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欧校友分享 l 一个“非典型”MBA的自我迭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8 15: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8月8日,有幸完成了人生迄今修改和排练次数最多的演讲。祝福中欧MBA2019届的同学们。Study hard;Make Friends;Keep your eyes open while keeping your minds focused. 中欧会改变你们,正如她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7年8月8日,在中欧MBA2019届的开学典礼上,作为2018届学生代表,我用三条建议表达了对未来之星们的欢迎与期许。18个月历尽精彩,我也最终完成了从财经记者到腾讯一员的转型。回头想来,这三句“箴言”既是建议,也恰恰是中欧MBA令我脱胎换骨的三点转变。

作为学生代表在MBA2019届开学典礼上致辞

作为前财经记者,我的出现即注解了MBA生源的“多元化”。“As a financial journalist, why do you come for an MBA?”在入学模块的领导力之旅中,来自德国的管理学教授就曾好奇地问我。“Because I interviewed some real business leaders in the world and I want to be one of them in the future.” 这番豪言壮语实则半开玩笑,但作为记者,行走江湖、遍访名宿的确曾是我的日常。只是,在这新经济汹涌而来的时代,骨子里的不安分让我无法满足于一个观察者的立场。就读MBA,自然是接受系统商业教育、实现职业转型的理想路径。


学业与认知
作为人生最后一张宁静的书桌,“Study hard.” 无疑是个中肯的建议。在这一点上,中欧没有让我失望。毫不夸张地说,MBA的管理学理论和商业案例以极高的边际效用升级了我的认知,为迎接更远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理论首先构建了我对商业的系统理解。中欧MBA的必修体系覆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公司金融》、《运营管理》等经典课程……而在“专注商业基础科学”的选课策略下,我也扎扎实实地选修了《财务报表分析》、《高级公司金融与估值》、《投资学》、《兼并收购》、《固定收益证券》等几乎所有的金融学“硬课”。实战经验丰富的教授们以深入浅出的解读,打造了一副巨大而完整的知识拼图,让我在面对任何实际问题时,都可以在所学中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底层逻辑。

在中欧MBA课堂上与吴敬琏教授合影

案例教学于我,则生动解释了“读史明智”这一哲学。二战后东西德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Netflix的战略发展历程、Zara的供应链管理、美团点评的竞合之道、阿里巴巴与Facebook的IPO……这些经典的商业案例以详实的细节和数据提供了一种“上帝视角”,清晰地展现了一家企业在具体时代、行业和竞争环境中的每一步战略抉择,让我得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的判断和决策。

今日回首,经验与理论最终催生了思维方式的蝶变。如果说北大经济学双学位让我铭记的是“供求关系”、“机会成本”、“边际效用”、“折现和复利”、“基于约束的选择和最优解”……那么中欧MBA对我影响至深的管理学思维则是“对他人需求、动力与约束的洞察”、“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基于系统拆解和分层基础上的排序、组合、匹配和归因”、“以终为始的流程管理与效率优化”、“投入产出的计算”、“周期与趋势的判断”、“激励与制度的设计”……知行合一,也正是这些认知升级,深刻影响了我在MBA旅程中的抉择与执行。


参与与友情
同样,在强调“Participation”的MBA教育中,主动走出“舒适区”是自我迭代的必由路径。今日回首,是那些克服心理压力的发言和Presentation让我们铭记在心,也是与同窗好友的交流合作让我们终身受益。

在18个月的时光里,180多位同学被不断打散,根据学期、课程重组为一个个为期短暂、但压力繁重的小组。我们的合作者或许来自投行、咨询、四大、快消等主流商业背景,或许是一位身处商战一线的二代企业家或创业者,又或许曾是一位律师、医生、记者、军人或公职人员……在风格迥异的合作过程中,每一个人的态度与能力都会受到极大的打磨。但也正是这种同甘苦、共患难的磨练,留下了最真挚的校园情义。

中欧MBA日本海外选修课(后排左一为William)

“Make friends.”在一起走过的岁月里,我们曾共担课业的压力,应对求职的艰难,在戈壁与赛场中相互扶持,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熬夜奋战;我们曾在大大小小的成功后把盏言欢,也共同分享着彼此的每一份精彩与遗憾。短短的18个月,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有缘相遇,又在短暂的相会后各赴前程。回望往事也不难理解,在青春末尾的MBA岁月里,我们共同的“敌人”唯有时光的有限。


视野与专注
诚然,MBA生涯的最大约束正是时间本身。因此,“Keep your eyes open while keeping your minds focused.”是一个颇具MBA特色的建议。毕竟,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们而言,MBA绝不仅仅是一个升职加薪的跳板,更是通往人生长跑赛道的一张门票。

