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9th2013 今天是2013年9月29日,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了。一转眼距离正式加入长江已经一个月时间了。时间稍纵即逝,回首过去一个月,充实,欣慰,激动,快乐,也就痛苦,失落,焦虑,五味杂陈,总之痛并快乐着。对于一个已经工作近10年的人来说,这种滋味已经好久没有拥有,过去的自己就像是一个冷漠的机器,除了不断增长的工资,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可以衡量自己价值的尺子。那个曾经年少轻狂,激情澎湃的自己早已随着社会的沉积变得没有没有了棱角。然而,加入长江以后,我发现自己又仿佛变回了10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再次唤起了自己的激情与欲望。事实证明,随已过而立之年,内心依旧青春,想再次闹腾与折腾出一片天空。感谢长江! 今年的MBA2013班级,有很多的不同。全班最终只有40人,是长江10年MBA以来最少的一次;男女比例1:1,也是第一次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这在全球的商学院也算首屈一指吧。在过去的一个月,首先是三亚的帆船拓展项目。这个项目出乎大部分学生的意料,这是长江史上第一次组织的活动,入住亚龙湾5星级酒店,驾驶价值百万级别的帆船出游。在某一个刹那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变成EMBA或者总裁班的学员了。真TM高端大气上档次。几天的活动让大家很快就融入了集体,每个人的性格与背景在三亚的酒足饭饱以及通宵Party中全盘托出。班里的背景多种多样,有像我这样的8年以上的老工作人员,也有88,89年的准90后;有来自长江优势的金融行业的精英,来自IT公司的IT男,也有来自中国银行总行的勇气男,甚至还有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圈人,甚至还有手持PHD的大拿。不可不说本届的班级真是一个及其多样化的班级。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话说回来了,牛人多了必然会引起不和,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我一直在担心班里的不和谐以及矛盾出现,可是奇怪的是,我发现整个班级的童鞋情商极高,大家似乎都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班里不论在知识储备,富有程度以及见识经历上都大有牛人,但是很难看见有人站出来炫耀,显摆。而更多的是奉献与低调。自私的人变得很少,大家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开学前北京的童鞋去机场火车站接机与接站,晚上设接风宴欢迎大家;某些有财务数学背景强的童鞋主动帮助大家补课;每次总有人贡献自己的零食给全班童鞋共享,导致不得不向学校申请更多的箱子存放大家的零食;班里有女生大腿韧带拉伤,主动就有童鞋每天承担起帮她复健的工作…… 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班里无比的融洽和团结给大家无比的欢乐与憧憬。这样的团体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 说说长江的学习,长江的老师真的是非常牛,我曾经有机会见过一些国外的教授,他们对于长江的学术水平都叹为观止,虽然长江教授规模不大,但是在学术届他们都知道这个地方,长江每年均发学术论文数量在全球商学院排名第6,这点真的在国内无校可敌。当然,做为MBA学生来讲,这些可能并不关注,大家关注的是是否自己可以学习到想要的知识。我说说我的感受吧。我是IT本科背景,虽然后来一直做销售和管理,但是并没有学习过任何经济与管理的课程。我一直担心自己是否可以应付过来。事实证明我想多了,首先长江的教授们几乎不怎么教你理论,而是用无数的case和例子让你自己思考,拿微经这门课来说,老师会拿大部分的时间给大家讨论供需,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视角,有时候很幼稚,有时又会很奇特。另外,对于有些枯燥或者烦人的课程,例如accounting,老师则会非常幽默的让你懂得其中的知识点。比如关于T account时候,老师会简单的告诉你Debit就是left, Credit就是right,其他不用想。想多了就麻烦了。这样童鞋们很快就能跟上。总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标签和特色,这点很像新东方。(难怪俞敏洪跟长江关系那么好) 再说活动,由于地处东单繁华地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很轻松的接触到一些社会活动,刚刚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有无数场活动可以参与,比如说Facebook COO桑德伯格之行,俞敏洪做客,EMBA论坛,长江公益论坛,IDB造访等等,几乎每周都有各式各样的活动举行。当然,除了社会活动,班里也会组织各式各样的club和活动,我们一起去胡吃海塞,唱K,泡吧。当然也有健康的活动:例如踢足球,登长城,打真人CS。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老舍茶馆,故宫,后海,南锣……..到处留下长江的足迹。应长江的传统,Study hard, Play Harder!时钟在每天的充实中转的飞快!大家为此乐此不疲。 最后说说长江的学校支持,来到长江以后,发现这边的工作人员以及环境非常专业,这种专业绝对不亚于很多的大牛公司,干净整洁的教室,讨论室,所有工作人员专业的着装;专业的IT设备以及支持人员;另外软件上的支持也很充足,完善的课程支持系统,职业规划系统等等。于此同时,学校还给了很多资金上的支持,比如说班费5W,任由学生自己支配。另外职业规划那边还有10个俱乐部的支持,每个俱乐部也有5K的活动费用支持。再加上明年的oversea module美国之行增加到3周。这些再加上三亚帆船拓展以及各个大中小型活动,全部cover在学费之中。因此,大家不禁感叹长江MBA真的物超所值。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如果大家觉得花钱花的合理,性价比高的话,就不会真的在乎他的所谓昂贵。 当然,有人会问长江没有问题吗?当然,长江的问题很不少,比如说跟众多体制内的传统名校,长江没有历史底蕴,仅仅10年500多名的MBA校友,的确有点少的可怜。另外,由于这些年的经济环境,有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英语的全职MBA,这点让长江很受冲击。今年班里的人数减少对于整个未来的发展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关于宣传,长江也过于低调,尤其是在非长江的优势行业上,很多人还不了解长江。另外,长江引以为豪的EMBA项目和MBA之间的互动不够,并没有帮助MBA做到更多的宣传。当然,比较欣慰的是这些方面都在改进,做为长江学员来讲,我们希望的是长江能够一如既往的进步,就象过去一样。我们希望的是在未来的10年,20年后,我们会非常引以为豪的为自己曾经是长江之子而骄傲。 加油,长江!
