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柳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国后妃百图---(完整版)

[精华]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清乾隆帝妃伊帕尔汗 <br /><br />关于香妃的传说,如此纷纭复杂,那麽,历史上真正的香妃究竟怎样呢?以现在一般公认的观点,香妃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容妃,他是新疆伊斯兰教上层和卓家族的后裔。乾隆二十三年,和卓家族的一支--霍集占发动叛乱,香妃的叔叔额色尹及兄长图尔都率部配合清军平叛。次年,香妃随图尔镀进京,入宫并被封爲"和贵人"在宫中的身份列爲主位,是统治者身份。这不仅仅是乾隆帝宠爱一个妃子,更重要的是清廷对维族上层进行笼络的目的。与各少数民族联姻,历来是清廷加强对各民族统治的手段之一。当然,从香妃的经历来看,他无疑是乾隆较宠爱的一个妃子。 <br />与传说中香妃奉太后之命赐死的情形恰恰相反,事实上,奉太后之命,乾隆二十六年底,香妃由贵人晋升爲嫔,三十三年下又由嫔晋升爲妃,称爲容妃。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去世,容妃死于五十三年,他当然不会是太后赐死的。由于乾隆后期不设皇后,香妃在诸妃中位居第三,地位很高。香妃在宫中享有特殊待遇,乾隆帝注意照顾他的民族习惯,他在宫中长期穿著维吾尔族服装,保持维族饮食习惯,宫中专设了维族厨役,以保证她的特殊需要。每逢赏赐,他得到的哈密瓜一类的西北贡品较一般妃嫔爲多。乾隆三十年春,他以嫔的身份与皇后等一起随同乾隆下江南,游历了苏州杭州等地,一路上她所得的赏赐均爲清真食品技术与伊斯兰教习俗的物品。除这次随驾南巡外,容妃还多次随乾隆出巡,乾隆三十六年,随驾东巡,游历泰山曲阜;四十三年七月,随驾赴盛京,曾到渖阳故宫等处,拜谒过清太祖努尔哈赤陵。从出巡纪录来看,容妃地位在不断提高,所得赏赐不断增加。频繁的随驾出巡本身,也说明她深得皇帝宠爱。 <br /><br />与传说中香妃早死的情况相反,香妃实际活到五十多岁,现在人们已经找到她四十岁千秋,五十岁千秋时宫中赏给她的大量物品的纪录,乾隆五十三年四月,香妃病死于宫中,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出土的花白发辫也说明她的年龄。</DIV>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清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 <br /><br />东太后慈安,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比咸丰小6岁。初入宫侍文宗咸丰帝潜邸,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二月封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月16岁。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皇后随咸丰帝自圆明圆逃往热河行宫,翌年七月咸丰帝崩,此时皇后25岁。因皇后无子,便由懿贵妃(慈禧)六岁的儿子载淳承继皇位,尊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尊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因慈安居住在紫禁城东路的钟粹宫,故称“东太后”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br />同治、光绪两朝初年,慈安、慈禧两太后先后两次垂帘听政。慈安为人老实,咸丰帝生前曾屡劝帝不应长夜醉宴,但有时遇事也颇果断,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派心腹太监安德海出京置办龙衣,安德海所乘船支顺运河南下,龙旗招展,宛如天子出巡一般,沿途搜括民财,激起民愤,山东巡抚丁保桢汇报宫中,慈安立命就地正法。此事引起慈禧的极大不满。1881年三月九日慈安暴亡,卒年四十五岁,因死时突然,故有传为慈禧所害之说。同年九月入葬清东陵普祥峪定东陵地宫</DIV>
43#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清咸丰帝懿贵妃 <br /><br />慈禧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懿贵妃二十七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br />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身亡,卒年74岁。1909年月十月初四日,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br /><br /><br /><br /><br />清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 <br /><br />清穆宗 阿鲁特皇后(1857-1875),蒙古正兰旗,清状元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迫于压力,慈禧封她为皇后。因她是“辛酉政变”中被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以及她不顺从逢迎慈禧,使慈禧视若寇仇,时常刁难她,同治死后不满百日,她愤然自杀于储秀宫。1879年与同治帝同葬于惠陵。<br /><br /><br /><br /><br />清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氏 <br /><br />清德宗叶赫那拉皇后(1868-1913), 满洲镶黄旗,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之女,1889年被册封为皇后,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慈禧临死,为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规定国政交摄政王载沣,但事必须禀询她方可,慈禧死后,她不顾国库空虚耗费百万两银子办丧事,她残忍狠毒,贪权横行毫不逊色其姑,辛亥革命爆发后,她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后在袁世凯胁迫下,只好接受清帝逊位条件,1913年病死,与光绪合葬与崇陵。</DIV>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清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 <br /><br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侍郎长叙的女儿,清光绪帝载的妃子,性贤德,有才貌。 <br /><br />他他拉氏出身名门,少时拜翰林院编修文廷式为师,粗通文史。公元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与姐姐同时应选入宫,姐姐封瑾嫔,后晋封为瑾妃;她封珍嫔,后封为珍妃。 <br /><br />珍妃姐妹是西太后授意入选的,初入宫时西太后对她俩尚不错,珍妃喜欢书画,西太后派内廷供奉缪嘉惠教以书法和国画,她才思敏捷,书画有长进,尤擅於画梅和篆书。 <br /><br />光绪帝由於与皇后关系不好,而珍妃的思想、爱好与他很接近,很快地便得到光绪帝的眷宠。珍妃本应居於景仁宫,常与光绪帝住於养心殿,这当然引起皇后的嫉妒。珍妃喜欢拍照又喜欢女扮男装,西太后认为太轻浮,皇后乘机进谗言,有一次,她通过太监把一只男人的鞋子放入景仁宫,妄图诬陷珍妃有奸情,珍妃有一件衣料与经常入宫演戏的名伶的衣料相同,皇后也从中诬陷,使珍妃受『廷杖』。在皇后的搬弄是非之下,珍妃与西太后的关系日渐恶化。 <br /><br />公元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珍妃的堂兄弟志锐与文廷式上书,弹劾李鸿章妥协投降,他们通过珍妃影向光绪帝,促使帝党主战,李鸿章通过后史杨崇伊进谗言,诬称文廷式支持珍妃夺嫡取代皇后,反对西太后听政,支持光绪自主朝。结果,珍妃姐妹以『交通宫闱、扰乱朝纲』的罪名,降为贵人,一年后才恢复妃号。 <br /><br />公元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珍妃通晓大义,支持维新派,力促光绪帝变法维新。西太后对她更恨之入禺,后来西太后发动政变,再次垂簾听政,捕杀维新党,把光绪帝囚禁於瀛台,把珍妃幽禁於皇宫景祺阁的冷宫中。 <br /><br />公元一九○○年(清光绪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准备西逃,称要把珍妃同时带去。珍妃表示说:『国难当头,我不走,皇上也不应该离开京师。』西太恶狠狠地说:『你死在眼前,还捐说什麽!』令太监把珍妃推下院内一口八角琉璃井中。光绪帝下跪求情,西太后骂光绪帝受她狐媚,强令太监执行。 <br /><br />公元一九○二年,西太后挟光绪帝回京,为了洗脱自已逼死珍妃的罪名,竟说珍妃为了免遭洋人奸污,投井自尽,给珍妃恢复名举并晋封为皇贵妃,令人收葬於西直门外田村。公元一九一五年,迁葬於光绪帝陵寝崇陵旁的崇妃圆寝,溥仪追她为『恪顺皇贵妃』。</DIV>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商王武丁妃妇好 <br /><br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国王武丁予以厚葬,并修筑享堂时时纪念。1976年发现的妇好墓是一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没有失盗的王室墓葬。该墓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此外还有石器、象牙制品、陶器以及6000多枚贝壳。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异常精美,如工艺精湛的小玉人、镶嵌绿松石的象牙杯等。在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中,有多件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特别是一件带有“妇好”铭文的武器“钺”,学界普遍认为是妇好可以领兵打仗的权力标志。安阳殷墟博物苑建有复原的妇好墓,供游人参观。</DIV>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商纣王妃妲己 <br /><br />妲己是有蘇氏的女兒.商紂王子辛的寵妃. <br /><br />有蘇國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濟源縣.王子辛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他自幼聰明.能言善辯.當上王以後.他對外不斷用兵.對內殘酷壓迫.而且奢侈荒淫.雖然妻妾成群.還要到處去尋求美女.當時那個有蘇國對紂王不滿.紂王便下令討伐有蘇.蘇侯打不過紂王.只好獻出美人兒妲己….. <br /><br />紂王看見妲己杏眼桃腮.冰肌玉膚.喜歡得不得了.紂王對妲己倍加寵愛.終日帶著妲己在鹿台飲酒作歌.他對妲己更是言聽計從. <br /><br />當時妲己發明了一種桃花妝.就是用各種花瓣的汁液凝成脂粉.塗在面頰上.這種脂粉被稱之為『燕脂』.所以.中國女性使用胭脂的歷史大概自此開始.與妲己有關. <br /><br />紂王為了討好妲己.在京城南面建造了長三里.高千尺.被層層亭台樓閣包圍住.裡面養了許多珍禽異獸的鹿台.還有摘星樓.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縣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蕩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br /><br />妲己天生不愛笑,但不知為甚麼.妲己聽見人的慘叫聲.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反而會發笑.殘暴的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不惜濫用酷刑.草菅人命.例如:射人.虎吃人.活開膛.炮烙等等….非常殘忍. <br /><br />紂王的荒淫殘暴激起了王公大臣的不滿.可是他們敢怒而不敢言.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 <br /><br /><br />紂王見大勢已去.絕望地登上鹿台.引火自焚.妲己也隨後上吊自殺</DIV>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蜀汉昭烈帝皇后甘夫人 <br /><br />甘氏(公元188-2O9年),三国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br /><br />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 "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夫人。后来,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生子阿斗(即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br /><br />公元208年,曹军进攻荆州,抛却妻小突围。糜夫人死在乱军之中。赵云保护着幼主阿斗和甘夫人,杀出重围,才使刘备唯一的儿子幸免于难。 <br /><br />甘夫人曾被多次俘虏,但都能安然脱险,回到刘备身边。刘备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头,比喻甘夫人皮肤白皙,甘夫人却劝刘备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刘备撤去玉人,群僚们称赞甘夫人为"神智妇人"。 <br /><br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公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八月刘备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 <br /><br />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是吴氏,吴氏父亲生前的朋友刘焉任益州牧时,把吴氏纳给儿子刘瑁为妻,刘瑁是刘璋的哥哥。但刘瑁短命,吴氏一直过着孀居生活。 <br /><br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公元214年夏,刘备兵临益州城下,刘璋投降。此时甘夫人也病死。续娶的孙权妹孙尚香,也离开刘备,回到江东,刘备身边一个妻子也没有。 <br /><br />蜀郡太守法正,把刘瑁遗孀吴氏介绍给刘备为夫人。 <br /><br />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公元221年五月,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丞相诸葛亮持节授玺,册立吴王后为皇后。两年后,刘备因东征死于白帝城。刘禅即位后,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公元245年八月,吴太后病逝,在位二十五年,合葬于刘备与甘皇后的惠陵。</DIV>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br /><br />四千多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DIV>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5: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宋徽宗妃韦氏 <br /><br />宋徽宗在位二十七年,是北宋政治最败坏的时期。正值此时,金人崛起,灭辽破宋,宋朝百姓固然生灵涂炭,宋朝的后妃,命运也极悲惨。 <br /><br />  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宋徽宗匆忙传位给儿子钦宗。1126年末,金兵攻入开封,次年四月,徽钦二帝和皇室后妃及臣众十余万人被金兵押解北上。 <br /><br />  徽钦二帝被押到位于今黑龙江的极北苦寒之地五国城,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死于1156年,那已是金主完颜亮在位时期了。 <br /><br />  北宋亡国,宋朝的后妃们遭到了非人的凌辱,据说被金人强迫做了金人的慰安妇。宋徽宗的韦妃,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被俘时三十八岁,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成为高宗的韦太后。她在金朝,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 <br /><br />  韦太后尽管受尽凌辱,总算还回到南方安度晚年,而且在南宋还颇有权势,其他的后妃可就没那么幸运了。</DIV>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00:05: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text>宋仁宗皇后曹氏 <br /><br />曹氏(1016-1070),真定(河北正定县)人。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性慈俭,重稼穑。 <br /><br />仁宗第一位皇后郭氏,公元1033年,刘太后死后,仁宗以郭氏无子为借口,废郭后为尼,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第二年九月,册为皇后。 <br /><br />曹皇后出身将门 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谦谨节俭。她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br /><br />公元1048年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不可轻动,免遭毒手。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br /><br />仁宗生三子,均已早夭。后因急于生子,以致纵欲过度 身体衰弱。早些年,曹皇后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进宫中抚养。当时宗实四岁,但始终没有立为太子。公元1O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宗实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是为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br /><br />英宗即位不久生病,无法料理朝政。皇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大后即撤帘归政。 <br /><br />公元1067年,英宗病逝,其长子赵顼(xu须)即位,是为神宗。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曹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神宗没有采纳。公元1079年,苏东坡以"乌台诗案"下狱,由于曹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方才免于一死。同年冬,曹太后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永昭陵。</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小分队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5 04:3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