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36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来美三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12-2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眼已经来美国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可谓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时时充满着紧张刺激,事事考验着自己的内心。仍然记得从机场坐greyhound到学校时看见车上全是黑人时自己内心的恐惧,第一周内吃了好几顿盐水煮面条的辛酸,第一月内换了三次房子时的无奈,第一节课基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的着急与焦虑,为了完成一节课的homework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8点半的煎熬,第一次presentation时紧张得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的感觉...... 而这些在今天--确认已经结束的两门课都是A后--终于有时间和心情写这篇文章时,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丝毫没有了当时经历时的痛苦,不仅感叹人对痛苦的遗忘竟是如此之快。
        具体从三个月前坐飞机开始写起吧,这次来和前几次来美国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要自己承担交通费用,为了节省血汗钱,自己花了32个小时去完成以前只用13个小时的行程,从北京飞东京,转机至西雅图,在西雅图呆了11个小时才飞至东岸。好在漫长的行程对我的影响倒是不大,反倒是由于困的不行在从西雅图飞东岸的夜班航班上一觉睡了7个小时,让自己提前调整了时差。现在想起来主要是因为前几次来美国的美好印像和自己在国内读到的现在看应该是放大了的美国的正面信息形成的美好的憧憬使自己忘掉了旅途的疲惫。真正的噩梦和反差开始于下飞机后,由于没有打车(在美国大多数地方,由于几乎人人都有车,路上很难打到车,也很少能看到行人),一个硕大的行李箱和两个包成了我的负担。推着行李箱一路走一路歇,街上零散的几个行人都在盯着看我这个似乎是从火星上来的异类 。当时深切的体会到在国内时老外被人盯着的感觉,但我感到更多的是被流浪汉盯着时内心的恐惧和前几次有人接应相比内心的失落。跌跌撞撞抵达greyhound station 买票上车,车上人不多,但除了我是黄颜色的皮肤外,其他的人都印堂发黑。这就是greyhound的特点,乘客多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但是车很好有空调有点像首都机场的班车。车在我睡的昏昏沉沉的时候抵达的车站,没有人提醒到了哪里,我是通过远远看见的学校标志才猜测应该是到学校了,下车拿行李。等待房东(后来我才知道应该是个中介)的时候有个黑人过来搭讪,我强颜寒暄,可谁知几句后就是:Could you give mesome bucks? 当时想美国人要钱也太直接了吧。后来次数多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他们乞讨的方式,不像在国内的时候被动的等着你往碗里面放,而是主动出击,干脆直接。房东在通电话后15分钟赶到接我,陪着她的是她的老公,两人很热情一路开车一路介绍,可惜的是我几乎一句没听明白,只是面带微笑的点头嗯哼,偶尔皱一下眉头装作若有所思。也许是实在是太累的原因,离学校两个mile 的距离我感觉似乎走了很久。房间用tiny来形容实在不为过,一张床占了整个房间的三分之二有余。房东简单向我介绍了一下几个合租的室友,并交代千万不要和别人交流我的租金是多少,顺便也抱怨了一下周边几个邻居的情况,我的窗户正对的那个邻居是德克萨斯来的,24小时放着country music. 房东说这个人精神可能有些问题,也这个人成为我决定要搬离这个房子的因素之一,时不时会过来跟我聊天说说他自己和他母亲的事情,然后说一些在我白天不在家的时候,有人在这个房子周围转。 简单收拾后房东带我到附近的沃尔玛去买了些日用品,一盒面条,几个西红柿和一盒鸡蛋,没想到,这些东西让我坚持了一个多礼拜。在这里最大的不方便就是买东西不方便,想买东西一般都是要到开车十几分钟的沃尔玛,这对于我们在国内下楼就能有小卖部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无法生活,由于没有车也不知道沃尔玛的具体方位,第一周就在这盒面条和几个西红柿和鸡蛋的陪伴下度过的,后几天的时候西红柿和鸡蛋吃完了就直接盐水煮面条吃了几顿。现在想想,其实是当时孤单和寂寞和对这个地方的无知笼罩着自己使没有心情去做一些事情。
心情的转变发生在到达这里的第三天――找到了一份教中文的工作。终于主动开始和人交流了,工作的开始也逐渐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没有时间再去想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每天骑车40分钟去上课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之后又找到了下一个房子,但由于距离远,最后辗转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生活才逐渐规律起来。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寻找到底是什么让世界上很多的人都想来美国? 尽管来之前看过很多描述美国的好处的报到或者微博。但是让我真正体会到的有这么几个:这个社会很重视弱势群体.比如残疾人,比如儿童老人等。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近乎聋哑人,学校配有专门的免费的哑语老师在做同声传译,老师上课时,哑语老师就坐在这个同学的对面,把老师讲的内容现场用哑语表示给他。同样的事情我在好几个教室里都看到过,其实学校专门有个机构叫做帮助disabled 办公室,这里经常会雇很多懂哑语的老师或者学生兼职,也有很多人兼职给这些学生做笔记,这些费用都是学校在出。学生们也没有人用一种异样的目光去看这些学生。公交车车身在车停止时可以向下降落至和旁边的人行横道(sidewalk)路面平行,在公交车上都有两排椅子是随时可以收起供做轮椅的人使用。当有残疾人乘坐车时,司机会将车身降至和路面平行并伸出一个铁板连接车厢和路面。当轮椅上来后,司机帮这位客人把他的轮椅用安全带固定好才能开车。同样每个车行道旁边都有专门的人行横道,这个路是和行车的路独立开来的中间往往用草坪隔开或者是比行车路高出一部分来。宽度大概是一米左右。在这个路上行走心里感觉是很安全的,回想起在北京走路时,尤其是堵车时,汽车会占用自行车道甚至直接在行人道上走,路上的行人着实缺乏安全感。
