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7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在USC读EE是怎样一种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4 16: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译为南加州大学,简称南加大,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市,1880年由监理会创立,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南加大是一所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辈出的学校,由于距离好莱坞十分近,因此拥有顶尖的电影艺术学院。此外百余年来南加大校友已累计获得280余枚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位列全球大学之首。

以上是关于UCS的官方介绍,其实今天我想以一个就读者的身份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校就读的真实体验。
--------------------------就读体验-------------------------

【学习】

作为一个学生,其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所以先让我们谈谈在USC的学习是怎么样的~简而言之,在USC学习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大的来源有两个,前期主要来自语言,而后期则是学业难度。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英语很好啊,语言肯定不是问题~然而并不是这样,因为你可能会听到老师讲的并不是英语,而是“印度英语”,“法国英语”,“俄罗斯英语”之类的……熟悉各类英语将是你入学的第一道坎,不过大部分同学应该在1个月左右就能很好的掌握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也基本上能用一口流利“印度英语”逗国内的同学了。

至于第二阶段的学业难度,则是因人而异了。如果你想追求一直保持GPA4.0的话,那要不你是天才,要不就非常刻苦。如果只希望拿到GPA3.0,能够毕业的话,你的课余生活会相当丰富~但是这里有一句忠告,即使是GPA3.0对于各位不是天才的同学而言也是不容易的,他的难度相当于你在国内保持80分的平均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在USC读理工科的话,最多只能修39个学分,也就意味着如果在39个学分之内,GPA还是没有到达3.0的话,那么你将无法毕业,两年的光阴以及40余万的学费打了水漂。我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所以各位切记切记,学生一定要以学业为主。

【师资】

USC的老师大多都很有意思,毕竟想要在USC任教,必须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举个例子,在EE专业有一个老师叫Gandhi Puvvada,他是教授职称,但是一直没有做研究,那么他是怎么拿到教授职称的呢?因为他从有万维网之前就在USC教课,一门Computer Systems Organization(国内叫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被他教得出神入化,记得第一次参加考试,4个小时考试,A4纸正反页13张的试题,彻底是服了这位教授……

还比如ISE专业有一位老师,Mike Kazeef,主讲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这位老师已经快8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经常插着鼻管来给学生讲课,下面学生听课也是听得胆战心惊……

再比如,我们的同胞,LI HAO教授,在CS专业,主攻方向是图像处理。听起来很工科男的感觉,但其实他的打扮非常非主流,更厉害的是他会四国语言,并且在2013年被MIT评为“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最有潜力的发明家”,而且他上课特别有趣~

【校 友】

USC作为一个国际化学校,学生全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比如我之前上一门课,整个学期都需要Team Work,我们小组一共有五位同学,分别来自科威特、埃及、墨西哥、韩国和我。大家相处起来其实还是非常愉快的,我和其中三位同学一直保持联系,在我博士研究中,也有他们三位的参与。特别是那个科威特的兄弟,一直邀请我去阿普杜拉国王大学做研究员,说的我都有点心动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USC很国际化,但是不得不说,中国人和印度人是真的多。在2015年之前,USC一直是美国高校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最高达到4000余人。直到2015年被NYC抢走这个称号。下面我给大家看看数据,这样就能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在一个“国外的中国大学”上课

下图是我们Orientation时候的照片,你看能不能在里面找到白人


接下来是CS专业上课的时候拍的照片,哈哈哈,是不是还是没看见白人


在CS和EE这个领域,确实完全被中国人和印度人瓜分了。美国人如果读计算机,基本上一个本科毕业就工作了,如果想做学术也都基本上读博士了。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难度较高,中国和印度这俩公认智商较高的人群,使得很多其他人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去苦读。外加读计算机是比较苦的,要一直不停的学习新知识,工作大多都是熬夜赶工,名副其实的“码农”。所以不好学,压力大,日子苦这些特点,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名额就逐渐被中印学生蚕食了。

【上课环境】

最后再来看看上课的环境,很多朋友可能疑惑,上课环境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一个教室吗。确实,大多数教室和国内的差不多,但是有一些就有趣得多,比如USC的ICT(多媒体)实验楼,楼内有休息室,下课了可以来喝一杯免费的咖啡或者巧克力,坐下来聊聊天,装修基本都是地毯和沙发,装饰是一些和多媒体相关的历史物件。课堂是多媒体教学,类似一个小型电影院,教授和学生问答。ICT实验室有价值几百万美元的3D扑捉设备,曾经用这套设备给奥巴马拍过3D照片,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模型,ICT的主要贡献是参与好莱坞电影制作,大量的电影特效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出于ICT之手,这边的教授也是在索尼、迪士尼、环球影视等公司任职,参与制作了很多大片。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在USC就读一切都很美好,生活非常充实,和老师同学相处的也特别愉快,希望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分享给有意愿来USC就读的朋友们!

