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1884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9-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历时一年, 作为一只低起点的程序员工作党, 终于暂时跟 GMAT 和 TOEFL 分手.
在着手准备选校开始申请季之前, 来回馈社区, 顺便总结这段心路历程.
正式开始之前, 我想说两点:第一, 这是关于语言的, 语言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的, 所以! 单词是要要反复背的, 耳朵是要天天磨的, 口语还是要张开嘴...
第二, 这是一门考试, 所以, 至少要熟悉考试形式和流程, 想要高效备考, 考试技巧培训也是很香的~
另外, 每个人的起点和接受知识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我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 大家取精华去糟粕,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哈~
1. 关于我
工科背景, 外企工作, 大一下过了六级之后, 基本没碰过单词. 工作原因, 开个会, argue 个需求没什问题. 但仅限于工作.
(之前去 NYC rotate 才发现, 连个简单的日常对话都唠不下来, 比如对方说了一本书, 恰巧我也看过, 而且也有观点, 但就是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对于我这种话痨, 简直是酷刑啊!)
总共考了 3 次托福:
(1) 2019 半裸考了个托福, 88分: 当时还沾沾自喜, 因为那时候还不知道大部分学校都要求 100+.
(2) 2020 第一次在家考, 99分(R: 27, L: 25, S: 22, W:25): 由于中间考了 GMAT, 此时阅读速度和复杂句子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这次主要折在了口语.
(3) 2021 第二次在家靠, 107(R: 30, L: 28, S: 25, W:24): 这次跟上次准备有点不同, 中间报了个口语强化, 看着视频, 跟着练. 另外, 就是也熟悉了托福在家考的流程, 在被考官不停打断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紧张.
另外, 有一个小小优势, 另一半是native speaker (就是rotation时候一起讨论书, 说了半天也没对其说明白的那位...), 所以即使在中国, 也算是有语言环境(但我第二次口语还是瞎了... 所以, 还是需要应试技巧的)
2. 如何准备
总体来说, 我建议大家战略+努力结合的方式. 战略, 就是了解自己实际情况和目标.
举个例子, 比如我发现我目标分数 100+, 根据自身模拟考试情况 R 和 L 每次都能达到 25+, W也能达到24+, 那么对于 S 这种弱项, 我就要多下功夫达到 25, 才能保证 100+.
我属于野生探索, 每次考试拿到分数复盘, 再逐个击破. 现在回想起来, 如果报个TOEFL班, 会有比较专业的老师会帮大家分析. 如果大家想节省时间, 还是找专人帮大家分析比较高效.
因为 W 和 S 有时候大家不好用模考估算出来自己的水平, 另外如果对考试评分不十分熟悉, 我们也不好深入细分: 比如, 后来我才知道6 道口语题目要怎么发挥所长, 逐个击破才能战略性提高分数.
2.0 背单词
在听说读写细说之前, 我们肯定是要跨过单词大关的.
- 我的经验: 单词这件事, 确实需要一直坚持到考试之前, 尤其是像我这种长战线的工作党. 因为很多单词日常工作生活是很少接触到的, 所以需要不停的刺激记忆.
另外, 我背单词的目的仅限于认识这个单词, 知道在句子里面什么意思. 但是不见得会用/写/说这个单词.
- 我的方式: 17 天记忆曲线法 + 看英文原版书/new york times + 每日一个 list
(1) 17 天记忆曲线: 这个是我觉得最高效(也是最痛苦)的背单词方式, 具体方法大家直接搜 "杨鹏 17 天搞定 GRE", 按照这个方法, 找一本TOEFL 单词书(我用的<词以类记>), 背个 17 天.
效果确实很明显, 原理是利用了我们大脑的记忆pattern强化记忆, 但是, 我感觉很痛苦, 尤其是第一次: 这 17 天里, 即使是100%集中精力, 每天也要背三四个小时.
(2) 看英文原版书/杂志: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 因为我们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主要是帮我们熟悉背下来的那些词汇常用的场景. 这步很必要, 比如为了快, 我可能只背下来一个汉语解释, 但其实这个单词最常用的是另一个解释.
(3) 每日一个 list: 这个方式不限, 有时我会刷百词斩, 也有可能再翻翻单词书, 目的就是加强记忆
2.1 阅读
- 何时开始准备: 刷完第一遍单词, 我才开始练习阅读. 我觉得这个顺序是合理的, 因为后续做完所有的 TPO, 我发现单词书里面很多生僻的词, 都是从 TOEFL 阅读里面来的. 所以, 当你对这些单词都有大致的印象之后, 阅读至少不会读不懂.
- 我阅读最大的问题: 速度. 解决这个问题, 从两方面改进最有效: 熟悉复杂句式 和 练习边读边理解.
(1) 熟悉复杂句式: 就是那本 <杨鹏 GRE 长难句>, 我大概坚持了一个月, 一天看三句, 熟悉到能背下来. 最后虽然没都背完, 但是下次再见到阅读里面的长难句, 基本不会烦躁到机械式的反复读还不懂的地步.
(2) 练习边读边理解: 就算是中文, 如果我们很久不去读写, 也会遇到读了半天不知道在说什么而只是机械的读. 所以, 想达到这个效果, 就是多读书呗...
- 技巧: 长难句和阅读量上去了之后, 我基本没去研究什么技巧, 最后也达到了满分. 所以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
2.2 听力
听力算是我的强项, 裸考25, 所以, 我主要说一些考试技巧, 但并不代表不需要练习哈!!! 还是要天天磨耳朵的!!!
