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9961|回复: 2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诚意长文】15fall申请者前来回馈CD,Offer from LBS, Duke, HE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6: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G先隐藏一下:
Edu:国内211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成绩:算术平均分88/100,雅思7.5,GMAT720;
实习:一段四大审计,两段tier2 consulting,一段500强Marketing;
商赛:欧莱雅大赛全国十强;
社团:两个社团leader
还有一些志愿者和体育经历。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我这漫长的申请季,因为各种事情耽搁拖到现在才动笔。从15年暑假才决定出国到现在,这大半年走得尤为坎坷(此时眼角溢满了泪水),直到16年的3月30日才拿到第一个offer(LBS MiM)。在留学路上受到过太多帮助,因此也希望我这微薄的经验能够对各位之后的申请提供一点参考,少走一些套路,多有一些真诚。我会尽力涉及到商科申请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每一方面也会从最基础的写起,力求让零经验的同学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准备路线,也希望为已经着手准备的同学提供一些新鲜的信息。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漏难免,还请各位多担待。总之,先祝大家申请顺利,Offer多多。

文章结构:
一、关于出国动机
二、关于中介
三、关于信息搜集
四、关于申请材料
五、关于面试
六、关于Waitlist

一、关于出国动机

考虑出国,国内读研,还是工作,相信是大多数本科生都需要经历的一段纠结时光,周围有不少同学说大一甚至高考完就决定要研究生出国了,但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早。我认为是否出国读书应该由本科期间的个人经历和思考来做决定,我个人在大三暑假才决定出国,最后也申上了Dream School。因此我的建议是大三寒假之前决定是否出国,可以比较从容地准备申请材料,不至于像我一样很匆忙;也建议大一,大二的好朋友不必对未来的发展路径过于焦虑,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尝试,总会有新的思考与体会,而这些思考与体会,最后会支撑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说说我自己出国的动机吧,主要是三方面:

1.个人专业
我本科的专业是商务英语,但是“商务”的部分确实比较薄弱,因此我希望能够学到更加Solid的课程,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2.资源平台
我觉得出国读书读得不仅仅是“书”,更是一个平台和圈子。这个部分在之后能给予自己的,比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要来得多得多得多。
3.职业发展
我想毕业之后进入top consulting firm工作,而以一个211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达到这个目标确实比较困难,因此一个海外名校的加持可能能让我离我的目标更近一点。

二、关于中介

要不要找中介是每个留学狗都会纠结的问题,我自己也不例外。自己跑过好几家中介,也咨询了很多人。结论先行:我自己选择了DIY,我也不建议绝大多数的好朋友们找中介。

误区纠正:
DIY,就意味着什么事情都自己包揽吗?不是的。DIY,绝对不意味着所有的申请材料全由自己独立准备,而是找到更多人一起为你准备。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同申一个项目的同学、正在该项目读书的学长学姐或Alumni、优秀的文书顾问。

说“绝大多数”不需要找中介,因为我认为两种情况还是可以考虑中介:

1.大四还在苦苦挣扎考试的。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腾出精力准备其它的申请材料,可以考虑中介包揽其它部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2.对自己能力极度不自信,且自律性极差的人(别着急说“这不就是我吗”,我相信看此篇文章绝大部分的好朋友个人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接下来说一下我不找中介的理由,大家可以参考:

1.准备申请是一段非常宝贵的体验。
这句话真是自带浓郁的鸡汤风味,不过我个人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在自己准备申请的过程中的确会花很多时间和心思,不过这个过程也正是你梳理本科以来经历,并对未来做出可行规划的一个宝贵时间段。因此,千万不要放弃这个机会,相信在未来我们很难有时间能静下心坐下来花大段大段的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2.大部分中介的能力实在有限。
不要被很多中介宣传的“战绩”所迷惑,套路,都是套路。这些靠中介申上名校的同学,绝大多数的Profile自己DIY也能申上。市面上绝对有优秀的中介,但我认为搜寻的机会成本太大,与其花很多心思和时间去搜索和挑选一家“有可能不靠谱”的中介,不如把时间放在“肯定靠谱”的自己身上。
说三件身边的事情:第一件,我当初去某留学咨询,顾问直接告诉我LBS没有我能申的项目;第二件,某中介找到我室友,希望帮他们写文书,到时候分成(其实这个中介还算良心了,毕竟不少中介为你写文书的可能大学都没上过);第三件,我高中同学把他中介写的essay发我,希望我看看质量如何。不夸张,全文基本没有一句语法正确,做的简历让我怀疑是我的word把格式弄乱掉了。

