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海华师大 考后感: 阅读:做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感觉有点难度(比KAPLAN难),时间有点紧,答案也很具有迷惑性。我加试了阅读,自己感觉后面几篇都比较简单,有时间检查。 听力:听力文章总体来讲不是很难,但题目有些绕,而且答题时间比较紧。我做过KANPLAN, BARRAN,NORTH STAR,DELTA, OG等,感觉模拟考试时听力答题时间都比较充裕,而且自己平时做KANPLAN时也就错1-2个。所以,考试的时候觉得有点不适应。心里在想:是不是IBT考试听力答题速度提高了?郁闷的是听最后一篇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同学开始口语了....虽说大体都听清楚了,但还是有几道题目没有十足把握。GOD bless me... 口语: 简单,难度像OG。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语速太快。。。3,5题把要点cover后还有几秒钟,害的自己啰嗦了几句。。。 作文:简单,难度像OG。 言归正转: 阅读: 1.地热geothermal energy 第一篇相对来说比较难,是关于地理的。主要讲些geothermal energy,怎么形成的,在80度到180度用处比较大,人们生活啦,工厂用能阿,都是在这个温度范围的。180度以上主要用来发电。在环境方面有些影响,比如在有地下水或地下蒸汽的地方把水和汽开采出来,会导致地面塌陷,另外水如果使用完不被回收,有毒气体还会造成更多环境问题。所以人们立志解决将水再送回去的问题。另外,有些地方没有水,那么这些地方的地热能如何开采呢?他们考虑把水打进去,不过需要很高的水压(貌似)。最后说到,mexico japan 美国一些州,iceland等地这些能源比较多,不过地热能广泛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就目前来看,只有少数地区比较有优势。 题目: 第一段:核能和地热的关系(核能热了石头,水从石头上流过就热了); 第二段:80度到180度地热水的作用 第三段:180度以上主要作用:发电 第四段:地热利用难度 题目:为什么难用?(要把石头打开) 第五段:地热的环境危害,地热不是可再生能源 题目:句子改写; 核能和地热的关系(); 大题目:6选3主旨 1.80-180度地热有用;2.>180度地热可以发电;3.直接应用还有问题须解决。 2.农耕的产生 人们为什么会逐渐从传统采集狩猎方式走向农业。传统狩猎可以使人寿命长,不停迁移,等等。科学家提出了n个理论。提到了气候变化使温度升高,人们可用的资源变多,因而人口的增加可能导致采集狩猎方式不行。不过推倒了这个想法,因为气候多次变化,而只有这次出现了农业。还提到了人们的心理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粮食牲口象征了人类的社会地位,什么人与动物的互相认同等等。不过这个想法又被推倒,因为有些地方知道农耕却偏偏不发展农耕,这说明不是由心理因素完全导致。 第一段: 为什么hunting 与farming 比有哪些优势? 后面几段:为什么说气候变化不能解释从狩猎到农业的转变? 人与动物的关系? 全文的结构?(给出一个现象,提出N个理论) 大题目:6选3主旨 3.autobiography memory 第三篇讲了儿童逐渐发展autobiography memory的历程。研究表明虽然儿童的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儿童对3岁以前的事情并不记得,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儿童三岁以后才能逐渐记事情。一种可能是儿童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才能记住事情,但被推翻了,因为有些不怎么能说话的孩子也能记忆。又提到了孩子需要把自己认成一个单独个体才能逐渐掌握记忆能力。也说到有些孩子学会了基本的叙述能力,从他们的妈妈,这里举了个例子,说美国妈妈总给孩子讲故事啊,叙事,而且讲故事的行为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叙事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孩子记事能力强。而韩国妈妈不怎么讲,孩子就记不住事情。 第一段: 什么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intrigue=interest 后面几道: 为什么提到妈妈给孩子讲故事? 大题目:6选3主旨 4,电报telegrah 有个英国人(记的不是很清楚了)在18XX年发明了电报,当时steam boat正好有了很大改进。电报的发明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多issue:比如说: 怎么管理?接下来讲了2个国家管理电报事业的不同方式,英国(好像)和美国: 英国的电报都是国家管的,且post行业很发达;美国的电报刚开始都是私人垄断的,后来国家要规范了,但所有权还是在私人手里。。。 题目: 在18XX年前,英国的transportation有什么特征? 电报的发明带来哪些ISSUE? 关于美国和英国的电报业管理方式一下叙述哪些正确?(英国国有;美国刚开始私有垄断,但后来保持私有,国家规范) 文章为什么提到post行业? 5,小鸟学唱歌 小鸟是怎么学会唱歌的呢?是遗传?还是受环境影响?科学家对此做了一系列实验(把小鸟从一生下来就分开喂养),试验发现小鸟唱歌的模式是遗传的,但个体由于受环境的影响,NOTE会有不同。