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heeyong在2005-5-19 21:02:00的发言:美国MBA现在一年的花销大概是65000,我估计了机会成本,以及毕业后的工资,用DCF模型计算了NPV,和不读MBA情况下自己的收入做了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大概从第八年开始读MBA开始显示出了收入的优势。我和几个同事做了交流,都觉得太可怕了。8年啊!!如果不读MBA,我也赚的不一定少啊。为什么还要去读啊? 美国MBA年年涨价,去年MIT一年总费用是64000美金,今年已经是67000美金了,估计明年就70000了。说句石化,却是没有道理这样涨价;MBA现在热度已经不如以前,就业也不一定乐观,关键是毕业后的薪水提升幅度到底有多少,都是未知数。我觉得美国的MBA再好,似乎也不值这么多钱,明显是overvalue了。如果去读,我觉得压力实在太大了,这么大的负债啊,毕业后活得多辛苦啊。 大家不要怀疑我得DCF计算。本人是在某著名投资银行研究部工作的,呵呵。 顺便提醒一下各位对IB无比想望的人,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地方。IB最吸引人的就是钱多,但你可能只能干几年,就累的不想干了,我身在其中,总改有点发言权吧。我和同事们讨论过,大家一直认为能够长期在IB做下去的人必须具备一下条件:1。对金钱有极其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必须以你不断的高消费为前提,买大房子,换新车,不断持续的高消费,一旦钱少,你就会觉得似乎活不下去了。2。你必须发自内心地认为,那些朝九晚五的人没有价值;你必须发自内心认为人活着就是应该拼命工作,让周围人羡慕,否则人生就太没意思了。如果你不能够持续具备这两个条件,我各人认为你在投行也就干个几年吧,呵呵。当然,如果你愿意干几年就走,那也行。不过,头行这玩意儿工作还是比较局限的,可以去buy side,但一般的corporate恐怕不太匹配,而且corporate的工资恐怕也很难满足你的胃口。 我有个朋友在HK HSBC的投行部工作。他们是早上9点,晚上最早12点,周一到周六都是这样,周日再去工作半天。我朋友直喊吃不消。各位有空可以再看看WALL STREET的有关书籍。了解一下morgan或者goldman那些大house是怎样引诱你陷入金钱的漩涡中,然后让你卖命干得。呵呵,好好想想啊。
好文章就是要顶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