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s:Baird,Jefferies,Piper Jaffray,Harris Williams EverCore
【发展趋势】
运用数字化和data analytics来分析deal和capital market,以便更快速和准确地帮助客户定位融资和买卖的市场。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deal success rate。随着全球资本更活跃,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综合,要能在debt,equity,M&A,strategy,finance,accounting,industry knowledge等多领域都有expertise。
【潜在机会】
随着国际capital market越来越活跃和全球化的普遍性的增加,middle market的merger acquisition和capital raising处于快速的上升阶段。这个不光体现在更多的大的上市公司开始关注有潜力和成长性的私企同时私企也在收购和融资方面更加的活跃且目光会放在全球的范围而不是本地。近年来很多行业有consolidating的趋势,比如医药,制造,零售等等。在这些行业里,大的上市公司会积极地收购小的私企。这些transaction都会被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所经手完成。同时科技公司也在不停地收购有潜力和技术的小型科技公司,这也提供了很多的deal flow。 从融资的角度来讲,transaction也在不断地增加。融资是个不管在经济好与坏都有constant deal flow的行业。经济好的时候,公司会需要融资(i.e.出售部分股权或借贷)来完成扩张和收购。经济不好的时候,公司需要融资来完成运营的周转或如若是找到便宜的出售也会购买(i.e. Distressed M&A)所以在融资方面,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一直有大量的deal。
同时随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愈发严厉,有趋势显示公司不会像以前那样积极上市。上市的regulatory和compliance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公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和盈利来支持。这个现象也造成了更多的middle market transactions。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以产品经理举例,其他常规路线(战略/项目/BD方向等)不做赘述】
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大的投行要求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因为deal size更小,人才需要对整个deal的每处环节都精通而不像大投行会用若干个team来完成一个deal。在middle market investment bank,一个队伍就会把deal从头做到尾。以下为key requirements:
§ 熟练的建模技巧。了解如何做财务预期和通过建模展现公司的未来发展。
§ 了解整个M&A transaction的过程并可以execute。 这个过程从source deal,到marketing,到modeling,到due diligence,到legal documentation,到deal close
§ 好的战略思维。了解客户公司的发展潜力,可以在marketing material里充分展示。可以convince买家关于客户的未来价值。
§ 好的negotiation skill。经常要和买家或lender沟通pricing,working capital, legal rights,等等等等。
§ 对于融资的业务知识并可以execute。对于借贷市场很熟悉。
§ 对于整个capital market的走向和key players很了解
3)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薪资和Bulge Bracket Investment Banking差不多。可能略低10%。工作时间也会略少一点。以KPMG Corporate Finance为例,晋升路线为:Analyst->Associate->Associate Vice President->Vice president->Senior Vice President->Managing Director
4)每天主要的工作状态,每周的工作时长,出差频率?
工作时间和Bulge Bracket Investment Banking基本一样。一周70个小时为常态。出差不多。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各大金融网站,比如Bloomberg,Wall St Journal, 等等跟踪最新的transaction
6)现阶段要投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Entry Level 招聘主要是看financial modelling和对capital market的理解。要会做估值模型和能通过公司的财务数据给出对公司的运营判断。要可以根据Capital Market和公司的特殊价值找到买方和卖方,并在marketing material里展现

567#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4.新加坡互联网公司的介绍

一. 基础行业: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
互联网大厂,base 新加坡。
-      中国的Bytedance, Alibaba,本土的Grab,Sea,Lazada,欧美的FLAG,以及Paypal,Stripe等垂直行业头牌
-      东南亚仍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工作机会来讲,在每个国家创业的机会基本需要本地团队和本地经验,但新加坡的各大SEA HQ仍在不断扩张中。
-      业务来讲,东南亚基本还处于把业务搬上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参考中国的3-5年前。主干业务(如打车、电商、支付等)大厂在做,但为主干服务的附属业务,以及一些细分垂直领域还有机会空间。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创始人中,由于大厂存在时间还不算太久,从大厂跳出去的明星高管还比较少。欧美名校MBA的创业者一大半,本土创业者一小半。
高管中,大部分行业经验比较丰富。13年左右的Uber/Rocket Internet等一批公司是东南亚互联网的黄埔军校,现在各个大厂里面的中高层很多都是这一批人。
另外,MBB从12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持续输出高管。咨询背景在各大厂中都也不少。
3)MBA(或相似level)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看行业经验。如果无行业经验,P6-P7的水平。有行业经验,可以比原来升1级,升2级的比较少。Product,Strategy,Operations岗位比较多。Marketing略吃经验。晋升渠道为公司统一晋升。大概待遇,M7毕业后,待遇在MBB水平(140k – 150k新币,汇率乘以5)。欧美大厂match相对容易,中国大厂可能少点,但差距不大
4)每天主要的工作状态,每周的工作时长,出差频率?
P6级别独立负责2-4个项目的执行、汇报,偶尔带人;
P7级别带人,负责数个项目的执行、汇报和结果达标;
P8负责一条线的找方向、推动立项、协调资源和产出结果。
工作时长:一般每天930-730,项目多了自己加班,无严重加班文化。
出差:SEA HQ业务的regional团队出差较多,Covid前大约每月一次,一次一周。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互联网媒体如Techcrunch、36Kr等。没有特殊的小众信息源。
二. 个人提升
1)    现阶段要投Pre-MBA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产品经理及运营主要考察逻辑思维,其次互联网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一些基础的了解。有用户思维/产品设计知识是加分项。
逻辑思维可以和咨询一样,练习case。同时关注一些基本的行业知识,行业动向。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相关的书(私信推荐)
2)    实习可以获得哪些回报:比如行业知识,人脉,潜在的职业机会?
都可以。互联网招人相对比较灵活,HC比较多,干得好的话留用机会比较大。

