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4788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8-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申请Fall 2016 MBA+MFin:
先交代背景:
Education - 加拿大本科 U Toronto Finance & Economics, GPA 3.6/4.0. 加籍.
Work Experience - 加拿大工作经验. 2 years by Fall 2016. 在Manulife做Investment Analyst. Manulife算是加拿大数一数二大的保险公司, 也是Fortune 500. 我做的相当于Buy side. 2014年毕业之后我就在这个公司,其实是加入了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的rotational program. 从2014年7月开始呆的组分别是私募债,公募债,现在这半年调到了香港, 还是做私募债。我觉得这个对于MBA申请其实是个劣势,因为算是lateral movement没有career progression。而且工作经验真的不够。
GMAT - 770, Q50, V46, IR8, AWA5
Career Goal - 中短期IBD/Consulting, 长期turnaround management/PE/Hedge Fund。其实我长期来讲还是想留在AM里,所以说不上彻底的career changer。但是因为本科对AM台喜欢,一直执着要进buy side, 选课, 课外活动什么都是非常buy side oriented (各种投资比赛, student run fund etc.) 工作一年之后发现自己以前太狭隘了, 太排斥sell side & strategy等等方向. 所以想申MBA是为了拓充自己strategy这方面的知识和人脉, 也重新给自己一个recruiting的机会. 中短期IBD/Consulting 是因为IBD能提供transaction experience, Consulting是因为有更多关于strategy/management的知识。但是这两步其实都是为了长期重新进AM。我知道重新进AM如果想做turnaround management/PE等等,没有IBD/Consulting experience 蛮难的.
更新: 最后定的long term career goal是Impact Investing. Short term可以直接进Impact Investing fund做Analyst, 也可以先做几年consulting for non-profit/social enterprise. 理由是想多站在公司的角度学学strategy & operation, before going back to the other side to be an investor。
选校 - 4个MBA+两个MFin. UW Foster MBA, Berkeley MBA, UCLA Anderson MBA, USC Marshal MBA, USC MFin, CMC MFin. 好吧。。。说实话, 我去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男朋友. 不然我不会考虑在毕业那么短的情况下就去读MBA. 男朋友在西雅图; 其实我的首选是找工作, 但因为没身份又没network而且physically not there, 估计找到喜欢又合适的工作机会不大, 所以两个月前才决定要申学校作为plan B. 所以首选是Foster, 然后往南下去继续挑, 原则是好学校但是尽量不要离西雅图太远...LA是极限极限..其实已经很远了. 排除了Stanford因为公司推荐信宝贵不想乱用. Berkeley is a long stretch but oh well. 选校我改不了了, 因为我来香港之前已经和老板们敲定推荐信, 所以不好意思改.
请大家评价。尤其是career goal。欢迎各种批判。。。我现在最纠结的就是career plan。像我这样为了去找男朋友但也要要努力构造一个能够完全说服自己的career plan,简直是太纠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