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比较有什么意义?
另外,说两句,香港的学校并没有各位想象的那么容易进去,比如说香港科技今年在上海只招了4人,而在北京则好像只招了3人,我知道的有好几个CD上的朋友都因为名额有限没有被选中,不过他们最后也都拿到了国外其他学校的offer。GMAT(当然这个并不重要)也没各位想象的那么低,我认识的大陆申请者好像都在700或以上。我个人感觉香港学校的研究能力和MBA教学质量虽比欧美名校有差距,但并不象大伙想象中的那么差,呵呵。
以下是我在亚洲申请版得到的香港科大今年到一个月前为止的实习情况和exchange情况
原链接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6&replyid=75302&id=75302&page=1&skin=0&Star=77
实习情况(共50位左右学生):
“
实习情况汇报更新:
UBS(1)
Citigroup (4)
Merry Linch (2)
JP Morgan (1)
HSBC (1)
Monitor Consulting (1)
Microsoft (3)
Emerson (1)
PCCW (2)
CNN (1)
GE (2)
Campbell Soup (1)
3M (1)
Merck (1)
Pan Asia (1)
Lucent (1)
还有很多很不错的公司,但是可能大家听着并不熟悉. 基本上要找实习的同学都找到了, 很多人都拿了两个以上的OFFER. 而且基本上都是BASE在香港,有些是在韩国, 新加坡, 北京,上海.
另外, 班上大约有十个同学是不用找INTERN的。这些家族企业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十几二十人的小公司, 而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大多在内地有着几千人的工厂,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公司. 他们是不用担心找工作的. 我们姑且称他们为我们班上先富起来的人吧:-) 还有一些同学有公司SPONSOR,所以暑期只要学习汉语和旅游就行了.
”
exchange情况
“
Kellogg (2)
Columbia (2)
Chicago (3)
Cornell (3)
LBS (2)
Duke (3)
U of Michigan (4)
UCLA (4)
USC (4)
Berkeley (2)
Darden (3)
UNC (1)
MSU (2)
好学校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象Indiana, Maryland, Purdure等这些不错的学校,尽管每个学校都三四个名额,但都没有人要去了.还有很多欧洲的学校,想去旅游的同学大都选择欧洲,象HEC, ROTTERDAM, MANCHESTER,U of Toronto什么的...名额实在用不完,很多不错的学校都有三四个名额给我们.还有一些老外去国内的北大,清华和新加坡的那两个学校.
所以今年入学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明年去EXCHANGE的学校的选择应该更多, 因为去年秋季来我们学校Exchange-in的学生就有60多个,比我们科大一届MBA的学生还要多. 春季又来了一大拨. 所以明年你们的名额和选择范围会更多.
之所以有那么多exhange-in的学生来科大,也是因为我们给他们提供了绝对rewarding的experience! 所以,各位科大的学弟学妹,明年你们也要加油啊!
对了,我和青春,DALLAS,还有LINDA去MICHIGAN,等我们回来了,可以带给大家更多信息.Happypupu去DARDEN,她现在可是我们班上唯一的一个female venture capitalist呢!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30 15:44: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