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19 10:30 Toronto Time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CD ,功德无量。 Final Interview. 下周录取结果一下来,申请北美商科硕士之路结束。一个词总结最后一次面试:啼笑皆非,当头一棒。 我3.13 收到York University MSF program 的面试邀请。本安排3.26 进行面试,由于另一所录取学校要求20 日之前答复,故跟小蜜Jessica 商量调整了时间到今晚。由于太粗心,我还沉浸在冬令时不可自拔,全然没意识到,夏令时已经悄然来临,10:30am 多伦多时间是北京时间10:30pm 。我一边昏昏欲睡坐在桌前,一边在想:“11:30pm 应该会是我人生深夜的一次面试了吧… ” 10:40 查了一次邮箱,看到Renice Jones 跟我发来一封邮件,很客气的说你是不是有其他安排了,咱们可以再约。正想复制粘贴小蜜的原话以澄清事实,突然想起春天好像来了,别个北美已经调钟了… 上Skpye 实话实说承认错误,11:00 开始面试。这是一场很tough 的战役。 1. 为什么要来加拿大念硕士?2. 我看了你的career goal,非常详细,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系列的设想?3. 你的实习经历中,NGO是最奇怪的一笔,说说你为什么要去NGO实习?(衍生问题略)4. 你有什么资本在今后让金融机构雇用你?5. 你的职业目标是想去financial services工作,核心是与人打交道,这是MBA的培养目标。但是Schulich大部分是technical的课程,你认为在Schulich完成一个master,会是你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吗?(衍生问题略)6. 你能给Schulich的MSF班,带来什么? 当我回答完每一个问题,Renice 几乎都会追问细节,比方我说我在NGO 工作,了解了欧洲人的工作思维方式,她就追问:“欧洲人在工作中,跟中国人有什么区别,你是如何适应的?”所以不管是对金融资本市场的理解,还是做某一项活动的具体过程,都有可能被问到。 申请之路结束,说当头一棒,也是给自己敲响警钟。被学校录取只是很小的第一步。学校录取我,是觉得我在某些方面还算合格,但他们是慷慨的,并没有赤裸裸的指出我在很多方面还是菜鸟一枚–- 英语不够流利,专业知识薄弱,语言匮乏。很多学校面试形式化更甚,问几个固定问题了事。可遇到一个认真的招生官,甚至今后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真正利益相关的雇主,我能自如应对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y 会员 anniecissy (2013/3/20 0:12:50)
谢谢你的分享啊 请问下能share下你的背景吗申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