568#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32:01 | 只看该作者
5.互联网科技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行业不错的公司】xix)        国内:阿里、百度、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字节、快手、滴滴等。
xx)        国外:Amazon、Google、Microsoft、Shopify、Facebook等。
【发展趋势】
xiv)        每家公司根据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在第一曲线深耕细做(规模效应后的降本增效空间巨大):
        如阿里在链接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平台生态做进一步的整合和数字化提升
        如京东在B to C方面的价值链做进一步的优化和数字化提升
        如美团在O2O场景方面的价值链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数字化提升
xv)        每家公司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历史积累在第二甚至第N曲线(包含国际化)尝试开拓疆土(跨界创新想象力巨大):
        如百度All in AI
        字节跳动试水在线教育、To B SaaS产品
        阿里、腾讯、京东等无数个第N曲线的超前布局
【潜在机会】
现阶段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且同步在促进产业界共同融合和升级。
在第一曲线方面,入行门槛低,专家门槛高。满足标准人才模型的新人潜在的机会很好,且行业内专家的估值区间在不断上升,虽然天花板可以看到,但从通用视角来看也不容易碰到;其次,已经有产业互联网方向换赛道或角色转换成功的前辈不断出现,也是潜在的发展机会。
在第二曲线方面,新人/专家的发展前景都很广阔。各家转型方向都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包含大家最爱的名词:大数据、IOT、AI、区块链(此排名分商用先后次序)。战略发展方向是产学研、海内外达成共识的,所以拥有以上领域知识和应用经验的技术人才潜在估值区间较高,且存在过度高估现象,行业内也在阶段性逐步回调对此类人才的合理估值(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等)。因赛道很新,人才极地差较大,虽然看似红海竞争,但其实是蓝海市场,且领头羊效用明显,发展上限无明显天花板。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以产品经理举例,其他常规路线(战略/项目/BD方向等)不做赘述】
国外行业发展较国内更早进入成熟阶段,所以人才发展模型和路径比较清晰和模式化,参考文献非常多,同国内PM无可比性。
国内行业发展刚步入成熟期前期,故行业内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或者职位高的人,背景非常多元化。以下内容对标阿里职级体系:
        CXO/VP级别(阿里P10~P11):以国内外同行业Top5公司同等级别平移比较多,或国内外类似赛道Top3公司同等级别转换;目前行业趋势倾向于本土培养;对MBA、EMBA或PhD学位有一定要求
        总监级别(阿里P8~P9):同上,但本土培养比例增加,极少数为独角兽公司或类似级别创业公司被收购后,所授予创始人/CEO的内部职级;对MBA或PhD学位有一定要求
        高级经理级别(阿里P7+~P8):本土培养居多
        Senior级别(阿里P6+~P7):本土培养居多,国外同行业Top5公司同级别平移或降级
        Junior级别(阿里P4~P5):很优秀的应届生本硕、转换赛道的朋友,无背景限制
某种程度上,相较于国外的PM,国内对于PM的要求更高,总的来说,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领导能力。随着级别的升高,对于通用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要求和比重越高,码农(开发工程)和算法等纯技术岗位亦然。

