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635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2-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看到一篇好文,和大家分享啦~ 关注businessweek排名的同时,看一下它是怎么排出来哒~
下面是原文了: 每年businessweek和USNEWS两大权威媒体颁布的学校排名都是万众瞩目,无论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总之会被津津乐道上好一阵子。 一般人嘛,只是看看哪些学校榜上有名就OK了。 而对于我们这些要拿排名来参考选校的人们来说,当然就不能看的这么浮云了。 得郑重其事的研究啊,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啊。嗯…… 那么,这个排名,它究竟是怎么排出来的呢? 首先要给大家说明一点,businessweek与商学院master申请有关的排名有两个,一个是top under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 一个是Business Schools的排名,以full-time MBA programs的质量来衡量。至于MS项目,不好意思没有单独排名,HLL的被忽视了。。。囧。 那么好吧,我们申请master的人,就委屈一下,把这两个排名拼凑一下,看看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地方。它不给提供,咱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今天先来八一下Top under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 这是针对商学院本科教育的一个排名,评价标准有三大类: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去向,教学质量。 来看工作人员是完成制作排名的全过程。 1 先调查学生。邀请超过86,000名毕业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包括50个问题,从对师资的满意度到娱乐设施的满意度面面俱到一应俱全。 2 把以上得到的结果与前两年的结果相结合,取加权平均。本年度结果占50%的比重,前面两年分别占25%。(这样做的好处是,得到的结果具有连贯性,剧烈的波动会被平滑掉~) 3 再调查雇主。2011年的榜单调查了775家公司的意见,每家公司都是每年会雇佣数千商学院毕业生的主儿。他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哪些商学院的毕业生用起来比较顺手?哪些学校的career service做的比较到位?哪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创新精神? 4 同样的,也是把调查结果与前两年的结果综合区加权平均。比重也是50%,25%,25%。 5 学生好用还不够,匹配的身价也得高。于是businessweek还询问了每个商学院的毕业生起薪,以及MBA feeder school的情况(这个是神马,我不太清楚,盼高人解答)。 6 最后是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Businessweek采用了5个标准,分别是:SAT平均分,师生比例,课堂size,找到实习的比例,学生在课堂作业上花费的平均时间。 7 数据收集完成,开始筛选。筛选的标准是数据的回收量。有些学校来自学生的反馈不充分,有些是来自雇主的反馈不充分。悲催加倍的是两边儿的数据都不充分。于是这些学校只好没有排名了。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none rank,不(一定)是因为学校不好,而是评价它的人太少! 8 最后剩下的各方数据齐全的学校就被一一打分站队了。把以上几个因素再次加权平均:学生满意度占30%,雇主满意度占20%,平均起薪占10%,MBA feeder school占10%,教学质量占30%。 结果就是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排名了! 从排名所选取的衡量因素来看,虽然是本科生的排名,但是对master的参考意义还是蛮大的。学生的感受和雇主的满意程度都是很直观的反应,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整个商学院的教学质量。 此外,这份排名还有两个可取之处: 1 考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学 2 考虑了前两年的排名结果 因此,businessweek的这份Top under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的排名,对商学院master申请的参考度为:五颗星。 business week与商科master申请有关的排名还有另一个,就是Business Schools(MBA)的排名。 2011年,全球范围内共有75家商学院入选这项排名。打分的人包括学生、雇主、教职员工。 来看看这个排名是怎么出炉的: 1 调查学生满意度。向17,941名2010的MBA毕业生发放问卷,其中包括涵盖面很广的50个问题。毕业生们主要对学校的教学质量、career service以及其他就读体验来打分(1-10分)。 2 把调查结果和前两期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2010年占50%,2008年和2006年各占25%。然后,business week找了类似第三方的两位教授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保证结果的公正。 3 调查雇主满意度。向514家公司发放了问卷,询问这些公司近期招聘了哪些商学院的MBA毕业生,对他们的能力是否满意等等。 4 最后考察了商学院的智力资本,也就是教职员工质量。所用的衡量标准是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专著登上知名期刊书评榜的次数。 5 数据齐全,就加总来看总分了。来自以上三方的意见,学生满意度和招聘雇主满意度各占45%,教职员工质量占10%。 6 根据总分排序。 和Top under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的排名一样,Top Business Schools的榜单中也有一些None rank的学校,原因同样是因为数据反馈量过小,无法做出合理评判。 相同点还有:考虑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学院,考虑了之前年度的调查数据。 和undergraduate的排名相比,这个MBA的榜单对于申请master来说可能更具有参考性,毕竟都是研究生…… 因为囊括了商学院master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教学质量,就读体验,businessweek的排名应该说可参考性是很大的。大家好好利用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