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398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ICC薪酬(zz)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0:3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CICC IBD 2010 Intake 薪酬待遇:

1)本科生:Base 163000
    研究生:Base 270000
虽然入职的职位不同,分别为Analyst和Associate,但工作的expose差不多。IBD这边具体的设置是8个业务Group,两个产品 Group——M&A和债券。主要都在北京,上海那边只有Group5,主要面向华东客户,并有一些人员配合北京Office的产品Group。不过上海那边office正在明显扩张当中,据说今年校园招聘Offer分配上海学生首次超过北京学生。

2)Bonus都是很隐私的,所以没有公开谈。据师兄师姐的闲谈透露,一般在40w到50w左右。所以其实不比外资投行差多少。

北京职场情况大概是:
麦格理Analyst 46w Base:工作轻松,据说晚上可以9点下班(但她家VIP入门的很多,意味着没有后台背景的职员很可能被优先Fire。典型的是--你的表现很出色很 Impressive,
但不好意思,这次轮到你了……)
Citi IBD: Global Pay, USD 6w Base, 但工作强度是最高的,好像拿到她家的同学如果有
其他的Offer,在work load的恐惧威势下都离Citi而去。
德银:Global Pay,Corporate Finance和Global Markets都是USD 8w,Dream job~~
UBSS:RMB 30-32w Base BJ IBD, 第二年开始Global Pay, 63w rmb/year
Morgan Stanley, hk ibd, 55w hkd/year
GSGH, research BJ/SH, 55w rmb/year



3)补充一句:Hr姐姐说CICC的工作合同是“不限期合同”(??),就是一般不裁人,在年景不好时减少Bonus让每个员工“过冬”;外资投行则一般为保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Passion,则采取保证薪水和Bonus,但狠下心大幅裁员并withdraw刚发出的Offer(比如去年)

4)CICC其他福利:零零散散的--嘉里中心健身卡,北京户口,五险一金,员工本人和子女
、配偶的全额报销医保,加班费,餐补,交通报销,etc

总之,如果看好中国经济前景、锻炼技能、结识央企国企的话,还是值得去CICC,这也是
好多同学和好友放弃Big Name、回国来CICC的原因。

1)很多时候薪金只是个面子问题,尤其是刚毕业的本科生而言,未来的前途发展则是应该
更关心的问题。有个09年本科毕业的朋友,去年用手上的几个Offer互相逼压各家投行,最
后谈成了RMB 92w的工资(在HK office IBD),但后来发现自己做得很不愉快,感觉氛围
太Competitive,大家有功则争功、有过则推过……

2)仅限于自己比较熟悉的IBD部门,无论是外资投行还是CICC,不管是在HK还是在BJ、SH
,薪金和待遇都足够支付优厚的生活,但很可能是缺少时间去享受,就像投行IBD的一些MM一样,浓艳的彩妆下默默将疲惫和空虚掩饰……

3)若论工资,可以再透露一些2009年的暑期实习:
JP Morgan IBD: HK Summer Intern HKD 40K +吃住 +交通报销;
Merrill Lynch: HK Summer Intern HKD 39K +吃住 +交通报销(强烈同情一下她家IBD的
Intern,听很多朋友反映,碰到不好的VP或者MD,很可能工作得累去一层皮还受无尽的气
);
UBSS:BJ Summer Intern RMB 23K +其他

4)记得今年在New York、Boston、Chicago、Philadelphia等地的海外CICC招聘会上,有
些做了好多年Quant的中国留学生就很想回国——其实自己在海外求学不长的时间也突然变得很想家,可能天生不适合四处漂流吧——London Zurich等地tax很高,拿到手上的相对
较少,但欧洲劳动比较轻松,属于自己的时间比较多;Hong Kong税收低,但确实确实是太
辛苦了,感觉就像是华谊兄弟、神州泰岳一样,这么高的P/E把未来的都给提前透支了;想
来想去还是Beijing Shanghai比较过得惯……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37#
发表于 2011-10-4 23:32:41 | 只看该作者

有点hold不住

没事儿别装b,中文写就行了。哥也留过学,装过b, 但是现在没事儿只喜欢读中文。
36#
发表于 2011-10-2 05:02:46 | 只看该作者
新财富分析师的收入固然很高,但是如果落榜了,收入还可以继续维持吗?如果不能维持,相当于说只有那么一百多人可以拿到高薪;或者只能维持两三年的话,那么也就两三百人可以拿到高薪。
有谁比较了解?


不过,据我所知,一些在大的基金的研究员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35#
发表于 2010-5-26 22:39:13 | 只看该作者

you mean the pre-tax pay is the same? then HK guys would end up with more after-tax dollars right?
-- by 会员 开山怪 (2010/5/25 13:03:47)



Most likely yes.  But different offices also have different expense reimbursement policies, which are not accounted for in your base.  For example, in the U.S. you can usually get your gym membership subsidized, your cell phone bill reimbursed, dinner allowance ($20-25 USD per day during the week, 2x that on weekends), and cabs, etc.  All those add up to quite a bit.
34#
发表于 2010-5-26 19:11:11 | 只看该作者
水木清华BBS新站上的。
看看那边的回复和这边的回复很不一样,有意思。

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d=Career_Investment&gid=114211
-- by 会员 caomuruzhi (2010/5/26 13:38:45)



居然开辟一个专版……
这回下定决心,拼死也要跳过去~~
33#
发表于 2010-5-26 19:06:2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纯谈钱的话,有很多factors都需要考虑进去,

比如:保荐人资格。考到每个月加2万;正式拿到资格每个月加6万;这些都是base。

凡此种种。所以列举base和bonus来衡量收入还远远不足。Anyways, 每个人都有找到钱的方法
-- by 会员 SarahinSH (2010/5/26 18:58:58)



啊,情何以堪~~我要跳出去,必须的
32#
发表于 2010-5-26 18:58: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纯谈钱的话,有很多factors都需要考虑进去,

比如:保荐人资格。考到每个月加2万;正式拿到资格每个月加6万;这些都是base。

凡此种种。所以列举base和bonus来衡量收入还远远不足。Anyways, 每个人都有找到钱的方法
31#
发表于 2010-5-26 15:47:2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按各个行业和领域选5到10人上榜,每年得有小一百上榜
30#
发表于 2010-5-26 15:35:47 | 只看该作者
4、国内证券公司的收入,这个帖子里没有写。我要说的是,股票研究部门的收入绝对不少于投行,新财富上榜,身价起步价就是100wrmb,新财富第一起码300wrmb,很多名校毕业的硕士,进入大研究所(前10的),运气好2-3年内就能上榜,运气背4-5年也成了,而且新财富每年都评选的。大家不要看这些研究所(sywg,gtja,citics等)第一年的合同只有10-15w rmb/y,这些地方合同写的收入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段没看明白,谁能展开说说?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3:38:45 | 只看该作者
水木清华BBS新站上的。
看看那边的回复和这边的回复很不一样,有意思。

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d=Career_Investment&gid=1142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3 17:3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