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529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1-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最近申请MBA,结果比预期的要好一点:第一轮投了7所学校,按时间顺序截止到目前:Wharton没有面试被直接秒拒;改进策略,Dartmouth进入了面试环节,但由于没经验,也悲剧了;总结教训之后顺利多了,连续拿到 Columbia,U Virginia, UCLA, MIT, 和Cornell的面试。现在已经拿到了Columbia, UCLA, MIT的offer, Cornell面完了在等消息,最后一个学校U Virginia因为实在太远不想去了。 虽然现在还不是写什么总结的时候,但有所体会而不记录下来,以后就会忘。除了GPA, GMAT, 还有工作经历这些硬件条件以外,申请中比较重要的就是essay了,而主导essay成败关键的其实是一种mindset,一种认识。 起初,我一直坚定不移的以为,所谓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要这件事本身很牛X。大爷我在美国顶尖的研究生项目里, 两年上完博士生的课,全A,研发出世界第一个…牛X器件,共发9篇文章,参加n个国际会议,跟你爱招的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本科生就不是一个量级的。然后把能想到的沾点边的所有big name往上一堆:波音787知道不?那翅膀里的引擎完美承载超大负荷的关键器件就是在下从无到有研发出来的;美国NASA卫星听说没?每颗都有至少两百万美金的器件是我领导的团队做的;TOYOTA下一代HYBRYD有概念吗?算了不说了,怕把你这些不干啥实事儿的商学院伙计们吓傻了。还不赶紧给大爷把offer letter顺带奖学金送到手里来。 别笑,这就是我去年申请时候的心态,交了Harvard, MIT, UC Berkeley, 和U Chicago的申请费,被毫无悬念的秒拒,连面试的影子都没看到。相比今年,我是怎么蜕变的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有三点: 其一,认清形势,了解对手。全美每家Top16商学院的MBA项目每年招的中国人(持有中国护照的)在10到20个之间。以15为平均数来算,所有这些学校一共招230个中国人。这些人当中,超过一半来自投行/咨询。根据近两年中国人报offer的统计数据来看,纯理工科背景的人大概占10%,也就是23个。又出于现实原因,这些学校多喜欢招女孩子。所以你其实是在跟全世界的中国理工男们竞争这所有Top16学校加起来的10个左右的名额,平均每个学校的机会连一个名额都不到。这些竞争对手包括电子,机械,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等所有的理工科,还有留过学的,没留过学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每年Top16会有大概69,000人申请。中国申请人数占15%左右,差不多10,000人,录取230人,总体录取率为2.3%。理工背景总体录取率如果也估算为2.3%,录取23人,那么申请者就有1,000人。理工院校男女比例大概为2:1,毕业后找工作仍然选择理工行业的男女比例估计为3:1,那么理工男每年申请全美Top16 MBA的人数大概为750。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年有750个自认为优秀的中国理工男们在竞争这10个席位,谋求一生中最后一次对未来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这个1.3%的录取率说明,任何轻敌的想法一旦反应到申请的任何一个环节上,你就可以该干嘛干嘛去了。 其二,解析成就。成就分两种:一种是由big name, large number, astonishing title这样的成就组成,这些适合放到简历里,可以看成是硬件;另一种是在一定的困难面前做到了当时条件下,以往经验中很难做到的事情将困难克服了,成功了,并得到了能力和素质上的跃迁,这些反应你是怎样一个人,未来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的成就适合放到essay里,可以看成是软件。前一种的牛X是跟别人比,身边人,同龄人;后一种的牛X是跟自己比,以前的自己,傻X时候的自己。分不清这两者的差别就申请,多半会悲剧。打个比方,把人生看做爬楼:有两个人都到达了顶楼100层,从简历上看都差不多,各种硬件指标旗鼓相当;可是其中一个人在80层的地方出生的,二十几年爬到100层;另一个人在底楼1层出生的,靠他轻功了得,又奋发努力,二十几年硬是爬了100层上来了。这后一种的成就能说明你的潜力,要通过essay来展现。 像我去年用来吹牛的那些东西,顶多能成为简历里的其中一个bullet point (反应相同能力的成就不重复),可以算是硬件里的分析能力(analytic skill)的体现。商学院还要通过你的软硬件同时看到领导力 (leadership skill), 合作能力 (team work skill), 多元化(diversity experience), 道德观 (ethical value), 和综合管理观 (general management perspective)。