当然了,以上的事情可能只是个例,但也可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各位真正对你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中介能为你做的大多数仅仅是照本宣科,很少一部分是锦上添花,但很难给你雪中送炭。因此,有靠中介逆袭这个念头的好朋友们可以开始难过了,因为没有这么美的事儿。还是自己踏踏实实好好准备材料,说不定有神奇的事发生。You never know.

3.你要做的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很多同学(包括之前的我)考虑中介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未知的恐惧。
刚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脑海中难免是一团浆糊:我都要干啥啊?我得达到什么标准啊?我自己能行吗?我记性这么差万一出岔子呢?这些问题肯定会萦绕在每一个刚刚开始准备出国的同学心头。而恰好中介又以一种全知全能的姿态降临在你面前:我的天呐,能不能行事儿啦,放着我来!你就一咬牙一跺脚:那就交给你了!中介的赚钱机制大多就是利用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促成人们对自己的信服与依赖。而实际上,你要做的,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按照学校的要求,一步一步准备,你会发现你实质性工作量,甚至不比一份实习的网申要来得多。而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在背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第四部分,我会以我要去的LBS为例,详细告诉大家完成一所商科学校的申请,都需要做什么事。

三、关于信息搜集

在正式开始着手申请材料之前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信息搜集。不仅仅是出国,我认为信息搜集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拥有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你便可以拥有传说中坠吼的闷声大发财技能。拥有了信息上的绝对优势,就像对你的竞争对手发射了二向箔,直接把他们打成平面。具体到出国,我认为有四个比较主要的信息渠道值得注意。

二手信息渠道:

1. 学校官网
一定要上你感兴趣的学校官网仔细地全面地事无巨细地翻个遍,一些申请要求每年可能都会变,一定要Keep updated。另外也作为长者给好朋友们一点人生建议:能找到信息源时,就直接看信息源。不要再看下游信息,很可能已经被讹传或篡改了。
2. Chasedream等各大论坛
不解释了。

一手信息渠道:

3.在读的学长学姐或Alumni
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很多internal information,这些可能是你怎么搜索都搜索不到的,非常有助于之后essay或PS的撰写。同时他们也可以拉近你与学校的距离,比如我之前认识的学姐正好是我面试官的小助手,我在面试中提到了她帮助了我的申请,这也是从侧面证明我很努力地去get closer。至于怎么去reach呢,一方面可通过寻找本科同一学校的学长学姐;另一方面可以使用领英去找到该项目的在读学生,真的很好用。具体的使用方法就不展开了。

4.招生官的宣讲会
参加宣讲会也是很重要的获取一手信息的方式。个人认为宣讲会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会超过学校官网的范畴,然而值得一听。在大陆线下宣讲会比较少的情况下,webinar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了,webinar又分学校自己的官方webinar和与留学中介的合办Webinar(多在微信平台)。目前来说,很多做的比较成功的中介都开始做微信讲座了,而且宣讲结束后会安排Q&A,你可以提出自己Personalized问题。我们虽然不花钱找中介,但是我们可以蹭中介的讲座听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陆有你申的学校的线下宣讲会,一定要去!在别的城市也要去!因为很可能宣讲的招生官就是你未来的面试官,这是一个很好的Social机会


四、关于申请材料

写了这么多,终于到正式着手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了。在这节,我会以我将要就读的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为例,为好朋友们介绍提交一所商学院的申请,都需要具体做什么工作。并就每一项说一些我自己的见解。
每所学校的官网都会详细列示完成申请所需要的材料,下图是伦敦商学院官网的截图:




我将按照顺序,一一详细讲解。
1.A completed online applicationform
申请学校的Application form和申请实习的网申系统内容相差其实不大,下图是伦敦商学院的Application form的构成:


你可以看到一共有七项(不知道能不能看清),我们整个申请工作的有效工作量,就是完成这七项内容。其中几项是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申请核心材料,而其它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等等,就按照实际情况填就好,遇到一些选项拿不准,可以去咨询同申请的好伙伴或者学长学姐,总之application form就是起到一个信息采集的作用,该填的的地方好好填,也不必每字每词改来改去。但是注意,有的学校网申系统比较独特(如帝国理工),会让你在网申系统中直接回答几个short questions,那么这样的情况还是要像对待文书一样认真填写。

2.Your application essays
这个材料,就是传说中的“文书”啦,也是我认为的商科学校申请第二重要的部分,所以一定要花很多心思去撰写。商科文书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Personal Statement,即个人陈述;一种就是大多数商学院采用的Essay。本文将只涉及到essay的内容。所谓essay,就是“命题作文”,学校出两到三个问题,申请者通过撰写一定字数的文章来进行回答。
我申请的LBS MiM,今年出了三道essay questions,如下:

Question 1 (500 words)
What will your career step be aftercompleting the programme? (You may wish to identify a specific role, company,region etc.).What role will your achievements play in your success and whatchallenges do you foresee?
Question 2 (300 words)
The study groups will challenge students bytesting their ability to work with academic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people and to play different roles within these teams.What strengths will you bring to your teamandwhat qualities will you need to improve in order to be a valued team member?Feel free to use a real example to illustrate your thoughts.
Question 3 (200 words)
What personal value will you add to LondonBusiness School?

可以看到以上三个问题各有侧重,且字数极为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写出有理有据真情实感让人大呼Excited的文章,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了。
我个人认为要写好商科essay的一个核心思想是To be a good storyteller,意思是你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自己之前的achievements展示出来,而不是平铺直叙上来就和人讲道理。人们都喜欢看故事而不喜欢听道理,招生官也不例外。
关于Essay的前期准备工作,我认为最棒的是能要到相熟的上一届成功申请的学长学姐的essay,当然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大多数同学,我认为有几个source是值得注意的:

1.  一些中介的公开资料。现在有不少中介会在微信上发送“申请大礼包”类似的资料,其中会涵盖一些他们手中的essay,我看过一些,收获其实有限,但对刚刚起步的同学来说也有一定阅读价值。

2.  国外的一些essay服务网站,我找了两个,我个人没用过,我也没收广告费,好朋友们仅作参考
http://www.mim-essay.com/mim-home.html  https://www.admitsee.com/
这些网站大多会有收费的服务,给你发送成功学生的essay sample。感兴趣的好朋友不妨去研究一下。

3.  一些专业的essay撰写书籍,如<哈佛商学院essay65篇>(CD上应该有电子版),这些书里的essay大多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值得一读。

上文提到,DIY是找到更多的人帮助自己,包括学长学姐和文书顾问。这里可能有好朋友们开始举手提问了:文书顾问和中介有啥区别?
解释一下:文书顾问是只对你的文书质量进行负责的外部advisor,他们的工作包括素材挖掘,逻辑优化和行文润色等,而价格相比中介要低廉很多。不夸张的说,一名优秀的文书顾问可以让你的essay改头换面。而我建议最好可以找到两位,一位中籍主要负责素材和逻辑,一位外籍主要负责行文润色。而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是帮助你质量优化,而不是代笔,初稿的撰写工作,一定要由自己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再独立完成,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我认为比较科学的撰写流程是这样的:
长时间思考-----初稿撰写-----与文书顾问Brainstorm修改数稿-----发给相熟的学长学姐进行审阅-----继续与文书顾问打磨-----外籍顾问语言润色-----完稿

