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75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实”之辩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5:3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research postgraduate的申请竞争日趋激烈,本已打定主意直接读个taughtmaster就业了事,但发现hkustgz的新项目机制有趣,就随手投了,没想到竟获得offer,与版中的各类欧美top校相比实在相形见绌,但仍叫我颇感欣喜。
但读博与否将导向两个截然不同的路径,每日纠结焦虑,想来问题之核心便是两个“虚”与“实”。
1. 读博与否的方面:学界之“虚”与业界之“实”。
业界之“实”,“实”在路径之明确。我已在一深合兴趣的岗位实习半年,老板重复十几遍要我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保证留用,他与我配合默契三观融洽,实是业界不可多得之上司。且公司名气在业界颇高,薪水亦颇丰,三五年后收入不亚于清北长欧之AP,往后则或更高。只是工作实属繁忙,仅实习便每日需干到十点左右,周末也常有任务,实无自我之闲暇,既没空读闲书自我修炼,也无暇与亲友畅游。想着就此活下去,虽薪酬颇高,但恐操劳间一晃白头,人生无趣。

学界之“虚”,“虚”在未知的广阔空间。我对学习各类知识很感兴趣,也愿意专心钻研学问,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读博或许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一切我感兴趣的问题,花四五年时间去广泛吸取大量知识,并将其内化,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但又觉纯粹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商科的学术研究未免过于脱离实践了。有点过度地讲,即便世上无FF Model或BSM Model,金融市场照样会有序运转,社会也不会糟糕几分。而一篇顶刊paper可能要花费青年学者几年青春,但其中很多文章的引用都不及10,更遑论其余刊物了。想到我如果投入一生去钻研一个对世界毫无价值的方向,又颇感失落了。我去看了一些港校PhD的JMP,其中不少让我不禁去想“真的有人在意这个问题吗?”,或许只是为拿教职,而拿了教职后又会换一个方向发文以拿tenure。可即便是tenure大多也赚得不如业界多,艰难程度则更高。是为了社会地位或名气吗?可大多有社会地位的学者不都是在研究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问题吗,比如林毅夫。

又在想是否可以虚实结合,即读博但毕业后去业界,似乎是最符合我兴趣的选择,但当前业界还是少有适合博士的岗位,不知五六年后会是如何?现在看来学历通货膨胀的趋势愈发明确了。
2. 研究方向的方面:定性之“虚”与定量之“实”
我所说的定量是指偏Quant的研究,如这几年兴起的各类将ML,AI等技术应用在研究中的方向,抑或是数量理论研究;定性则指其反面,并非指毫无数据支撑的研究。

想与诸位讨论做定量或定性研究的发展路径,但无孰优孰劣之意,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定量的发展绝对是历史潮流,从早期将数学引入经济学研究,再到后来的统计学方法,以至如今的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商科研究的方法在不断精进,尤其是如今如火如荼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不少都发在了顶刊。但似乎部分研究过度地将重点放到了模型或算法上,但于经济学/商科的理论本身并无什么提升。从历史经验看,比如过去的许多统计学方法,当时确是时代之前沿,而如今只需要一行代码便可完成。那么如果现在选择较为Quant的研究方向,未来是否有学术前景呢?当然,现在看来Quant还是非常实用的,若不留在学界,未来去业界的机会定是最多的,不论大厂还是金融机构都有需求。但又在思考,Quant是否具有局限性,即很容易被别人当作纯技术型人才,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而得不到进步。

定性研究则更多注重事物的运行逻辑,多少有些形而上的意味,但若非十足功力却又容易落入空谈。理论研究自不必说,即便是实证研究,很多人也说会“讲故事”比“Regression Monkey”更重要。我其实很喜欢串联事物间逻辑联系的研究,其中抽丝剥茧很有意思,但又担心专注于这方面最终“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反倒不如Quant有一门扎扎实实的手艺。