(有题)比如有一种XX鸟,人们一听歌声就知道是此类鸟,但仔细听,每只鸟的歌声有调子的不同。后来讲了几个试验: 一个发现在不同地方长大的同一种鸟受不同地区方言的影响,会学会该方言;一个实验发现,如果把小鸟一生下来就不让它听别的鸟和自己的声音,这只鸟的歌声就是凌乱的NOTE。 文章用了2只鸟举例,最后一道题是将个别特点归纳到2只鸟上。A鸟特征,B鸟特征;2鸟共同特征 听力: 第一篇 一个学生第一天来学校,要找一个Johnson hall参加新生oirentation,却没找到地方。一个教授帮助他,告诉他参加orientation在什么什么地方,这学生说他参加完general的了,现在要参加工程学院的专门orientation,问教授这不是j hall吗。教授说这是,不过已经改名了。教授解释一个professor刚刚退休,做了很多贡献,所以工程院以那个人命名。J hall 本来以另一个教授名命名,不过科学技术发展使那个教授思想落伍,所以改名了。教授还奇怪为什么新地图用老名字。学生解释说他前些日子收到学校第二个包裹,里面有新的地图,不过他把新地图放在了寝室里。学生说他要学航空工程,教授说这里的航空工程独一无二,出了很多超级宇航员,好像还说自己教应用数学,学生以后会上他的课。这时候学生拍马屁道自己要学一个数学的minor,教授很开心,说数学加航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 题目: Q:GG为什么找不到?A:没有拿新地图 Q:GG要干嘛?A:要去工科专业的orientation Q:Johnson hall为什么叫Jhall?A:纪念刚退休的教授 Q:GG对该校有何评价?A:航院很牛 Q rof对航院学生有何暗示?A:航院学生要是学了数学会很容易成功 2毒蛇 讲到了蛇来源于蜥蜴,分两类,一种是毒汁蛇,一种没毒,后来又说发现一种c蛇,看着像有毒蛇,其实是无毒的。接着说刚才说这种原来按照phiscal 特征来判断有无毒是不准确的。说蛇不完全来自于蜥蜴。根据dna调查有毒的蛇的毒液里的蛋白质,和蜥蜴的类似。不过没毒的蛇又是来源于哪里呢?c蛇呢?没毒的蛇牙很大,很长,他们把猎物捕食,放在嘴里,可能分泌毒液消化它,但不会毒液外露。怀疑有可能是从有毒的蛇变成了没毒的。还提到一种棕蛇,又能放毒,还能有长牙。根据DNA实验,其实所有蛇都是有毒的,只是有些蛇能够有效的把毒素释放出来,有些蛇不能。 Q: 文章中心思想? Q:为什么说第一种蛇不是毒蛇? Q:为什么提到棕色的蛇? 3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工程师tester 先说到软件里都有Bug,指的是问题啊,毛病啊,出现在计算机或者是软件当中。说Bug是来源于1940年代一堆科学家工作很晚,发现有个电脑不对劲,检查发现有一只5厘米的虫子在线上,于是问题就称作bug。接着进入正题,谈到了电脑软件需要tester&developer。第一种是project split,就是tester developer是两伙人,开会的时候tester说很多软件存在的问题,而developer听了很不爽,这样效率很低,解决问题很慢,效益不好。另一种是project unity,就是tester developer一起工作,一起开会,不光能解决很多问题,还会有时间把软件搞得更好,这样效益很不错。 Q:developer有哪些特征?(双选)A:创造性&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 Q:老师说splitter开发的软件怎样?A:不好 3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工程师tester 先说到软件里都有Bug,指的是问题啊,毛病啊,出现在计算机或者是软件当中。说Bug是来源于1940年代一堆科学家工作很晚,发现有个电脑不对劲,检查发现有一只5厘米的虫子在线上,于是问题就称作bug。接着进入正题,谈到了电脑软件需要tester&developer。第一种是project split,就是tester developer是两伙人,开会的时候tester说很多软件存在的问题,而developer听了很不爽,这样效率很低,解决问题很慢,效益不好。另一种是project unity,就是tester developer一起工作,一起开会,不光能解决很多问题,还会有时间把软件搞得更好,这样效益很不错。 Q:电脑问题为啥称为bug?(检查发现有一只5厘米的虫子在线上,于是问题就称作bug) Q:developer有哪些特征?(双选)A:创造性&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 Q:老师说splitter开发的软件怎样?A:不好 Q: project unity为什么更有效?(着重解决大问题) 4第四篇 讲了一个学生问教授自己应该上什么选修课。这个学生是public relation的major,研究生的时候考虑marketing,她自己考虑上经济课和会计课作为选修,不过说她高中的时候尽管喜欢上这些课,但是总是睡觉。教授表示理解,此处有题。教授说marketing public relation有共同点,但不全相同。给她讲了学校邀请local citizen免费听课的事情,说这是一种public relation类型的东西,但不叫marketing,因为local citizen不是消费的客人。所以建议她先学学intro course for marketing和advertising,来看看自己到底想不想学marketing,因为商学院是很贵的,所以一定要想好再作决定。学生拍马屁道这个教授比自己的advisor强,教授说那时因为自己是学marketing和public relation double major 的家伙。 Q: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PR与marketing 的差异感到惊讶?