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9761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8-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經歷了摧殘的幾個月,幸運的拿到了一些ad,由於這兩年來看了無數篇CD文, 都找不太到背景和我相似的文章(每個人的硬體成績對我來說都是牛人......), 為了鼓勵更多人, 所以來分享一些心路歷程給大家參考一下,算是回饋給無數幫助過我的CDer。Apply: OSU / ASU / UCI / UMD / Purdue / IUB / UTD / UPitts / Fordham (All MSF)
Ad: OSU / ASU / UMD / Purdue / UTD
WL: UPitts
Pending: UCI / Fordham / IUB
背景:
台灣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雙財務金融 + 會計學程, GPA: 3.65 / T一戰96(Speaking22) 二戰98(Speaking20) / G620 / 有一段Big4審計實習經驗 / 學校營隊大概一兩次 / 有一段去尼泊爾的social business參訪經驗 / 大的競賽是沒有, 小的有一些, 都有不錯的成績
心路歷程(小劇場很多):
當初以為要申請Fin的話"一定"要本科才能,於是從大二開始就雙主修了(不過even學校很歡迎外系申請,有個學歷寫在那裏也是比較加分, 況且也不需要擔心有required courses沒修過的問題)。大三大四是我最忙最累的時候,因為那時候除了要念雙主修的考試以外也同步準備GMAT,基本上這兩年沒什麼社交生活,偶爾跟一兩個朋友吃個晚餐都覺得奢侈。GMAT我考到第四次才620,畢業後整個七月全職準備GMAT, 這一個月OG刷了兩遍, PP2刷一遍, 結果也沒620高(話說我考了五次有四次都是當天換題), 走出考場我望著天空, 發誓再也不捐錢給GMAC了。於是8月初開始準備TOEFL, 不過被GMAT折騰了那麼久(將近兩年), 心實在有點累, 不小心小耍廢了一個多禮拜, 真正認真準備一戰T的期間大概是接近三個禮拜, 每天刷TPO, 買便當或開車的時候把握時間練獨立口說, 一戰就很幸運的上96了(原本以為連80都沒有), 接著開始準備申請文書同時準備二戰T, 這段期間幾乎每天都去咖啡廳坐一整天, 闆娘都認識我了, 後來二戰T也只有98, 雖然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不過我想學校應該都有些彈性的, 就拿98去申請了(不過OSU我是用96申請的, 因為speaking還比較高)。我個人認為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痛苦, 殺G是一個階段, 殺T是一個階段, 編寫文書是一個階段, 面試是一個階段, 等學校也是一個階段, 選校又是另一個階段了。
特別想說的是編寫文書跟面試階段(畢竟我的TG根本不值得一提hahaha),因為這大概是我人生中忘不掉的三個月。這段期間,每天看著ddl埋頭敲文件, 順便也對要申請的學校都做足了功課(有時候無聊也順便看看牛校們的課程), 同時也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自己未來要的是什麼, 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文書的材料, 每當我丟完一間, 就好像憋尿一天撒完一大泡尿一樣的紓壓, 隨之而來的是面試海......其實我個人從小到大是很少面試經驗的, 尤其是這種大面試, 因此我也上網看了很多關於面試技巧的文章, 我是從UMD的Kira開始面試的, 明明都給了11題抽一題面一分鐘的優惠了, 我還是緊張的飯都吃不太下, 埋頭準備, 甚至還自己錄自己講面試內容的影片, 從中分析我的言行舉止, 表情, 微笑合不合格, 每個面試前40分鐘我就會穿好襯衫, 打好領帶, 梳好油頭坐在電腦前等待或是準備, 這樣來來回回5-6次, 到後面心也很累, 不過我總是告訴我自己, 以後我可是要去IB面試的人, 怎麼能被這種東西打敗= = 就這樣一直自我催眠, 完成了所有面試拿到AD。
我知道我申請上的也都不是什麼牛校,但這兩年來刷了無數篇CD文, 總是覺得自己的GMAT是個可怕的硬傷, 若你要問我為甚麼申請這麼多學校的話, 我只能說我當初連自己能不能上UTD都不知道, 當然這裡的多數讀者都是大陸人, 我也知道以大陸的水平來看如果要是OSU或UMD的話GMAT都要660起跳才算進入門檻, 但我想說的是, 硬體成績雖然很重要,但真的不是唯一,今天我面試IUB MSF就剛好被問到一題(因為IUB其實T的minimum是105): 「你認為托福幾分算高? 托福高的學生都一定qualified嗎? 」
其實被問到這題我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不過我想IUB一年只收四個國際名額, 項目偏重MBA, 應該也是沒啥機會, 我就有話直說好了, 於是我回答他: 「我覺得托福雖然是一個客觀且快速的評斷標準, 但我認為用T的speaking來評斷一個人會不會用英文溝通真的非常不公平,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題目, 但我可以跟你說, 很多口說題我用中文都回答不出來。」心裡有種被公司壓榨很久帥氣離職的感覺,不過對方似乎很認同我的答案並且說我努力把我送去下一關(原來還有二面zzzz),因此, 硬體成績不好的人真的不要氣餒, 可以去挑戰看看更好的學校, 讓自己能有更好的機會, 當然如果能讓自己更特別一些當然是很好, 比方說做做志工(可以紓解心靈)之類的。
前幾天在台大讀書的友人陷入低潮,問我:「我總是想成為很厲害的人,但我覺得不管我多努力,前面更厲害的人總是多到數不清,我似乎失去了方向,怎麼辦?」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只告訴他:「只要做到自己完全不會愧對於自己就可以了。」
寫這篇文章是真的希望可以鼓舞一些留學生去嘗試自己所謂的不可能。
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私信,不過有很多牛人的文章也可以多看看,心裡會有所體悟的。
祝大家都有offer 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