配上由名校,高GPA,高GMAT组成的学术成就,丰富多彩且处于核心地位的课外和社区活动。综合全面,有亮点,无短板,这样才会有机会。 其三,申请商学院就要用商学院喜欢的方法讲故事。我用同一件事情的两种不同表述来阐明,要如何说服商学院的人相信你喜欢动物。 会被秒拒的写法:我特别喜欢动物,因为它们也有生命,有感情,也是地球的成员。我每次在外面一看到狗啊猫啊什么的就情不自禁的要去摸它们,抱它们。我还喜欢小白兔,小松鼠,小熊猫,小孔雀。我先给你们介绍我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因为它长地很可爱,长长的耳朵、鲜红的眼睛、雪白的身子,可爱极了!下来我给你们介绍我为什么喜欢小狗,因为它长地很调皮,它有毛茸茸的毛、明亮的叫声…我还参加了各种保护动物协会,号召人们爱护动物,提高人们珍惜动物的意识。所以,你懂的,我是一个很喜欢动物的人,真的,你别不信,我都怀疑我是不是过于喜欢动物了,嘻嘻… 容易拿到面试的写法:我有一只狗,叫阿旺,是在我以前穷困潦倒的时候从天桥下捡回来的。确切的说,是它跟着我回来的。我轰不走它,只好留下它。阿旺长得很丑,没有人喜欢。我心情好的时候拍它两下,酗酒烂醉的时候还会打它。可是前年5月12号,我们那里突然发生了一场8级地震,好多豆腐渣工程都轰然倒下了。我看见一幢破房子摇摇欲坠,似乎下一秒就要塌下来。而阿旺却呆呆的蹲在那房子跟前,东张西望的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冲着阿旺狂喊:“阿旺,快跑,快离开那里!”我甚至向他扔石头,扔瓦片,阿旺始终蹲在那里,只傻傻的望着我。眼看房子就要压下来了,我拼命的跑向阿旺,抱起它就开始狂奔。就在此时,房子顷刻间倒塌,我和阿旺差一步就被压下面了。跑远后,我抱着阿旺撕心裂肺的哭:“阿旺,我一直孤零零的,就你陪着我,不嫌弃我。可我刚刚差点就没有你了。啊啊啊~~~~~~”从此我对阿旺很好,还努力赚钱让它吃肉,让它过上好日子,它也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两年后的今天,我的包子铺已经有8家分店了。我拿出50万成立了一家流浪动物收容所。这些动物经过打理和训练,就会有人来领养,它们就会得到爱。原来,落魄时候的知遇之恩,是可以让人用生命,用一辈子的守护来偿还的。 同样是写喜欢动物的题材,第一篇空洞无物,很容易让人看出来你的这种喜欢其实就是人云亦云,要么是父母老师叫你这么做的,要么就是你看见同学朋友都是这样做的,完全不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第二篇通过描述一幕能揪住人心的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你曾经经历过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措施,从而反映出你思想的成熟度。如果硬要说得很大的话,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直是口号似的洗脑教育,靠不停的宣传强调要怎么怎么样,应该怎么怎么做来建立我们的三观。而申请美国商学院需要你有能力自己思考出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刚开始会觉得这些问题比较难回答,不知从何下手,因为我们很少这样问过自己,缺少这方面的锻炼。但当我读了那个Harvard 65篇里的文章后,发现这里面其实是有章法可循的。故事本身不一定需要牵扯到什么big name, large money, 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小事题材是完全可以的。 1. 故事的开头一定要有揪心的困难;2. 面对它,你通过直觉,真性情,人之常情做出了第一反应;3a. 你还没有行动的时候,你发现好像不对劲,开始了第二次思考,有了第二反应;3b. 你在第一反应的基础上采取了第一次行动,结果不太理想,于是你开始了第二次思考;4. 通过第二次思考,你得出了能突破你所处的环境,超越你身边average的人的想法;5. 你的第二次行动成功了;6. 你以后遇到了类似的事,也都能用类似的准则去搞定。 这个套路不管是写领导力,合作能力,创造力,失败经历,全都适用。关键就是要写出你那超越average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就蹦到你脑子里来的,而是有个曲折尝试的过程,你的潜力啊,成熟度啊什么就都呼啦啦的体现出来了。 最后声明,我的这把刀只是刚刚磨出了个轮廓,小试几把发现凑合着还可以用。我还没有也不打算把它精雕细琢下去,因为我要move到下一站,开始磨其它的刀了。所以我以上的体会只适合参考,其中不乏有失偏颇甚至起到反作用的地方。而申请商学院的路数也五花八门,各有神通,我分享的东西只是些刚够入门的三脚猫功夫,看到的人就赶紧忘了吧,千万别当真。要是出了事,本人一概不负法律责任;不光法律责任,任何责任我都不负,除了收红包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4535e20101ablp.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