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2959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辛苦楼主码了这么多字 然而逻辑漏洞实在是不少 就不一一反驳了 点几个出来 也许其他回帖已经提过了
首先 似乎楼主对欧洲的工作政策和就业情况了解有限 因此很多分析是错的 比如“轮岗项目除了少数几个,通常不提供欧洲工作许可,没有欧盟护照不能申请。” 据我了解 中国人有工作意向的欧洲地区 基本上找到工作了工作签证问题都不大 目前的政策来看 欧洲的工作居留和移民政策都相对于美国要宽松 也因此出现在美国抽不中h1b转岗到欧洲工作1年等下一年重新抽签的情况
另外一个问题是 楼主在几条分析中都混淆了mba的问题和欧洲mba的问题 比如
“普通的欧洲公司雇主,要的是有对口经验的人,入职直接可以用。除了进marketing部门有一些转行可能性,其他部门基本不可能。语言要求是个很大的障碍。到发帖的这一年,基本上所有公司该有中国分部的都有了,marketing不需要在欧洲雇中国学生做中国市场,procurement不需要在欧洲雇中国学生管供应商财政则需要懂欧洲规则的经验,供应链需要欧洲本土经验。” 并且人家还有主场优势,从小学到大学的校友network,而不仅仅是这个MBA的校友网络。““但国内的雇主也不见得愿意因为你读了个一年制的MBA就放弃其他比你多三四年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他们说:你又不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要价还更高。如果回国做同样的级别,就要考虑投资收回的问题了。” ”你也很快发现,由于所有的学校都在扩招MBA,你是一个commodity。你没有办法降低自己读MBA的fixed or variable cost。你所能做的是尽量让自己differentiate,然而这很难,你一年能掌握一门新语言并用它工作吗?接下来你发现,你最大的differentiation仍然是你读MBA前做的职业的技术能力,而你的leadership在投简历时毫无用武之地。你努力去networking event,为了开辟新的distribution channel,参加各种要交钱的公司人士见面会。在一个全新的国家,你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展现你的风采,转眼一个本土同学就用母语跟那位经理谈笑风生。“ 这点同样适用美国mba 并不是欧洲的特性
写到这我发现 我几乎引用了楼主的全贴 除了后面那段没什么新的信息的关于company的那段 因此 我建议楼主把标题改改 把关于小语种的那连三句话去掉 发到北美区去 那边人气旺 会有更多的人跟你讨论 就是不知道楼主有没有这个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