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220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这个抉择很重要,关乎未来人生要走的路,请大家耐心看我的故事,特别是在美国和香港读MBA然后工作的前辈们,非常渴望得到你们的指点
原本是冲着香港的MBA去的。外资商行工作了5年,管培开始,渐渐觉得做corporate banking的客户经理并不是我想一直走的路,但是又很难有机会转到商行里其他我认为更有技术含量的部门,比如corporate advisory, ECM等等,觉得通过一个MBA可以实现这个转变,甚至转到PE等银行外的其他金融领域。 09年7月辞了职。身心疲惫,继续干除了领1万多的薪水,累死累活也没有任何长进。但是下半年市场没有完全恢复,招人的银行非常少,所以我就在旅行和休息中先后完成了G和T的考试。G上了700,T接近110,我想,努力也都付出了,不如也去看看北美的学校,,在看了大量帖子后确定了Tuck和Kellogg。朋友不解,说,能进top10都是要实力更要运气,怎么不多申几个?我解释,保底是香港的学校,顺便撞撞运气看能不能上美国的名校。于是,在考完T两周之内,我就完成了第一所学校TUCK的申请,结果面试都没有收到。接下来花了一个月申请另一所kellogg,结果interview被waived。过了N久突然给补了一个phone interview, 但是感觉很敷衍,在很有限的时间里进行blind interview,而事先告诉我的是他们已经阅读过我的所有材料。。最后被ding. 我反省自己的申请失败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准备太晚,没有和校友事先沟通,没有参加什么info session,也没有和其他人组成什么申请小组,基本上从头到尾自己埋头单干。二是职业目标太理想化——我写的是做企业的商业管理,跟金融完全没有关系。这个转变在adcom看来太不靠谱。三是在今年申请人骤增的情况下,除了少数牛人(工作经历很强),绝大部分被top10录取的人G都在730以上。我没有特别outstanding的profile,平庸的G/T也许是拿不到interview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有work gap和不清晰的career goal,都成了硬伤。 香港的学校没有嫌弃我的work gap,非常顺利给了offer和奖学金。在一切几成定局的情况下,我拿到了一家branding还不错的商行的offer,工作跟以前差不多,不过是从maintenance更多的转向marketing new business,但是薪水差不多double。 有了工作机会,我开始思考要不要再申请美国的学校。朋友们几乎个个反对。原因有三,1,年龄奔三了,再折腾一年到毕业已经32,还一无所有从头开始(我没有家庭负担但也没有任何支撑)。2,香港也是金融中心,学校完全可以实现职业的拓展和晋升,而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严重,很难讲到2013年毕业时会怎么样。3,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明年还申请不上,怎么办?再去读香港的学校,相当于白白浪费一年。 但是我蠢蠢欲动: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美国仍然占据金融的制高点,拥有最杰出的人才和最成熟的市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在美国所收获的应该要比其他地方更多。2,top10毕业以后是全球就业,留美,去新加坡或者香港,或者回国。香港毕业以后,似乎直接去美国工作的可能很小。3,最根本的一点,我向往在美国工作的经历。也许美国不是我能settle down的地方,但是人生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并不是能在多少岁以前赚到多少钱,拥有多少,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多的了解世界,探索自己,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成长。我的推荐人是美国人,他认为我完全能够适应美国的文化,尤其是西海岸,也有朋友认为我的单纯坦率和拥有激情和梦想或许更适合生活在美国。大陆和香港的工作经历让我觉得,生活的内容被工作压榨得厉害,而美国的企业文化里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和成熟的价值观。在申请的过程中,我感觉美国top10的学校更多的是着重全方面的培养,而香港的学校更多的偏向academic的基础。我觉得金融到最后也是艺术,soft skills和business sense更加重要。了解行业了解公司容易,难的是对人的把握和判断,怎么present自己,怎么说服对方等等。我希望这些能力,能从商学院开始慢慢锻炼获得。 我从来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有很深入的跟美国名校毕业的MBA们聊过,所以我的看法也许在大家看来很多都是理想化甚至幼稚片面。身边的朋友都没有国外MBA的经历,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去美国如此执着无法完全说服我。我希望能够在信息尽可能全面,分析尽可能客观的情况下作出选择。我想问问在美国念完MBA工作的前辈们,基于我的背景,职业目标(再申请会说PE或者capital market)和生活目标,先接受这个offer再申请一年去美国可行吗?(这一次我想选的学校是TUCK, KELLOGG, UCLA, NYU, DARDEN, BERKELEY)。另一方面,在香港念完MBA,像我这样的背景,职业发展大概有哪些路径?希望能听听在香港金融行业工作的朋友们的意见。 深呼吸,不怕拍砖流血,请各位畅所欲言,非常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