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到了太多的通过读mba成功的,转型成功的、提升成功的,等等
那么有没有不成功的呢?
答案肯定是有,不知道有没有人敢于大胆的讲出来分享给大家?
比如说读了mba之后,自己的方向更加迷失,找的工作不如之前的,转型很失败,等等
(我是指读了国内长江、中欧、北大国际三所学校的)
前车之鉴,有利于广大在路上的人思考
举报
LZ,以及楼上的朋友
各位不妨想想这个版子的audience是哪些人
就会知道为什麽没人回应了
转型失败了大概也不会常来这边看人的"成功故事"让自己更生气了 对吧
失败的一般是想通过mba转换工作方向而跨度太大的,不是说mba之后不能转方向,而是失败概率颇高,尤其是原方向有一定资历的,转新方向,给你高职位吧人家不放心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给你低职位吧你自己都觉得落差太大不肯接受.最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这位同学, 等我毕业了如果失败了我愿意和你分享..嘿嘿
自己觉得自己风险也不小啊, 脱离国内工作环境多年, MBA前薪水已经很高, 以前都是工程背景, 年龄也不小...
基本已经属于高风险人群了...哈哈
hehe,这里是MBA申请者论坛啊,不是毕业生论坛的说
楼上的言论有失偏颇,管理层的职位都是高风险,很容易被淘汰,那什么才是低风险呢?MBA毕业找到的却是研究助理的职位,我很想知道你那位朋友PreMBA的职业定位到底是什么?如果,他/她在读MBA之前就没有想好这个问题,那后来的遭遇就是求仁得仁了。
至于失败案例,来这里分享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内在驱动的。分享失败,动机何在呢?如果,真的有人愿意血淋淋地解剖自己,他/她得到的又会是什么呢?大家还是现实一点吧。
MBA更象长期投资,很难简单讲成败,要长远看,不少人第一份工作一般,但半年或一两年再换工作后新水和职位提高很大,这种例子更多些。也有换行业的,比如去咨询或风险投资,有人薪水可能会下降,但前景非常好,工作很有成就感。薪水职位也只是一个参考,找到适合自己很重要,MBA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看3/5年以后更好些。
我没有了解过我朋友的职业定位,因为那时(3-4年前)我还不知道mba还有职业定位这种说法。总之,正如dannywhw所说,至少一个教训就是mba前要想明白自己的定位。这不就是分享失败的收获么?我记得以前同他聊过,他的解释是,他的英文不好(老一代移民),所以求职四处碰壁(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职业定位不准),劝我们这些后辈,在外国看来还是理工科搞技术容易生存下来,既然来了外国还是安心拿出硕士博士再说。
另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是国内MBA的一个老毕业生,外企技术高管,40多岁。我和他成了朋友后无话不谈。接触下来,发现,这些职位外表光鲜就是淘汰率太高,使得不少人中年危机感很重。在中国的外企,说得不好听点,都没啥打算做百年老店,我看很多都是抱着赚一票就走的心态。年轻时候不觉得,但是后辈个个后生可畏(你看看最近国内MBA申请人的水准和前两年一比就明白了),一过40,马上感到自己地位受到强烈威胁。毕竟mba的收获没有能量化的标准,比如科研文章的数量,影响因子等等。这样年龄一大,管理上面似乎后来人都能接上手并无强项可言,科研学术上比不过刚出道的小硕士小博士们。语重心长劝我,不要太着急去读MBA,先在技术上搞好,多发表科研论文研究成果拿到学位,这些都是一辈子跟着你的。如果套用一句俗话,这就叫降低MBA的职业风险,这些不都是有利的收获么?
所以,不一定要讨论失败的案例,前辈人的指点如果能拿来讨论分享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我了解的还不多。
发表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5 12: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