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6931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今天在家终于可以打中文了 oh yeah
我两个月前过圣诞节的时候心血来潮要考gmat玩,我在多伦多有工作,是Pr,而且没有换工作的计划,所以只考虑了part time,就申请了Schulich和Rotman 两家。没有钱。。。估计pt给钱少吧,gmat又低。哎。
跟大多数cd的牛人们不同,我其实确实是打酱油的。。但是,我这个人就是什么事情想到以后不管太多先去做做试试,我觉得拿到了录取再考虑上不上也不晚,因为我申请并没有用过什么时间和经历。我主要经历倒是用在研究这几个program到底值得不值得上。
从这边论坛上来看,大部分人认为rotman比schulich好,而认为Schulich不好的一大原因就是schulich不面试学生,国际学生英文差无法交流,这个。。。我觉得其实很不公平,这些人没想想自己620的学渣gmat成绩能跟700+的学霸坐在一个班里上课是他们赚到了嘛。。。不过我检查了一下schulich的recruitment firms,似乎确实比rotman要差一些,很多consulting firms不在schulich招
Rotman的印象一个是很贵,金融和consulting对比schulich有优势,口碑要好一些,本地学生也要91k,而且我昨天面试的时候问他们,感觉就是如果part time,career service是不一样的,不能跟FT学生一样用career service,介绍工作什么的就都靠自己了,那我觉得其实还蛮白费的。。。91k我炒股票也能挣不少钱啊。。。
如果只是看钱,我现在在公界一年也可以拿到跟mba毕业生差不多的钱,如果跳到industry可以更多,我读mba再换到别的entry level position钱只会少不会多,所以这方面mba至少短期是很鸡肋的。但是我本身不是对钱很看重,我申请mba是因为觉得自己一直是tech background,有的时候别人就有这种stereotype, 觉得我搞技术的就很geeky,只懂得数学和编程,我觉得简直无语,所以觉得换换环境也许我可以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挑战一些我没做过的事情。现在看来mba确实还是会有这方面的帮助的,但是我忘记了一件事情,就是精力的投入。我每天工作下班已经很累了,这三年里还要抽出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去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ego,还有挑战,而不会对自己的长期目标有很实质性的直接的帮助,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嗯总之就是这个样子了,我的申请已经告一段落,也许不继续下去了,但是忙了这两个月,总要有点意义吧,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家听一下。我相信大部分来到CD的人都是对未来有想法有期冀的,我也一样,虽然我可能不像大家想法很成熟,我更多的是想到一件事情就去做一件事情,边尝试边考虑,所以有的时候让人觉得很奇葩,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月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的,也希望可以把自己未来的规划想的更清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