- 容许自己听不懂一部分: 这一点很重要, 重点就是不要慌. 要告诉自己: 这一句可能是句废话(或者最多一道题答不上来). 但如果慌下去, 后面好多细节就错过了
- 笔记记不记: 我也纠结了很多. 我的best practice 就是: 刚开始听不懂的时候, 认真听大概意思更重要, 就没必要练习记了, 不然会让自己更跟不上.
- 如果报名的是在家考: 用电脑外放听力, 白板做练习.
听力确实没有其他技巧分享给大家了, 更多的就是多听, 抓住一切机会去听, 听不懂就反复听, 再不懂看看字幕/翻译, 其实大部分句子我们是懂得, 大概就是卡在一两个生词/连读, 读一读, 再听一听, 变成你自己的词就好了.
2.3 口语
重点说说口语, 我的口语进阶是 19-22-25, 最后 22-25 这段报了个在线的口语班, 掌握了一些技巧, 每天早上说一个小时, 整整练了一个月.
- 准备: 单纯准备素材是很耗费时间. 报班之前, 自己看了黄金口语, 7 天高效口语之类的, 素材很多, 也哐哐背了好一阵. 但是总感觉有点杂乱无序, 后来报了个班, 分类逐项的背了背, 方向感强一些.
对我来说, 报班的意义大概就是专业的人信心满满的告诉我: 从历史数据看, 就这几个方向, 练吧!
- 练习: 计时->录下来->重听->反复改->再重复几遍熟悉. 最后达到, 比如说了 Tech 方向话题, 即使不走脑, 张嘴就来几句. 状态就对了.
(写作, 我真的没准备, 分数也没什么进步, 确实没资格说... )
3. 关于托福在家考
我总共考了两次在家考, 2020.11 和2021.4, 还是有资格分享下的
- 报名: (1) 大家就是注意下时区, 选成中国时区. (2) $$: 注册了 Paypal 解决, 方便快捷.
- 考试环境:
(1) 文具: 白板买个大一点的(我的是30*42 cm 双面白板), 笔买个最细的白板笔(我用的极细 1mm 笔头的). 数量是一块板, 多放几根笔, 一个大一点的板擦, tb搞定. 最好弄个小镜子, 后面检查环境用.
(2) 电脑环境:
第一次在家考, Mac挂了个梯子, 中间也断了, 远程技术搞了半个小时, 重启软件解决的.
第二次在家考, Mac有了个第三方梯子, 监考检查环境的时候, 直接给我关了, 中间挂了一次, 远程技术啥也没干, 看了一下又连上了
(3) 过程:
考前: 到了考试时间, 进页面点 start. --> 系统会分配给你一个专门的监考(从口语判断, 我的两次监考都是yindu小姐姐). --> 监考会先接管你的电脑, 把 notification 之类的都给你关掉. --> 检查考试环境, 要求你拿镜子照桌底, 然后再要求你抬着本本/摄像头, 从天花板到地板慢慢的展示给她看.
考中: 监考可能会用沟通小插件忽然告诉你, 镜头正对着自己. 或者你正答着美美的, 忽然弹窗告诉你, 连不上你了, 正在给你转接技术(这时候你最好继续看题哈, 因为他们转接技术特别慢, 而中间流过的时间都是你的答题时间...我是这样做的)
休息: 两次我都是问了能不能离开房间, 但是都没回我, 我也就离开了
Tips:
关于手机: 环境监察的时候, 要求你给她展示手机关机, 放到另一个房间的过程. 两次都是这样要求的. 所以, 我还要举着本本, 把手机从另一个房间取来, 再送回去...
关于镜头和门: 第二次考的时候, 监考要求镜头能看到门, 为了达到要求, 还挪了个桌子. 为了省去麻烦, 大家可以先准备好.
关于口音: yindu小姐姐的口语都是快而重, 大家不要紧张, 她发现你听不懂, 就会给你打字. 或者你也可以要求她打字给你.
4. 关于工作党准备
本人程序员, 前后准备了一年半 GMAT 和托福, 除了口语报了个在线, 其他自助. 分数都不算高: GMAT 710, 托福 107. 战线也比一般人长.
(1) 关于态度: 虽然, 工作上也跟了几个大项目, 但是说实话, 在大家决定准备这一切的时候, 我就知道, 有些东西是要舍弃的. 比如, 我直接就关掉了朋友圈. 卸载了所有娱乐相关的 APP.
再比如, 很多工作上面的名利场也基本与我无缘, 做好本职工作. 这快两年时间, 我基本就是"收"的工作状态.
但是, 我建议大家不要停止个人成长, 学习是个正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激起我们整体的求知欲和探索动力. 这个对于我这种离开学校一段时间的人, 是个很美妙的感觉.
(2) 关于时间安排: 我是个喜欢规律生活的人, 所以经过大概两周的探索, 我每天大致:
早上一小时: 早上一般我会选阅读听力, 因为一晚上没说话了, 口齿不太灵力, 会影响效率. (大清早早起一小时, 时间还是很珍贵的)
中午一小时: 会自己选个topic 叨叨一会口语, 或者跟读个 60 seconds science
晚上三小时: 单词半小时, 计时模考个阅读/听力, 看看错题... (高度集中的计时模考真的很累, 基本做完了就困了)
我的备考过程很孤单, 周围人都不看好, 家人也都不支持. 疫情还导致异地苦恋.
不过, 过程也学会了慢慢跟自己独处. 阅读枯燥就当小说来看, 听力不懂就当有趣的故事一点点啃, 啃完当故事再复述给同事听, 口语模板多如繁星, 就假装自己在辩论... 慢慢也变得有趣起来.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