2014-1-28
转眼时间已过2014, 马年的钟声也悄然离近,各种“马上”系列不绝于耳,不是敲打的这你的时钟,提醒你时间的紧迫与即逝。掐指一算,真不敢相信,加入长江已经近5个月的时间。伴随着最痛苦的两个module已经过去,终于迎来了三周的休息。而我选在这个休整的时候对自己的长江之旅进行再一次的回顾。 如果说上次的感想还是在蜜月期,那么最近的几个月的长江时间则是对于自己以及全班每一位学生的重新审视和调整的过程。这个自然的规律无人能够打破,即使我自己也不例外。 接上次十一长假过后,真正的学习阶段开始了,全班被随机分为了8组,每组5名同学,大家开始体验了除了individual以外的group assignment。对于我这种一直被传统教育摧残的童鞋来说,group work很有意思,很像商业环境中的团队任务。如何协调和调动大家一起完成作业和presentation变成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的小组个人承包制,有的小组群策群力,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和谐共处,有的小组吵的不可开交。慢慢的大家在这些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的互相了解对方,不在是蜜月期间的互相优点欣赏,每个人的个性与缺点也都展现出来。班里开始非诚不同的小群体,小集团。这一切的一切都符合着自然规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趁所有人的热情还没有消退之前,我们还是成功的组织了一次集体的大型活动:长江MBA青年领袖论坛,11月24号北京中国大饭店,一次非常高大上的活动,同时也可能是我们这届学生唯一的一次全班参与全班自发组织的大型活动。做为主要的组织者之一,我很庆幸自己坚持将这个活动做完,虽然中间受到了一些阻力与质疑,虽然说因此活动会更加的暴露自己。我坚持认为这次活动给长江MBA13班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同时也在向学校证我们的实力与能力。 除了学习和活动之外,同学们慢慢的意识到自己来长江的目的:找一份理想的工作。CMC开始组织大量的活动:一对一的面谈,各种的测试与培训,鉴宝日等等活动。除此之外,各个职业俱乐部的已经成立。公司拜访,专家座谈,校友分享,课余时间大家还是很充实。脱去新鲜的外衣,大家开始面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与努力。CK12级的师哥师姐们工作找的相当给力,喜报频传。这无形之中给我们还是有一点小压力的。不知道历史上的大小年会不会在我们这届再次印证。 最后聊聊最近几个月一些感慨。来了长江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些目标,现在看基本上还在按部就班的实现着。学了很多课程知识,看了很多行业报告和新闻,参与与组织了一些行业活动,接触和约谈了一些业内同仁。现在的我基本上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最近我喜欢用跑步的理论来总结自己的过去。过去的我,只知道一直拼命的跑,努力磨练自己的能力,认为优秀的能力与素质是达到成功彼岸的最重要因素。然而来了长江,深深体会到“取势”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能力的培养。过去的我只顾跑,却忘记了观察自己的方向,可能我已经跑在一条逆风的道路上,尽管自己多么努力,也步履艰辛。渐渐地,越来越欣慰选择这时候读MBA的正确性。人生的短暂休息是为了下次的爆发积累更多的能量。如果我有机会跟10年前的我建议的话,我会跟我自己说:停下来,不时看看方向,选择一条顺风道路,全速前进,你会走的更远! 祝大家马上有一切!
MBA2013 陈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