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景如下, 国内211高校本科,top2硕士,计算机专业。现在在一家美国投行(Tier 1)的香港office工作,不到点三年全职经验,属于中台支持部门,收入尚可, 但是比起前台差距比较大。一直在犹豫是否申请MBA和申请后对自己事业发展的影响,认识一些美国回来的MBA前辈,早些年牛市毕业的混的都不错,今年发现居然有沃顿08的前辈还在求职,可能是该同学要求比较高,目前还没有确定工作。 可能是自己对长远规划一直不够明晰的缘故,我去海外读书的目的根本上还是为了换个工作,收入上提高点,非常现实。不存在学知识的目的,因为MBA学到的硬技能在其他学校也可以学到,成本还低些。但是考虑到申请的周折,高额的学费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都会犹豫,一直没有动手,非常纠结。而再看到MBA前辈毕业十多万美元的base,确实也很羡慕。 职业发展理想是金融机构买方: 1.基金经理,不论是内资或者外资。这一目标和现在的工作相关性较大,但是直接转到基金经理难度很大,可能需要通过行研或者助理来过渡。但是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 2.PE基金投资,这一类和当前工作关联度较小,但是也是我的发展方向。认识些PE公司的人,确实很锻炼人,见识和水平比较高。 请版上牛人帮忙指点开导下职业发展的方向,多谢多谢。(周围的朋友大多是各家银行的分析员,最多associate,能给的建议有限) //bow 下面一段话对我影响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诠释我的心态。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们再想想,我能做的你们有什么不能做呢?我热爱我的工作,但是我从来如此,无论我在谈大合同,还是只赚一千块钱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总是为了简历上好看些就不断跳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你的脑子一定是进了水。我碰到过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他一直以来都做得不错。我问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说,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资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我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的最好的还要强十倍,现在你要再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吗?是时候了,你就要去做的(不能老等着)。(这是一个比喻)但是我想我把我的立场告诉了他。你们走出去,都应该选择那些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当然,你的爱好可能会有变化。(对那些你热爱的工作,)每天早上你是蹦着起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