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差不多就像是高三的小朋友说出来的话 我高三的时候也差不多 只能看到这些东西 specific的东西就不说了,(MFE没有必要转到经院等等),给你一些general的意见吧。 1. 绝不要在你确定你的人生规划之前考虑master,如果你的大学以master为目标,那只能说明你的短视。已经保送了,很好,然后开始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别再像一个孩子那样,把进XX学校(比如北大)作为你的一个目标,因为这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学校只是一个阶梯,给你资源和平台让你自己去发挥。 2.所谓规划,不是说一个模糊的认识(比如说“我要去华尔街做quant,因为钱多,quant需要数学好,编程好,英文好,正好我三个都好,所以我能做”)——no,不是这么浅的事情,对于一个职业,你要知道他每天做的是什么,他的分支是什么,他的specific career path是什么,长期可以做什么,通过亲身和你想要去的地方的人聊天,确定你自己的兴趣。不要到你申请的时候,你在essay里面写我要进投行,但字里行间连小秘都觉得她懂投行比你懂得多。你要确定你喜欢的东西是accessible的,是reasonable的,而不要等到做了才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比如你说你要成为国家主席,这是reasonable的,比如说要成为美国总统,这是unreasonable的,因为法律不允许。) 3. 想清楚你自己要的东西,40年后我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30年后?5年后怎么为30年后准备?如果失败了怎么办?你最差的情况会在哪混?是倾尽全力为自己的梦想赌一把还是先追求自己保证无忧的物质生活再考虑向上? 4. 实在不知道怎么走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后把GPA刷高留条后路。 -- by 会员 gmatfucker (2011/12/28 14:39:48)
哇 膜拜大牛>_< 我就是看你MIT申请帖才发现CD的 觉得你说的很有启发性,但让我更迷惑了。
我觉得自己现在谈人生规划,实在太抽象了。 因为对一切缺乏认识,所以很难有具体的目标,就连爱好也不能确定。 原来觉得自己爱好是化学,去竞赛冬令营晃了一圈荒废了半年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玩意,后悔也来不及了TAT 很担心如果凭自己现在的想法去确定具体目标,会不会到后来才发现方向就是错的 浪费了太多精力。而如果只是确定大概的方向,这种风险就小很多了 现在想学金工,也只是出于这门课:1. 跟经济有关系 2. 难度高 能发挥我的智力 3. 前景不错 但往深层次想就一无所知了。
所以现在缺乏清晰的目标。 只能找一些很量化的指标来激励自己。 比如四年后要有多好多好的硬件 来从中国顶尖跳进世界顶尖。 不然就觉得很迷茫 突然无事可做了 不做事又觉得惶恐。
至于自己最终的目标 现在更是有巨大的分歧。 一方面很想学出一身本事后做出一番事业, 改变世界不敢说至少要改变下满目疮痍的自己的国家。 另一方面又觉得人生苦短,为什么不抱着好文凭找个对胃口的工作过好日子。 实在不知道两者如何结合。 原来做交流生去米国晃了圈,觉得国外什么都好,中餐馆都比学校食堂做的好吃……*()(&% 但又很明显的觉得一个中国人,除了语言之外,在习惯上性格上观念上和老美的差别很大(比如虽然我很厌恶国内动不动集体利益第一,但我也很难接受那里开放的风气) 就很担心留在美国能不能活得好。但回国,想着20年后自己小孩要去念高三?努力变成个精英还得给小公务员低头?还是算了吧。 如此种种,能尽可能的想明白各种选择,但在非A即B的选择中完全不知道如何选择 。。。 觉得自己真的是“足于谋而寡于断” 哎
比较喜欢卡耐基的观点 :不知道以后怎么走就先走好眼下的路 那么我眼下 除了这些短视的目标和迷茫的方向,还能做什么? 希望能得到点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