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CD workshop战友们的要求,package submit之后要写这篇文章,全当残酷的申请过程中给大家调剂的
言归正传,话说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老A选拔是怎么回事。而我在看过不下十遍这部电视剧以及亲身经历了MBA申请的过程之后发现,这两件事还真能扯上点关系。
首先,老A选拔的时候,袁朗说,建议分组行动,因为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这和CD workshop的小组行动相似度99%!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都知道,大家绑在一起每天讨论essay互相拍砖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其次,老A选拔与申请这件事的残酷程度和胜出概率也差不多,并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看看伍六一吧,“不抛弃不放弃”,可惜,申请的最后阶段积劳成疾,只好入院治疗,就算让他通过了,以他的身体素质,也应付不了MBA超高强度的学业(老A超高强度的训练); 再有,老A选拔和MBA申请一样,都要拿推荐信的。像许三多就是admission office的人(袁朗)直接推荐的,而伍六一在拿推荐信的时候找current supervisor(那个连长)就遇到了一点点麻烦,连质疑的问题都一样:“难道我们公司不够好,装不下你了吗?”; 另外,老A里面也讲究diversity。例如,吴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traditional applicant,academic/working experience/personality都没的说;而许三多,就是那种以特殊的背景胜出的黑马; 除了diversity,另一个老A和商学院同样看重的东西就是teamwork。袁朗开掉成才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觉得他太“独”,没有把其他人当成真正的战友,而说到他唯一的优点也是关于teamwork和friendship,说他至少还在乎许三多这个朋友。所以通过袁朗的眼光,我们也能够了解到,能够和别人合作与真正的teamwork精神还是不一样滴; 还有,进了老A和进了b-school一样,期期都有人受不了前几个月的学业和找工作的压力而退学鸟,像是那个伞兵拓永刚,末了走的时候还说,要其他人一定撑下去; 而成才,则是re-applicant ,所以袁朗一直咄咄逼人的问,“How have you strengthened your candidacy since you last applied?”后来成才还是有了alumni许三多的力荐才圆了他的老A梦。
最后,拍两砖吧。高连长说老A选拔“有个屁规则”,就和申请这回事一样,有的时候,真是搞不懂admission office是怎么选人的,走到最后和走不到最后都有偶然与必然的因素同时在起作用。只不过,我们就和王小帅一样“既然来了,就认了”; 最后的最后,就算申请不上(呸呸呸,新年大吉大利),商学院和老A也不是唯一的能让人成长的地方。你看人家成才,愣是用没有子弹的枪练成了神枪手;还有小帅和小宁,被老A选拔淘汰以后照样是各自单位的骨干;还有老白,人家被lay off了还能创业当老板呢么。自古华山一条路,人生的路可有很多条。
再把话说回来,毕竟今年的申请还没真正的尘埃落定,童稚们还是要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跟丫死磕到底!
祝大家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都有个满意的结果!春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