(我选: 因为PR不涉及到advertising) Q:为什么提到邀请local citizen免费听课?(区别PR与marketing) Q:教授为什么强调商学院很贵?(我选:希望该学生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 5 第五篇 讲了古希腊人民坚信一些谬论的事情。说道当时人们看星象发现大家都在转,地球不转,制造了地心说。另外哲学家也普遍这么认为,所以这一想法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行星按一个方向绕地球转,不过有一次他们发现有些行星换了方向,有些科学家开始在地心学说的范畴内自圆其说到那是行星自转。这时候叫arist什么的希腊人就说,太阳比地球重,应该是小东西绕大东西转,对地心说产生质疑。但人们仍然坚信地心说,提到两点,一个是苹果什么的会掉到地上,说明地球是中心,吸引一切。另一点是转动的东西有风,但地球就没那种风。 Q: 科学家在发现其他行星换了方向后为啥在地心学说的范畴内解释?(我选:因为大家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 Q:人们用了哪2个理由来捍卫地心说?(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奔向太阳;地球没风) 6第六篇 有一个女画家,1900年出生,1984年死亡.这个人70岁才开始了自己第一个独自展览.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搞portray的,不过因为20世纪照相机的发展,导致portray的地位越来越不好使。不过这女的很独特,她的画作两大特点,一个是realism,面部画的比较精准。另外一个就是expressionism,说她受了expressionism很大影响,所以会从画中看出这个人的特点什么的,比如她会把人画的更亮一些,会把人的身体画得长一些(elongated),好像这里有题。学生还是没明白这两大特点怎么同时存在,教授解释一堆废话,说什么她beyond一般的portray,在抽象艺术很盛行的年代保留个人特色。这个画家认为portray是人啦,时代啦特点的最佳展示,所以她的作品包括了family, children等等好多类型的。 Q:为什么这个人70岁才开独自展览?(因为照相机的发展,她之前的portray不被人欣赏) Q:这个画家对人物画的观点是啥?(我选:认为是portray时代等的特点) Q:这个画家的作品有哪2个特点?(我选:颜色亮,人物画的长) 口语 第一题 what big event happened in your country recently? 第二题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friends influence people the most. 第三题 文章说学校要发daily email informing school activities,听力中两个学生讨论,女生认为这个很好。因为学校以前是有个newspaper,一周一刊,她有时候周一读完,周三周四就忘了这些活动。每天都有email,是很好的提醒。另外,有时候活动会被取消,每天通知就能使大家得到最新消息,不至于白去。此外,学生们每天查邮件,使这个通知很方便。 第四题 文章说教育方面中,有时候老师提问没听讲的同学一个问题,不等学生回答,教授继续往下讲,学生就能pay attention了。讲座中,教授举了自己教小孩的例子。他教育孩子们发言要举手,这样大家就公平,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过有个小姑娘叫sarah,她从不举手。教授有一天就说阿,sarah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别人不公平说不上话啊。没等sarah回答,教授就继续了。从此sarah知道举手了。 第五题 一个女的组织了一场戏,其中有个叫Bill的龙套总是记不住台词。预演就结束了也还是不行。这个女的想把男的换掉,却担心会影响人家心情,毕竟人家挺想演的。男的又给了个主意,说每次排练完陪着bill单练,直到Bill练好。不过女的说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呢,每次练完了她都要照顾别的工作。 第六题 讲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两个major shifts,一个是家庭生产变成工厂生产。举例说制表业,原来是在家做表。后来工厂机器制表更快,efficient,取代了原始方式。另一个变化是城市化发展,说工厂把劳动力集中,城市逐渐产生并扩大。 写作 综合部分 阅读 提出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法律是错的 不用塑料袋人们改用纸袋,这种对环境的影响更大。 其实可以对塑料袋循环利用的。 即使这个地方不让用,居民到别的地方带回来的塑料袋还是会影响环境。 听力反对,用了三条。 尽管纸袋威胁大,但是用的范围不广。大部分人会用布袋,可以用上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这样很环保。 塑料袋不能循环使用。因为塑料袋会让机器损坏,工厂一般不接受塑料袋的回收利用。 这个地方禁用塑料袋会极大限制塑料的使用,这是好事。此外人们到别的地方买东西,也会形成用布袋的习惯。 独立写作 For future career success, is relate well to other people more important than studying hard at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