由于ustgz学校较新,老师不多,若做定量方向则选Fintech系,其中老师多是数学,统计学或是计算机背景,无一做传统金融的,理论上可选香港校区的Faculty做Co-supervisor,但想来还是谁出钱就听谁的了,整体更偏CS在金融的应用。若做定性方向则选IPE(Innovation, Policy, and Entrepreneurship),有老师做和金融相关的内容,但也无金融背景的老师,整体更偏政策。
以上便是我近日的所思所想,若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或已有经验的前辈,望可以共同讨论、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收藏收藏2 收藏收藏2
27#
发表于 2022-1-24 13:56:30 发自 iPhone | 只看该作者
虚实的讨论让我想起了关于是否相信科学的讨论
26#
发表于 2022-1-22 23:36:55 发自 iPhone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本科传统经济金融的 master读了个金融工程 申港广是不是希望渺茫
25#
发表于 2022-1-18 14:18:44 | 只看该作者
金融业混迹多年,正在申博的分享下虚实体验:何为实何为虚?从楼主的文章中,可以读出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薪资为工作的实的代表。但殊不知,所谓的实,很可能被一次上层的人事变动引发的内部斗争变成无奈的虚,而明确的薪资也只不过是寥寥数年抱着能捞赶紧捞的短暂风光。而学界的虚是多年辛苦累积孜孜不倦略有心得的实。本人虚长几岁,分享一点感受,无论在业界还是在学界,累积出自己的实。有一天,不靠平台,就能得到的实才是真正的实。这是我自己的启发。哈哈,拙见。
24#
发表于 2021-12-8 16:31:13 | 只看该作者
是个选择与概率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选择比努力重要。而选择一条路之后能否走顺是个概率问题,所以较为正确的选择是走预估成事概率较大的那条路。
23#
发表于 2021-12-8 14:22:35 | 只看该作者
哎呀,大家其实没有必要纠结学术和业界的虚实之争,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养活自己,都是一份工作,都是一碗饭罢了。与其关注这个,不如考虑更加具体的问题,比如如果你读博士,录取你的这个项目reputation怎么样啊,导师人品怎么样啊,毕业好不好找工作啊。很多时候,我们去探讨一些抽象的问题和概念,是没有答案的。你如果问我应不应该读博士,我无法给你答案;但你如果说自己被斯坦福录取了,要不要去,我大概率劝你去。
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6:24:53 | 只看该作者
Zarlan 发表于 2021-12-7 13:39
说实话,我和楼主想法一样,学术界的论文对于实际的帮助几乎没有(资产定价方向) ...

从宏观叙事来讲,肯定是无数不会在未来l留下痕迹的论文堆砌起来助力少数对社会有帮助的研究得以产生,正如无数普通人勤勤恳恳的工作保证了历史的有序发展,而个别精英则起到了导向与领导的作用。你说普通人的工作有价值吗?从这方面看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从个人角度而言,能发出对实际有帮助的论文的概率极小。我曾同几位在学界或业界有所成就的前辈探讨过,他们基本都表达了学术界研究对实际无用的观点。

一位老师A,某985的金融系主任,他给我讲,他让所有他带的想做实际工作的学生都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学术研究上,多去找实习,接触实务,发论文保证能毕业就可以

一位老师B,Econ副教授,发过3篇filed top,她问我为什么想读博,我说或许可以做出一点对世界有价值的工作,她笑道“我反正不觉得我的研究对世界有什么帮助,我看大多数博士也做不到这一点”

一位业界前辈C,头部金融机构的MD,我向他咨询读博与否,他说“学术界的研究和实务太脱钩了,虽然他们的模型技术高级一点,但大多数都不了解金融市场具体是怎么运行的”
21#
发表于 2021-12-7 13:39:5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和楼主想法一样,学术界的论文对于实际的帮助几乎没有(资产定价方向)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0:46:26 | 只看该作者

港科大广州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0:46:16 | 只看该作者
只是无聊来灌水 发表于 2021-12-6 14:08
所以在我看来,你所提问题的本质并不是“虚实”,而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utility function不同。没有人可以 ...

是的,我发问也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标准答案,只是希望能够多听听他人的观点来帮助我做出决策。因为我本身经验不足,故而想请各位前辈谈谈自己的看法,从中获取些许信息,进而尽量刻画每个选择的未来路径走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26 19:0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