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太傻”和“CD”!!!
成绩不好,不多误导大家。急于提供如下点滴,希望能给即将考试的朋友一点提示,经验教训及感受随后补上
听力:
短的只记得一个:学生问老师作业可不可以晚交,因为家里有什么事情,老师说距离due的时间还远着呢------暗示必须按时间交。
长的好像有一个:关于海浪的形成原因。其他的记不住了
语法:更记不住了
阅读:
1、先提及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了哪些工业。紧接着话题一转说工业革命之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为修建了E****大运河,提到运河开通初期,每年在运河上通行的船只达到19****,接下来提到运河两岸的发展,以及中西部农业的发展,使得纽约州作为“美国面包篮子”的地位得到挑战,并不得不另谋他途----发展别的产业。
2、介绍欧洲移民后代在北美大草源地区定居、造“房子”。因为没有树,没有适当的材料,很不方便。开始只是找地方挖个洞,先安定下来。条件很艰苦,住得很差。之后(大概一年以后)才开始造一种房子,主要讲了这种房子的造法和一些特点。最后铁路开通了,带来了新型的木房子,用随带的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搞定,原来的那种房子随之销声匿迹了。
3、讲有的数学理论(或模型)开始提出时很神秘,没有实际应用来验证,直到很久以后才有科学家发现实际的应用例子。给了两个例证:一个是关于椭圆形,古时候的数学家就给出了相关理论,但直到后来一个科学家才发现其在现实中的存在,另一个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了进入太阳系的星体(如彗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另一个例子是一种碳分子的结构,6个原子连在一起形成对称的五边形或六边形,很特别。很久以前科学家A(伽利略)就提出过相关理论的模型(或理论)
4、 关于环境保护运动,发起后国民反映强烈。出现了每日环境监测报告,出现了“earth day”几十万人参加了大讨论,总统发表演讲。这些反应出乎几个****的老牌的公司(好像是顾问公司之类)的意料
写作:96.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escaping the stress and difficulties of modern life. Some read; some exercise; others work in their gardens.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best ways of reducing stress? Use specific details and examples in your answer.
考试过程:
报到;抄写声明;照相;签字进入考场,这时会给你一叠4页黄色的草稿纸和两支铅笔。(这是不是说明做听力是可以记录?我不确定。);间休时,出考场要带证件(护照)并且要“sign out”并记录时间,重新进入时再“sign in”也记录时间;考试的主要内容开始前,屏幕出现你的个人信息:姓名、考号,问你上述信息是否有误。如有误可更改。考试的主要内容前、后都有一个短的问卷调查,你在机器上点就行了;接着是大家都熟悉的和PP形式相同的内容也就是考试的主要内容;考试的主要内容进行完时,问你是否记录成绩(这时成绩还没跳出来)选择记录后,成绩跳出来(选择取消成绩后成绩是否跳出来,我不知道,因为没经历过,不管成绩多烂我都没取消过);最后问你是否要给学校送分,选择要送分的学校,按提示进行就可以了。参加考试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要给哪个大学送分,包括大学名称和所在地,一定记住,否则有的名称相同但所在地不同,你就不知道往哪里送了。
关于作文笔答:因为我没练过打字,速度太慢,所以我是采用手写作文。选择“机打”还是 “手写”是在进入作文分段并完成练习之后,机器屏幕上跳出页面,让你选择。拿到作文纸的时间是在按下(选择)handwriting on paper后,出现你的个人信息:姓名、考号、和作文编号,再次问你上述信息是否有误。监考人员在你的作文纸上记录作文编号,并将该作文纸给你。接着“确定” 不用担心,这时题目还没有跳出来。再下一步题目就跳出来了,并开始记录时间。我在上次考试时,作文纸在reading 时就给了。作文编号也是自己写上去的。(千万别忘了)
顺便提醒一下:如果你决定用手写作文,真实考试时是用铅笔,事先一定要用铅笔练习写作。否则,用惯了圆珠笔,考试时很别扭,影响书写速度。
下面对有些人是废话,时间紧的就忙别的吧。
这些文字是留给一些和我一样的菜鸟,希望能给你们一点提示和鼓励,也籍此感谢“太傻”和“CD”给我的帮助。
教训:
我的败笔,除实力不佳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自己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握好节奏。自己说不紧张,可表现上却是异常的紧张。第一次做听力时就出现了听时还能听懂,可看完题目就把刚听过的全忘了,且怎么也想不起来的现象。而且没能及时控制、稳定一下情绪,影响下一道题集中精力。结果一路乱点。这次好了很多,不过还是没能完全摆脱这种情况。因为紧张的原因而失分确实不应该,不值得。我知道,如果我能平稳地做题,表现会好很多。所以提醒朋友们注意避免这样的失误。平时一定要用PP练习好:不仅仅是题目,而且是节奏。我的语法成绩很意外的低,可能是因为第一道题没答好的缘故。我考试时第一个语法题是改错,我怎么也找不到错误点。尽管后面的我都没感觉到有障碍,可分数还是超低。提醒大家:做听力和语法时对前几道题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
关于复习准备:
资料:严重同意前人说的:资料在精不在多。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材料本身应选经典的、公认比较好的,每种一至两样即可,不需要太多。其二:对资料要学得精,同种类的材料不需要把所有的都学到,而是应该把时间用在重复学习选定的资料上。每学习一次你都会有新的体会,而效果往往是在你反复过几遍以后才体现出来。相反,如果把时间花在学习大量资料上,不能说是完全在浪费时间,但投入产出比较小。至于选什么材料,前人经验都有介绍,我不用多罗嗦。
单词:老俞说过“单词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确如此。我开始的时候由于词汇量太小,一切都很困难,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几乎每个单词都要查一遍,痛苦可想而知。我采用网友们介绍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杨鹏的17天搞定红宝书”的方法,将张红岩的托福词汇过了两遍,有一点效果。不过效果最大的还是听、看老俞的词频,而且有成效是在听看过4遍以后,开始一两遍根本记不住几个单词。我最大的体会是:背单词要不断地重复。多重复几遍远比在一个词上一次花很多时间重要。老俞词频+机经单词=托福考试词汇基本无障碍。我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听看老俞的词频,一遍遍地重复,直到考试,效果显著。
听力:在听力上我感到有显著成效的是:使用《听力突破》。它使得你能够分类进行听力训练,诸如短对话、听力习语、各学科的长段子等。省去了你自己总结的时间,比起过去听磁带的方法不知要方便多少倍。缺点是内容古老了一点,仅仅是2000年以前的真题。不过对于提高听力水平并应付考试还是很有效的。把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听熟之后,保证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很多。可以通过做最近的真题来弥补其缺点。
语法:王海波的网络课堂内容全部听完之后,应付托福考试需要的语法知识点基本够了。然后通过《高分语法》进行做题训练,至少两遍以上。将里面的37套题反复做,做过后检查并看解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很有帮助。将做错的添加到“笔记本”里(软件自带功能)以便于复习。
阅读:我没有什么很深的体会,不过我感觉到词汇量和语法提高后,阅读就流畅多了,阅读速度明显上升。但做题时还是要注意出题陷阱,只有靠认真和多总结了,还有前人说的: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答题,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我考试时也是感觉文章基本都看懂了,答案也感觉都很确定,可出来的分数并不高。
作文:曾经是我最头痛的一部分。不仅文章不会写,连单词都不会拼写。更不用说语法、句法错误连片。我是过了一定时间后才开始练习作文的。随着单词、语法的进步,写作也一点点地有了进步,随后构建自己的文章架构(或者叫模板),按此架构不断地练。重要点前人说过:一定要动笔写,一定要修改。这次考试中,作文算是我发挥得最正常的部分了。
机经:不能只依靠机经,主要依靠实力,机经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就像先前一个朋友说的当你遇到了,对稳定情绪会起到重大作用。我最上面写的,也只是给了点背景而已。你若遇到了,觉得见过,会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对解题没有帮助。机经单词一定要背。
一点感受:
和各位相比,我是个老“菜鸟”。尽管从开始接触英语算起,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可一直也没有学好过,或者说没有真正重视过。所以英语水平也是一般人所不能及----极差!记得大约两年前,我在新东方参加过一个托福班。课堂上能听懂的,除了老师们讲的一些笑话,大概没有别的;而记住的也许就是“波波、小桶、一头许轶”这些老师的“名字”了。由此可以窥见我的“内功之高深”。
