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7124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1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其实我现在很不理解那个并没有多大意义的名校情结。无论去哪个学校读研,最终目的就是找个好工作。您知道现在海本回国有多难找工作吗?如果你不是家里有背景,可能连国内知名券商都未必能进得去,即使你是MIT毕业(假设你有MIT的AD,可是我听说MIT Finance毕业的有最后去卖保险的,并且听说项目也不是很quant)。我有个同学,JHU Master of Finance毕业, 本科香港三大之一,最后去了西南证券,投国内的简历投了76家公司,国泰君安、中金、中信证券这个级别的公司,统统无面秒拒;她告诉我说:面试华泰基金的有Oxford、Columbia、Harvard、Standford、MIT等毕业的研究生,即使是到华泰基金这一级别的公司,海归竞争都如此激烈。她的同学在美国找到了MS后台部门的工作,但因为想做前台就回国了,结果发现在中国无关系地找工作,比美国找工作还难。所以少年,名是虚的,就业是实的。名校再牛气,最后也不过一张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