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今早收到的.....面试官为  avletshin,貌似是一位吉尔吉斯斯坦大叔.... 我申请的很晚,是R3,本以为已经招满了 已经有一些心仪的AD了..这就当练习口语好了.. -- by 会员 wwwvan (2012/3/1 19:11:56)
你好,收到了你的留言,在这里给你回复。我的经验比较纠结,本来计划毕业之后直接去读书的,但是因为前年申请出了一些问题,导致我整体申请都很晚,罗村我去年就是申请的R3,也大概是你这个时间面试,很遗憾,最后被拒了。之后我进入工作,10月份重新申请,12月拿到录取。所以我参加过罗村两次面试。教训是,没有很认真地准备面试,没有mock interview,面试过程中出现大量空白时间。今年的经验是,所有主流的问题都是一条主线,就是你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因人而异,要很仔细地准备简历,每一部分都要充实,做了什么,学到什么,评价如何,遗憾在哪,这些CD上都有大量优秀的资源,我就不出来丢人了。还有一点建议,尽管是视频面试而非on-campus,但是其实对方能够真实地感知你,你应该让他感知到你真得想要,发自内心想去读书,学习,这些东西有时候不是某些表面的成绩能比的。我去年很混乱,关于读书这件事情,因为某些原因,也缺乏动力,工作一年之后,清晰了很多,其实我的面试也没说什么建设性的东西,可是全过程面试官都在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我能够感觉到他在认真听我说话,而这是我争取到的。 关于港大和罗村MSF的比较,我很难给出楼主建议。发自内心来讲,去美国读书对于我来讲是梦想,我愿意一条道走到黑,在此过程中,我会参考各种建议,但是我不会太当回事儿,因为我始终认为独自在异国他乡读书就已经够苦逼了,如果不能给自己一个舒适,踏实的内心环境,还图个什么呢?做出让自己内心舒服的选择最重要。我很相信一句话,很多时候其实你已经做出了选择,只是你认为你没有,或者你不敢承认,出于对各种外界因素的考虑。外界来看我觉得都差不多,港大的师资很好,再深造的机会也很多,有同学读MSF回来工作也找得不错,找工作这件事情在我们毕业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很大程度看个人的造化。起码在我个人看来,什么地理位置啊都是浮云,工作之后就会觉得太浮躁,太需要一个安静的图书馆,好好地读一些书,写一些东西,而不是每天都是不知为何地赶DEADLINE,而如果拉长到整个人生,这种机会可能只此一次,时间只有一年多。这也是我喜欢罗村的原因之一,远离喧嚣,认真读书。 -- by 会员 ryanli118 (2012/3/6 16:33:05)
哈~~回复到这里啦~~谢谢指导..我会认真准备.等拿到之后再请教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