文书撰写真的是一个浩大的Topic,本文只能涉及到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方面,更多的内容还要靠好朋友们自己去挖掘啦。

3.GMAT/GRE
GMAT和GRE基本上每个商科项目都要求考,绝大多数情况二者考一个即可,具体考哪个请上你感兴趣的项目官网查阅。我个人考的是GMAT,而且考了三次考到15年11月(生无可恋脸)。关于GMAT的经验和资料,CD上很多大神写得非常全面,建议好朋友们都去看看。因为最后分数也不高,具体的复习经验这里就不展开了。
尽管中国申请者时常将其与语言成绩并列排放,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母语国家申请者也要求参加的商科入学考试,它的重要程度是超过语言成绩的,所以大家也一定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很多商科项目会列示往年Class的Median Score, 基本上是650-680左右。但是中国申请者想要比较competitive的话,最好要比Median Score高30分以上。

我能给到的备考策略是报一个短期入门班快速入门,准备出两到三个月的复习期,考前可以参考机经(貌似最近用不上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最好在大四开学前考完。真的,字字珠玑,都是泪。


4.A one-page CV
CV或者Resume,就是简历。大多数商科学校都要求一页之内。我认为,这一页纸的简历是整个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超过了essay的重要性,因此大家一定要严肃对待。
为什么重要?

1.我认为招生官会先看简历,后看essay。而看完简历后基本上已经在70-80%的程度上决定你是否能拿到面试了

2.即使在面试LBS的时候,面试官是边面试边拿着我的简历圈圈画画,并且我发现她对我的essay的熟悉程度不是很高

相信各位好朋友在本科找实习的过程中都制作了自己的简历,但是在申请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一个原则就是和自己essay中阐述的careergoal相结合并形成呼应。换句话说,你的简历中应该基本看出你的career goal,并在essay中详细说明。举个极端的反例,一个简历上都是consulting的人在essay中说自己特别想做banking,那肯定就狗带了。总而言之,essay和简历应该是互相支持互为补充的。

写简历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个美观的模板,有些学校会提供模板,可以考虑直接用学校的模板,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模板,都不会影响申请。
简历的结构见仁见智,我个人是分了四部分:
  
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
  
实习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
  
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
  
其它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
  

简历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单词,都值得好好打磨。具体怎么打磨的确是很有学问,精心修缮过的简历会让你有”哇晒这是我的简历吗”的感觉,但是事情还的确是你做过的事情。因此,建议好朋友们能找到比较有经验的大朋友们寻求帮助,一些文书顾问机构也会提供简历Edit的服务,可以打听一下找一家靠谱的。我的建议是简历至少改10遍,并由外籍人士做一次语言把关。

5.Reference Letter/OnlineReference Form

这一部分,就是传说中的推荐信了。大多数商科学校是要求两封推荐信,一封Academic,要求由与你熟识的老师填写,并要达到教授(Professor)职称;一封Professional, 要求是与你熟识的职场人士填写,比如你实习时直接带你的上司(Line Manager)。但注意有的学校要求两封Academic(如LSE), 有的学校一共要求三封,请仔细看官网要求。给大家的建议是尽早(大三下学期至大三暑假)去联络你中意的推荐人,并做好PLAN B。因为有的老师每年只会同意推荐几个人,多一个也不答应,所以还是先下手为强,而且要找与自己联系比较多对自己很了解的推荐人。

误区纠正:
一定要找title很大的人去refer?不是的。你的推荐人必须是很熟悉自己的人,而不一定是title很大的人。当然,如果title又大又了解你自然是最好的。

按理说这部分你只需要在网申系统把推荐人的信息和邮箱填上即可,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情来说,大部分还是自己执笔,推荐人过目审阅。学校会大致列示几个想考察的方面,如果自己撰写,具体的strategy还是和essay一样,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展示被推荐人的品质,并作为侧面例证,做到与essay和简历的有机结合。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要太过吹嘘自己显得太生硬,也不要太谨慎而没有力度。
上述的是Reference Letter的注意事项,另外一种叫做Online Reference Form,完成起来稍微比前者容易一些。在Form里,学校会提问3-5个问题,直接回答即可。并有量化评分部分,在良心过得去的前提下给自己打一个较好的分数即可。