3)MBA(或相似level)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以产品经理举例,其他常规路线(战略/项目/BD方向等)不做赘述】
就校招产品来说,腾讯、Amazon、微软和Facebook有专门的项目,岗级以阿里P7或同等级别居多;60~80万(国外的请参考Glassdoor)。
就社招产品来说,可以有:产品运营、产品战略规划、售前产品、用户端产品、策略产品、运营端产品、数据产品、中台产品、平台产品等多种选择。其中越偏前端(就流程和系统架构来说)的PM类型,对于技术知识和经验积累(特指代码能力、BI能力、业务能力、数据库能力等)的要求越低,但对其综合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        无相关经验、无技术背景:本科985/世界前100,4~5年工作经验,基本可以给到P6~P6+;具有本硕学位,P6+概率较大;50~60万
        无相关经验、技术背景:本科985/世界前100,4~5年工作经验,基本可以给到P6~P7;具有本硕学位,P6+~P7概率较大;50~70万
        有相关经验、无技术背景:本科985/世界前100,4~5年工作经验,基本可以给到P6~P7;具有本硕学位,P6+~P7概率较大;50~80万
        有相关经验、有技术背景:本科985/世界前100,4~5年工作经验,基本可以给到P6+~P7+;具有本硕学位,P7概率较大;60~100万
P7+再往上是一定要直接负责至少20人左右的团队,或至少百万用户级别产品,或亿级别销售额的业务,所以作为MBA应届生,不管是校招还是社招,基本上最多拿到等同于阿里P7+的offer。

4)每天主要的工作状态,每周的工作时长,出差频率?
行业内,不管是哪一家公司,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主动或被动都是995居多,偶尔可以正常18点~19点下班;在业务波动周期性较明显的行业,如电商或者在线教育,波峰可以让你9117,波谷可以让你10185……
越偏后端(就流程和系统架构来说)类型的PM越不出差。如果选择售前产品,出差比例可能为50/50。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对信息获取和筛选,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主流的信息渠道,可以看36Kr、亿邦动力、虎嗅、各大公司官方公众号、各垂直领域公众号等,虽然是各种公关文的聚集地,但也的确是感知风口的第一选择;可以多加高质量行业微信群或者叮叮群,没事儿也可以逛逛Github看看工程师们对风口的实操可行性和ROI的解读,绝对充满启发。

6)现阶段要投Pre-MBA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实习机会纯看团队需要和运气。
如无行业背景,无技术背景或技能,建议以培养洞察力、逻辑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练好产品基本功并最好有相应作品可做展示:各种分析报告、各种基础描述文档、各种专业软件。

56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4:33:17 | 只看该作者
6.  AI科技
1)行业有哪些不错的公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潜在机会有哪些?
【行业不错的公司】
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字节、旷世等。
【发展趋势】
对于大厂BAT发展比较明确,做c端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往往投入的多回报也很大
对于小厂to B近年逐渐变得艰难,泡沫过后,一方面技术方面的市场应用已经到达瓶颈,成熟的很成熟,比如语音识别,面部识别,不成熟的持续很难大面积市场化比如自然语言处理,一方面技术和人力投入和带来的回报不成正比,尽管国内B端市场对于“AI”化和数字化需求持续走高,但愿意买单的具体金额都是试水级别,造成了两边的不平衡,小厂存活遇阻,甚至开始走RPA道路(轻便好推易实施)
【潜在机会】
目前国内不同行业对于流程自动化,企业运营数字化需求依然很高,看似现在大面积都在聊人工智能,实际很多企业尤其国有像航空,政府和多数银行等的数字化程度低到难以想象,更别提AI,“工作/流程自动化”方向的这一部分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相信都是刚需。

2)行业里做的好/职位高的人,通常是什么背景?什么能力?和特质? (学历,经验和性格等)?
BAT大厂就不写了,AI的to B企业厉害的人分两类,一是技术。人工智能的行业注定你有足够牛的技术(且能够市场化-这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能做出其他人达不到的水平你就是王。二是销售,你能够创造多少业绩决定了你能走多高和多远,销售就包含很多能力,这里就不赘述了。

3)MBA(或相似level)进去主要什么位置?哪些岗位? 晋升渠道? 大概待遇?
一般MBA如果不是自己创业,去大厂BATJ比较多,小厂比较少。有认识一位CMU毕业的MBA在香港帮追一科技做市场战略,也许可以是一个参考的方向。

4)每天主要的工作状态,每周的工作时长,出差频率?
995比较多,出差少的时候一个月一两次,多的时候一星期一次也有可能

5)行业人士关注的信息网站?
对信息获取和筛选,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主流的信息渠道,可以看36Kr、亿邦动力、虎嗅、各大公司官方公众号、各垂直领域公众号等,虽然是各种公关文的聚集地,但也的确是感知风口的第一选择;可以多加高质量行业微信群或者叮叮群,没事儿也可以逛逛Github看看工程师们对风口的实操可行性和ROI的解读,绝对充满启发。

6)现阶段要投Pre-MBA实习/未来准备Summer实习,一般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备哪些经历和技能?
说实话preMBA类型的实习比较少,看感兴趣的企业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介绍工作一两个月吧



570#
发表于 2022-9-21 15:49:57 | 只看该作者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6 03: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