幸运的是,中欧MBA并没有局限我们的职业视野。相比于海外商学院多少强调投行、咨询的职业路径,深植于“中国深度”的中欧背后,恰恰是本土新经济的蓬勃机会。受益于中欧MBA职业发展中心的帮助,仅就2018届的同窗而言,我们的实习或全职已然覆盖了PE/VC、电子商务、医疗健康、云计算、新物流、共享出行、O2O、新零售、游戏产业、知识付费、网络视频、体育产业、在线教育……

但在无限可能面前,我们也必须找到自己专注的赛道。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我在入学之际就将自己的未来定位在“Media & Entertainment Industry”——即大文娱行业。18个月里,正是基于此目标的尝试、反馈与迭代,打造了属于我的独特精彩:

首创中欧MBA Media & Entertainment Club,9个月内组织22次活动,成为全届票选第一的最佳专业社团;

接手《China Business 101》短视频节目第二季,作为制片人创制《中欧创业者》9集短视频;

作为前中欧战略学副教授、现菜鸟网络首席战略官陈威如的研究助理,独立撰写MBA案例《平台战略与互联网直播之战》;

在中欧MBA的ICSP项目(综合战略咨询)中为百威英博集团(AB InBev)定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体育营销方案;

自制“传媒娱乐业管理培训生项目”,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蜻蜓FM、阿迪达斯、小米、爱奇艺、腾讯游戏,历经6份不同职能的全职/兼职实习……


中欧MBA Media & Entertainment Club组织阅文集团Career Trek


作为一个非传统商业背景的MBA学生,我并不讳言这些努力背后的转型压力。但我也深知,比求职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专注目标的定力与耐心。事实上,在这一连串短时间、多任务的“Mission Impossible”背后,是我对管理学认知的实践,也是清晰的战略与坚定的执行:

例如,Media & Entertainment Club基于“高频率组织小规模活动”的战略——通过简化每次社团活动的嘉宾人数、活动规模和组织流程,22次社团活动覆盖了电影、视频、动漫、网文、游戏、体育等泛娱乐全行业版图;

再如,9集《中欧创业者》短视频节目的背后,是我对“一条视频”模式的借鉴。通过确立“定位中欧创业校友”、“采访模式”、“流程化剪辑”三大原则,我借助校友网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内容素材,压缩了内容策划和剪辑的周期,最终使低成本、高效率的视频产出成为可能;

《中欧创业者》录制中

而6份实习的的背后,既是我“将中欧MBA后一年定制成传媒娱乐全产业链管理培训生项目”的战略目标,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链式反应:

具体而言,《平台战略与互联网直播之战》的案例写作首次构建了我对一个TMT细分领域的理解,才得以在并无投资经验的背景下赢得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实习机会;中文产的平台让我结识其投后企业蜻蜓FM,实现互联网实习的首次试水;为百威英博定制2018年世界杯体育营销方案,让并无市场营销经验的我叩开了adidas的大门;对adidas Terrex年度最大营销Campaign的全程参与,让我有底气尝试爱奇艺的互联网营销;而蜻蜓FM、小米、爱奇艺的互联网积淀,让我得以进入腾讯游戏,完成了学习实践从量变到质变的点睛之笔。

当然,这6份实习绝非轻而易举的挑挑拣拣,而是数倍于这一数字的申请和拒绝;实习本身也并非一帆风顺,个中经历的成败与波折冷暖自知、难以尽述。但每一份实习的深度参与,最终在战略、投资、营销、BD等不同职能上破冰了我的实践和认知,诸多MBA的所学也在这些经历中得以验证和领悟。

在adidas暑期实习

在实习和求职的道路上,我也必须感谢中欧校友网络给予我的巨大帮助——这6份实习,或直接领导,或推荐人,都是中欧MBA的校友,是他们的引荐才让我争取到这一切的可能。也正是在无数校友、EMBA导师、MBA职业咨询师的反馈中,在无数课程、社团活动、企业宣讲、实习、求职的双向选择和试错中,我逐步理解了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在小步快跑中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迭代,终能加入腾讯,得偿所愿。

“从博雅塔到中欧金字塔,为人生的无限可能,为企业家精神的召唤。”回看自己在2016年8月8日中欧MBA开学日发布的朋友圈,不禁感怀最初的梦想,也终于为曾经的誓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命运千回百转,终有不负初心。中欧MBA如同一张开赴梦想的船票,我感恩过去,能与中欧人相遇相知;更庆幸未来,仍能与同窗校友相互扶持。Never alone.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与中欧同舟共济,是我的幸运与荣耀。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27 03: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