如果你是自己上传推荐信,那么要注意最好不要用同一个IP地址上传,有的学校可能会追踪你的IP并判断你是否作弊(貌似今年CMU就这样做的,CMU小伙伴可以证实一下)。

6.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这个部分,就是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关于语言成绩我其实没有太大发言权,我考了两次托福一次雅思,基本都是裸考,成绩也很一般,所以也提供不了什么太有用的复习策略。不过我希望纠正很多好朋友两点误区。

误区纠正:
    去英国一定要考雅思,去美国一定要考托福?不是的。你想申请的学校具体都接受什么语言成绩,请上官方网站去查询,很多英国学校接受托福,很多美国学校接 受雅思,甚至一些学校接受的语言认证方式你听都没听说过。比如Imperial College,下图只截取了部分语言认证方式:


当然托福和雅思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认证方式,具体考哪个,还是上你要申的学校官网去看具体的成绩要求,都写得很明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想去英国,除了有限几所学校(如LBS,OX,CAM)之外,申请签证需要提供雅思成绩。

语言成绩很重要,一定要刷高分?不是的。语言成绩的确重要,但没有那么重要。我的观点是,你的语言成绩能考到想申请项目的Minimum Requirement再高两三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刷分”这件事上。我申请的Duke Fuqua MMS甚至不要求语言成绩,他们说”We will assess your English ability through the whole applicationprocess”。学校不会因为你语言考得高就要你,也不会因为你语言达标但是较低就不要你。

7. Application Fee

提前准备好一张VISA或者万事达的信用卡。有些学校很容易Waive申请费,比如参加一次Webinar,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毕竟一所学校申请费要一千块左右,是我半年的生活费了。


8.A copy of Transcript

这个部分,就是成绩单,就是男默女泪的GPA,就是命。写到这,深深叹口气,好朋友们,神马玩意皆浮云,好好学习才是真啊。这个部分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在你能力范围内尽量拿一个高的GPA吧,我认为要想申一所比较好的商学院,平均分85+就不算吃亏了。


五、关于面试

如果顺利通过网申,那么你会收到面试邀请,走到现在意味着你已经打败了很多竞争者,离Offer只有一个面试的距离了(不过有些学校,如LSE,是不需要面试的)。而是否能在面试中和面官谈笑风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商科面试具体分为两种:

一种叫做interview,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面试。可能是Face to Face, 也可能通过Skype。
一种叫Online Video Questions,类似于托福口语。面官提前录好问题,在线回答,没有重录的机会。


基于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面试主要为了考察以下三个方面:

1.英语口语。相信我,一口流利且发音纯正的英语不知道可以为你的面试(包括之后海外求职)加分多少。如果想要申请商科名校但是自认口语有待提高的好朋友们尽快恶补。
2.对学校的了解和学校Culture的契合。学校想招的人一定是对学校文化了解并认同的人。举个小例子:我在面试Duke的时候强调了我很喜欢打篮球,并且非常想去Duke看NCAA的比赛。另外,他们非常在意“Can we offer what you want”,所以一个切实可行的careerplan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3.个人基本素养。这部分包括你的逻辑思维、反应能力、自信心、Past experience等等个人素养,可能也是短时间内很难提高的。


面试准备流程:

我认为面试准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信息搜集。把学校官网的介绍信息基本都看一遍,包括项目结构,职业发展,学生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都做到十分了解。
2.面经准备。上CD搜集面经,一道一道地准备。我认为按面经准备的时候不必把每道题的回答写到纸上,而着重在思路上,面试现场不至于卡壳即可。把答案都背下来反而会在面试的时候显得很生硬,不像在愉快地聊天。同时,也可以打听一下面试官的个人风格,但也就起到个自我安慰的效果吧,对面试影响不大。
3.模拟面试。找一个英语水平较高的好朋友,把自己收集的question list发给TA,请TA作为面官模拟面试。这样做一方面让你熟悉问题,回答地更加流畅;另一方面让你熟悉形式,不至于现场太过紧张。