儿童是这个社会极度重视的一个群体,有些事情甚至让我们难以理解。比如前段时间在洛杉矶发生的一个单身父亲为自己10岁的女儿洗澡,被学校知道后报警,警察要暂时剥夺这位家长的抚养权,政府负责抚养,但是父亲抱着自己的孩子拒绝警察将孩子抱走,结果被警察击毙。其实在每个儿童是政府的,准确的说是法律在保护他们,如果你做的事情违背了法律,即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可以。比如这个父亲不知道,在加州的法律中,儿童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女的是8岁,男的是12岁)是不可以让异性父母洗澡的。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了解学生谁在为其洗澡之类的事情。再比如,如果没有让儿童做安全座椅,警察发现后会将其父母拘捕。在刚刚考完的驾照考试里,有一条当看见校车停下时,双向的车必须在里校车100feet外同时停下,待儿童安全通过马路后,校车把stop的标志收起后,行车才能通过。我见到过好几次,车停下来等待校车上的孩子们过马路,有时候还会看到,有大人举着stop的标志牌站在路中间让几位儿童通过。顺便说一下,驾照考试里还有一道很奇葩的题是,当你撞死了一只鹿后,你应该怎么办?交管局发的教材上明确说可以移走它,但是在之前要报警,把自己的地点和实际情况报告给警察。
在国内的时候很少能看见老人和残疾人出来逛街,但是这里经常有老人和残疾人出来,并且是独自出来购物逛街。其实还是公共设施的完善给弱势群体提供了出行的可能,每个停车场的两边都会有残疾人的专用停车位,并且这个停车位比正常的要大出至少三分之一。别的车不能驶入。据说也有专门的残疾人车,比如全部用手控制车。经常可以看到电动轮椅在人行横道上行走。每一个有台阶的公共场所都有专用通道,这不仅让我想起国内的火车站,每次出站时都需要拎着行李下楼梯,除了台阶两旁或中间的平台(用于拉行李)几乎没有看到过有残疾人的通道了。
上课:
课堂形式根据具体科目的不同而不同,偏数字类的和国内的基本一样,老师讲学生记笔记,比如这学期的accounting 和 quantity analysis. 但是考试的内容却大不一样,通常一门课的成绩会有作业、小测试,其中考试,小组项目,小论文,社会调查,presentation, 期末考试这几个中的几项组成,各自的比重各不相同。也有变态的老师把这所有的项目都放到了一门课里。比如这次的accounting,每节课都有homework ,每节课都有quiz, 两个社会调查,一个小组项目,一个小组的presentation 和两次考试。后来有学生反映东西太多了,取消掉了每节课的quiz,其他的都继续。期末的时候,有个学生受不了这门课太多的项目,就写信给dean反映说这门课的内容太多,弄得这位老师挺担心的,因为她正处在要tenure的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好评尤其的领导的好印象。在这里我想说说美国高校不同阶段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微妙的关系。美国的大学的老师分为 讲师(instructor)、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教授(professor)几个级别。 一般情况下,一个博士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是从助理教授开始,需要5-6年的时间实现tenure, 在tenure 之前,老师仅仅是faculty 而不是 staff,在这个期间内学校随时可以解雇你,时间根据学校的规定不同而不同,大致的标准是论文的数目和论文的级别。 一旦tenure之后就由faculty 变为了staff,成为staff之后,学校将再没有权利解雇你。Tenure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既需要硬件: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发表期刊的级别,上课的受欢迎程度,也需要一些软件: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tenure时,每个同事都有一票。于是,在tenure 之前的老师都很看重学生的期末评价。当然tenure之后的老师也很看重这个评价,主要是因为面子问题。这位accounting 老师就在关键的即将tenure阶段,收到了dean转给她的学生的抱怨信,着实不能让她不担心。后来她给我写email,让我封夸她的信,然后她转给dean看,证明给dean也有人说她的好。
文科类的课程和国内的上课模式就大不一样了,主要的不一样在于,学生参与性很强,老师讲很少一部分,学生们讨论,做presentation 占很大的比例。比如这个学期的organization behavior,老师的讲课部分只占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课堂讨论,另外三分之一是小组和个人的presentation。这两项往往是国际生最不擅长的,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惧怕做Presentation和课堂讨论。我在做第一次presentation时,紧张的前一周就开始背PPT,讲的时候几乎是满脑子空白。好在课堂上就我一个国际生,大家对我还是很照顾,总是在用鼓励的眼神在看着我,其实我知道好多时候,他们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在我看来,课堂讨论其实是更可怕的事情,因为presentation还可以自己准备,课堂讨论时都是现场发挥的,学生们的口音语速又都各不一样,每次课堂讨论几乎不知道大家在讲什么。最可怕的一次是,老师就一个话题让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我的天啊,平常说话都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还要辩论!!于是正常辩论,我就像一个看乒乓球比赛的人一样,脑袋跟着球在两变的跳动而左右摇动,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尴尬的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的感受很深的是这里的课堂大家都在积极参与,随时可以举手打断老师讲的说自己的问题。老师也很鼓励学生参与,学生们也不会因为问题很简单而不好意思不回答。上课时,老师是站在学生的中间,课桌围绕着老师,学生可以拿着咖啡喝着饮料。我在另外一个班上看到有的学生坐在桌子上给和老师讨论的也有。
