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报名IBT,报了5月18号下午清华的考场。 人总是有一时的激情,刚开始报名热情很高,每天晚上去上自习,不过复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当时的教材只买了OG&delta,在淘宝上买的盗版,很便宜,两本70,感觉还不错。 接下来在四月初几乎没怎么复习,也就是每天练习一下听力,直到五一自己着急拉,才开始好好复习,所以认真复习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 现在考试结束了,考的很不理想,但是还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备考经验。 我自己觉得真的还是实力最重要,有实力,10个ets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本人属于听力比较差的那种,但是其他方面还可以,但是对于ibt听力是根,没有听力,自己上考场也是白搭,我本人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听力,当时做的是新东方的3cd之一听力部分,觉得很不错,感觉提高很快,平时也看一下desperate housewives和growing pains,对听力提高也很有帮助。后来放寒假以后,也没有继续,。。。失误啊,但是如果大家有恒心坚持的话,真的听力可以有质的飞跃的,有时候自己觉得就是突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只是自己坚持的时间还是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报名以后,首先做的是OG,当时只是把题过了一下,几天就搞定,结果也没有什么收获,但是OG还是根本,在考试冲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OG中的每一句话,你就会觉得看OG 很重要,同时也会找出它的出题思路,其实阅读每篇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顺着主线阅读会大大提高你对文章的理解力的。 对于听力,仔细研读OG。其实每个lecture主题也是非常明确的,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把握speaker的态度,语气,还有那些转折,举例,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往往是考点所在. 做完OG,开始做DELTA,它的听力部分确实需要大家认真听,我觉得和ETS 的听力很像,完全听懂,并且把握记笔记的方法,其实ETS 的听力总有一段比较难,其他都比较easy,所以听delta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了解大学校园中的主要主题。例如,field trip等等。 DELTA 的口语部分也是练习口语的很好的材料,值得一练,考试的时候,口语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毕竟在考场上会紧张,难免会有点语无伦次,因此一定要多加练习,做到脱口而出。 DELTA的四个test,听力部分题目太简单,但是听力材料还是值得听的,阅读比较简单,做不做都可以。 在做delta的同时,做了Barron模拟,听力段子很长,不过总体来说还不错,尤其是阅读和听力。 LONGMAN没怎么做,听力比较简单 最后就是kalpan,个人感觉听力比较难,但是也不能说都难于考试,因为考试的时候有的段子也是很难的,一般是literature等。阅读字太小,看得脑袋疼,所以只做了一套,但是口语部分很好,可以作为考前模拟,感觉一下时间,使自己可以更好的把握时间,也减少上考场时候紧张的感觉。 对于复习过程中,我觉得模板不是特别重要,只要把作文和口语练习的多了,到了考场上那些话自然会出现在脑子里,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记模板。 而对于jj,我觉得一定不要看,口语部分,作文可以作为练习材料练习一下,但是听力阅读等,一定不要看, 这样容易使你在考试的时候分神,总想依赖jj,可是往往jj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来供你答题。 对于复习时间的安排,我只是从5月2号开始,每天复习时间平均为九个小时,很辛苦,可是事实证明,对于听力差的人,还是提前准备听力,尤其使记笔记的能力,非常重要。 当然,考试的种种因素会干扰你,第一次的话对整个考试系统不熟悉,对于一点小问题就很紧张,我作阅读最后一题的时候,鼠标拖选项怎么也拖不上去,可是时间还在继续倒计时,当时很紧张,幸好是两片阅读一起计时的那一部分,我只能跳过,做完第二篇阅读,然后return继续做的,但是有时候returen需要花很长时间,幸好这个时间不算在总的答题时间之内的。 至于别人说的什么时间进考场最好,我觉得这个不重要,不过还是觉得晚一点好,这样容易较快的进入状态,别人其实做口语也不会影响听力的。但是耳机声音不要太大,会觉得很不舒服。 总之,在整个复习考试的过程中,到了最后感觉都上瘾拉,我都有一种开一个辅导班的冲动,和从IBT走过的人一起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出国梦想,呵呵。。。其实只是想想而已,好啦,时间不早拉,可是现在毫无睡意,嘴上说不在乎成绩,可是内心里真实的感受告诉我不是的,我依然期待有一个理想的grade。。 希望所有的CDer能取得自己满意得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