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入为主,错误假设。你是如何知道我对lbs没有任何了解的?你又如何知道我没有拿offer呢?mim,mba,mif我都认识很多校友,有拿了offer去的,有拿了m7后拒绝的。有还在念书的,有已经毕业的。正如我所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大环境就是sponsor in UK相对 sponsor in USA不好拿。特别是梅姨上台后,政策收紧。而trump的提案现在偏向merit-base且砍掉的目前看来都是印度ICC h1b的名额。opt至少能呆12个月,英国的则是6个月。能留在英国的中国人绝对都是十分优秀的。mif能拿到sponsor留下来的“中国人”不超过一半,大部分人主要还是target 香港和上海。相比起来M7-S16-Top 30 in USA 情况就乐观很多了。
4.我前面一共分析了3-4条帖子,都是根据楼主的行业需求(金融前台),生活习惯(party),工作地点(短期国外)进行的合理分析,给出了我最真诚和实际的建议(卧薪尝胆一年冲纽约金融名校)。考虑到楼主的需求直接指出了tepper的弱项(金融一般)和lbs的强项。那么请问你除了摆数据来证明自己,又有没有根据当事人的需求做了什么呢?你回复我的帖子都快和回复博主问题的一样多了吧。坦白的说,mba的资源绝对会是最多的。特别是career service不管是coach还是training的用心程度,校友network还是未来发展机会。别以为share一个career service office,大家hours和input就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