每门课的第一次课前都会发给学生一个叫syllabus的东西,我把它理解为大纲,就是这门课的学习目的,每周的进程,考试的组成以及老师的办公室号码和office hour等。这个东西需很重要,要好好研究研究,每周的进程可以让自己提前预习。考试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门最关心的部分,知道这门考试有几个考核项目都怎么考各自的比重是多少。第一次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对syllabus做一个讲解。然后就是分组,在这里几乎所有的课程都要分组,就是所谓的小组项目,每一门课都有小组项目,要么是案例分析,要不就是社会调查,然后小组的presentation. 小组的分组是个很微妙的事情,分组往往是就近原则,坐在附近的几个人自然成为一组,或者原来在别的课堂上认识的几个自愿成为一组。但其实分组是个很关键的一步,如果其他组员都很努力,自己就可以在这个组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其他组员都不是很努力,小组的作业往往是在deadline之前才完成,就会很被动,成绩往往也不会很高。当然对于想我们这样刚来的国际生来说,能分到一个都很努力并且能帮助你的小组里,是一个很幸运的事情。
总的来说,关于学习和国内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在这里没有班级的概念,也没有研一或研二的概念,每个专业总共有多少个学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非国际生,时间都很长)把这个学分学完就可以毕业。有可能你第一学期就选的课是某个人最后一个学期才选的课程。我的一个组员每个学期直选一门课,加上中间结婚换工作之类的,现在已经是研究生第六年了,还有几门课没有学完。
学生的年龄跨度很大,我的一个组员已经退休后又来读书的,我问他为什么还要来读书,他说在家呆着没事干,没有意思。其实我看到很多年龄很大的人在这里读书有的甚至在读本科,但他们有很多已经是另外一个专业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了,这一点让我们这些第三世界的人很难理解。
另外一个就是考试没有人作弊,至少我没有发现有人在作弊,在国内的时候,考试作弊应该是个常见的事情。

收藏收藏3 收藏收藏3
11#
发表于 2014-3-11 13:46:39 | 只看该作者
LZ分享的非常真实啊。

"西红柿和鸡蛋吃完了就直接盐水煮面条吃了几顿" 这事情我现在也常弄。懒得做饭懒得出去找吃的,这个最简单方便了。

“另外一个就是考试没有人作弊,至少我没有发现有人在作弊” 这边被抓到的话,会罚得很重。。。所以千万别冒险。包括写作业什么的。

”最可怕的一次是,老师就一个话题让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我的天啊,平常说话都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还要辩论!“ 太同意了。。呵呵。慢慢的就习惯了。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就挺担心的,因为怕听不懂。现在其实我也有时候听不懂,当三四个全部都不是英文为母语的人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非常抓头啊。有几次开会就是一个在厦门的中国人,一个在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一个印度来的同事,加上我。我们四个人必须用英文才能交流,真难啊。
10#
发表于 2014-3-10 15:07: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确实有这样的担心,希望过去以后能尽快适应
9#
发表于 2014-2-21 11:07:53 | 只看该作者
好真实 很无奈的 在异国他乡的感觉 没有归属感
8#
发表于 2014-2-21 10:34: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热心的介绍!去之前真要polish语言。不过再polish估计去了也要傻上三个月。楼主真厉害,两个A。加油!
7#
发表于 2014-2-7 23:03:49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可是关于作弊。。。额。。。我们学校作弊直接开除的啊。。。大四都有人被开除的。。。也没啥人敢作弊啊。。
6#
发表于 2014-2-7 17:17:4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5#
发表于 2014-1-22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想多了解美国,谢谢楼主。
地板
发表于 2014-1-14 11:45:3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如果楼主能讲述一些在美国的花销 我急迫想了解 以便我出国衡量费用!
板凳
发表于 2014-1-13 20:41:40 | 只看该作者
收获很大!谢谢分享,期待楼主更新~
沙发
发表于 2013-12-8 14:50:51 | 只看该作者
顶一顶,,,期待明年也有点害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4 01: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