至此,你的面试准备已经基本很充分了。面试当天穿好正装,女生化一个得体的妆容,提前到面试现场/上线,充满自信的和华莱士,哦不是,面试官谈笑风生,你,就是人生赢家。

六、关于Waitlist

面试结束后,你可能收到三种结果:录取(Admit),拒绝(Reject)和候补(Waitlist)。所谓Waitlist,就是指学校认为你的表现暂时不足以拿到录取,但是也不差,因此就想等再多看看后面的申请者再决定,或者看看有没有人放弃已经拿到的Offer,把你补位上去。写到这里觉得好生气哦,但是我还是保持着微笑在打字。被Dream School给Waitlist就像被女神递了好人卡,懂的人都懂,我也就不在文学层面渲染了。这一节,就介绍一下我的逆袭经验。


误区纠正:
被WL之后只能干等结果了?不是的。被WL绝不意味着任人摆布坐等结果,相反,利用自己的strategy,很主动地去争取转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在16年1月18号面试了LBS,2月12号收到WL的邮件,一直到3月30号,等了两轮过后,才被转正。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努力:

1.表达我对学校的爱
在每一次Update之前,我都会写一封邮件,从感性的角度声情并茂地表达我对LBS的向往,并从理性的角度有条有理地分析我为什么应该上LBS。并且要让招生官知道,你在WL期间也一直在努力做事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Profile。最不济,也可以混个脸熟。
2.请LBS熟识的学长学姐refer
LBS(包括几乎所有的商学院)一直非常重视Alumni和他们的话语权。因此,能够通过Alumni来侧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方法。我分别请了MiM15的学长和MiM16的学姐写了reference letter。不敢说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一定是有很大的帮助。
3.请推荐人追加ReferenceLetter
被WL期间,我又去找了之前的推荐人---我在Monitor实习的老板求帮助。我的老板真的是让人感动,半夜两点多自己亲自执笔写了一封非常有内容的Email,同时还发动我们team其他的同事写了三封letter,一起打包发了过去。也真的很幸运这一路总有贵人相助。
4.Update自己的简历
被WL之后,我又在滴滴找了一份短期实习,修改了简历发了过去。目的是让招生官看到自己的确是有能力且有潜力的。

总而言之,如果被WL之后可以沮丧一分钟,随后马上pull yourself together。要这样想:你觉得我不行,那我就多花点力气证明我行,因为我就是行。
********************************************************************************


写在后面的话


不知不觉到了该结尾的时候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自己努力地想把文风打造地轻巧愉快一点。但实际上准备出国这条路真的一点也不轻松。对我个人而言,大学有三段时间压力很大,其中两段都出现在准备出国的时期。在handle这样一件系统性的事情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想到的或是想不到的困难,而说实话,这篇文章于帮助你克服这些困难无益。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独一无二的情况,别人的经验充其量只作为基础层面的参考,真正的路仍要靠自己摸索前行。不管怎样,记住一点,拿到offer的那一刻,一切才刚刚开始。G luck!

对本文内容有任何问题或想探讨,欢迎邮件Scofield.Wang@uibecic.com


*******************************************************************************

最后,欢迎大家随意回复,我会常上来看看的。
白了个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77 收藏收藏77
沙发
发表于 2016-7-20 16:13:58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发表于 2016-7-20 16:15:55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地板
发表于 2016-7-20 16:19:3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5#
发表于 2016-7-20 16:22:10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6#
发表于 2016-7-20 16:24:1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
发表于 2016-7-20 16:24:59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8#
发表于 2016-7-20 16:25:30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9#
发表于 2016-7-20 16:43:19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10#
发表于 2016-7-20 16:45:3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MSGO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5 13: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