最后还想在说一下申请中非常最要的一点就是文书的准备。


-------------------------文书写作-------------------------

【PS(个人陈述)】

在文书写作方面我最想说的是PS,PS写作首先需要的是足够的素材来支撑整篇文章,如果想表达的东西没有相应的内容来阐述就很难表达出想要呈现给招生官看的东西,这写素材就要从之前的研究、实习中来积累,经验足够丰富写出来的PS才不会显得那么空洞。


CV是把之前的经历一一列举出来,然而PS却不同,PS是需要截取出2-3段最为出彩的素材作为切入点,进行展开叙述,从对这段经验的详细描述来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比如作为这个项目的leader,需要展现出自己的leadership,作为项目的成员就要具体写出在该项目中自己所处的职位,所负责的事情从而来体现自己的能力。

对于PS的开头也是一个难点,毕竟是否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开篇对于能否抓住阅读者的眼球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国写作和国外写作的区别,中国人写作向来喜欢娓娓道来,开篇总是喜欢做一些铺垫性的叙述,然后才慢慢引入自己真正的意思;外国人却恰恰相反,从他们与人交流就可以看出,他们喜欢的是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有什么说什么,一开始就呈现出自己的目的,所以为了迎合招生官的阅读方式,开门见山的方式是最简单的,然后再进一步谈一谈之前所经历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做事有头有尾,在结尾段通常的写法就是对之前的叙述作出总结,首尾呼应再一次表达自己的目的,最好在最后的最后在展望一下自己的未来,写一写Career goal,这样才能让招生官看出你是一个对自己未来有规划的人,这也会加分不少。

PS是文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上面需要反复斟酌用词用句,不仅仅初稿写好就算了,这是需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精细打磨之后才可以算成是一篇完整的PS,我在写的时候修改了不下10遍,当时真的改的快崩溃了,突然想到一个地方想加进去就马上和负责帮我修改PS的wordsunny的老师沟通,询问他的意见,看看加进PS里合不合适,其实我还是挺担心我这样不断的改变想法思路老师会不耐烦,不过还好,老师挺耐心的(当然也是因为我想加的内容是有利于申请的),经过无数次修改之后的PS里包含了我所有想表达出来的东西,个人觉得没有一点废话,句句有用。

【简历】

在简历方面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了,简历主要是罗列出自己所有的经历,简历一般控制在一页之内就可以了,太长显得啰嗦,招生官也没兴趣看下去。


在我个人看来简历最重要的点是在用词上,在叙述的时候尽量用动词作为开头,这样显得更加直接,在动词选用上就可以用平时不常用但是有相同表达意义的词语,可以让招生官眼前一亮,很容易加深印象。

还有一些排版方面的细节,在写相关经历的时候要先写最近的经历,由近及远的写,这样招生官首先看到的就是你最新的动态,教育经历同样如此。

【推荐信】

推荐信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评价自己,推荐人的选取上并不是非要所谓的”大牛“来进行推荐才可以,不过有当然是最好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一个足够了解你的人,知道你的长处、优点的人,写出来的推荐信才更加有说服力,现在很多推荐信都是由学生代写之后再交给推荐人过目签字,其实我建议可以自己先向推荐人表达一下自己想通过推荐信呈现的效果,然后有推荐人亲自动笔写,然后再进行修改,因为如何是学生代写无论怎样都是以一个学生的感官来写的,当然还是没有推荐人更加有表达效果。


无论是PS还是其他的文书都是需要好好修改打磨才能呈现给招生官的,所以在做一件事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千万不要排斥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尤其是有经验的人(朋友、老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往往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END-------------------------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2 15:3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