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申请快结束了,结果比我预计的要好一点,和大家分享一下结果。
先谈申请的学校---
第一批申请学校:
MIT:上了waiting list。
Austin:面试结束,等通知中。
Darden:收到offer,奖学金未知。
Emory:收到offer,奖学金每年$27000。
Fisher:收到offer,奖学金两年$18000。
第二批申请学校:
Tuck:材料已递交,但由于1/15第二次考T,估计等学校收到成绩时黄花菜都凉了。
第三批申请学校:
原计划在第三轮再申请1到2所top5的学校,但坛子里的看法是international students基本没可能。故准备放弃。
再谈background:
GMAT:730,AWA:5
TOEFL:657, TWE:4.5。(第一次考)至今有点郁闷TWE,因为我是先考G再考T的,不明白为什么。不过由于成绩已过期,故以上5所都没交TOEFL的成绩。
GPA:出奇的低,至今未在坛子里发现比我更低的。我估计是我申请材料中的bane。
工作:五年半,两家都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原财务,现半财务半IT。
再再谈申请感想。
1. 考试:在申请前一定要考好,不然就象我一样,在MBATour上逢学校就问能不能免Toefl。选校面明显变窄。多上坛子,这里牛人多多,绝对能帮你少走弯路。如果能组成团队就更好了,马上动力翻倍,MBA学习中强调的TEAM是很有道理的。
2. 选校:多和current students和校友联系,这样才能更清楚你适合什么样的学校,你想去什么样的学校。我觉得校友能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有机会一定要去学校看一看。确定每个学校的申请轮次。我觉得我MIT的申请是一个错误策略。反正没奖学金,我干嘛要第一轮申请。结果Essay是准备得非常仓促的说。
3. 材料:象大学成绩单,让ETS寄成绩等,一定要尽早搞定。不然辛辛苦苦把Essay写完,却因为材料没齐miss了deadline,就太亏了。我觉得Essay是所有材料中的重重之重,我后几个学校是改到自己快要吐的时候才交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好好回忆,我们活到现在还是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吗。我在Essay中强调了自己的运动才能,和强大的学习能力(从高二时班级倒数第二名到高考时全班第一并取得奖学金进入大学),用来弥补我GPA的不足。
4. 面试:展现自己的大好机会,我觉得我比较好的地方是面试时很relax。如果能和Adcom staff面试是最好的,力争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MIT:没给我面试,直接上WL,郁闷。
Austin:校友面试,问题是why mba,why austin,your career goal,比较难的是要说出申请材料中得Weakness and Strength。边吃边聊,大家喷饭粒。
Darden:著名的Lynn小姐,先把自己的Life Story说一遍,再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她向你描述“Darden is a big family”。Lynn是一个很nice的lady,和她聊得很开心。而且Darden给我的印象也是full of southern hospitality。
Emory:如果是在上海面试,可能是Nancy或Julie,both are bery nice lady。问题基本同Austin,再加which three words will your co-workers or friends use to describe you。Emory是给我最有亲切感的学校。对中国学生很好。
Fisher:Adcom staff面试一轮,current student面试一轮。Both telephone。问题同Austin。如果感觉不好,说了一会儿后就说电话信号不好。感觉不如面对面面试。
面试完了别忘了写感谢信嗷。
最后,选offer:乡亲们,给我点意见吧,谢谢啦。
最后严重感谢坛子里的所有兄弟姐妹,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Offer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