也许是上帝的安排,把我放在了一个不重视英语不行的环境里----必须先过英语这一关。我虽然学习算不上高手,但业务上从来都是尖子。所以,我认为我一定能行!一学起来才知道,年纪大了确实不比年轻,要费力很多!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差,学习效率低。上学时学的一点语法知识早就忘光了。词汇量比“am is are”多不了多少。单词刚背完就忘。没有单词基础,听力和阅读也就无从谈起。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我结识了“太傻”和“CD”。首先是在太傻,然后是CD。前期一直是潜水(我从不在任何网站上发贴),学习别人的经验。从中我得到了不少有用的经验和启发,以及很多学习资料。其间也周游一些其他有关托福的网站,也有所收益,但最终还是驻步太傻和CD。我深深地为网站的自由、开放;为网友们的乐观、幽默;为斑竹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所感动,更为所有追梦者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所折服。拜读他们的文字,我受益匪浅。聆听他们的心声,我时而——正如我们一个版主的名字——淡然泪下。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一次次地跌倒了再站起来,没了自信再重新树立,从失望中找到希望,“从绝望中寻找辉煌” 尽管我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弯路,从这里我渐渐地踏上了正路。这里有一块肥沃的土地,这里有一片友爱的天空。在这里,“菜鸟”至少会变成“菜牛”,“大牛”一定会变成“大象”。(只要别把自己关在冰箱里---本山友情提示 )
另外,谈论托福不能不提到ETS。网站上常常能看到对于ETS的过激言语,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为了激励我们自己,偶尔戏言,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真的将ETS与我们对立。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感谢太傻和CD一样,同样感谢ETS。正是因为有了ETS,我们才有了这样好的强化学习外语的动力。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动力,一个人很少会愿意主动努力。而ETS正像一个质量检查员,为我们把守着英语学习的质量。我们不能否认ETS的工作是很优秀的。ETS设立的“标准”和方法也是很客观的,可以反映一个人英语的真正水平。如果你通过了ETS的相关测试,就说明你确实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更何况他们还在不断地改进。虽然这种改进会一时地给一些应试者带来一些“不变”,但是,不管对考试者来说将是变难了还是变易了,对于ETS来说他们是在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也会引领着学习英语的人们向着更加实用、更加应该努力的方向前进。尽管我们想尽办法、技巧来提高我们的成绩,但那只能是为我们的申请材料上添加一点点筹码,如果没有外语实力的真正提高,我们是不可能通过ETS的测试的。
ETS的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也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准备这样一套套的考题需要大量的、认真的劳动。不能有半点马虎;不能有争议;不能出现任何偏见和歧视地适应世界各地情况。更可贵的是其内容很实用。以托福为例,其测试的目的和涵盖范围非常统一。我的切身体会是,通过对托福的复习准备,英语水平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实用。即便不去应试,也没白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ETS吗?(我好像在写托福作文!J)
终于我可以在这里留下一点文字,因为我努力了,因为我有了经历。这点胡言乱语留给那些和我有着类似情况朋友们。希望这些文字能成为你们“追梦”路上的一粒石子-----为你们铺路。希望你们看了以后,能顿生一种感触:如此一只老鸟尚敢振翅高飞,况我乎!!!而我还要继续赶路,还有更高的山要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祝各位成功!
再次感谢太傻和ChaseDrea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6 14:50: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