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356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我的MBA申请之路以及在学校的读书情况,趁着在第三模块刚刚开课之际赶紧总结整理一下。由于要写的东西费时较长,所以我会分部分,分次来写。 我的文笔不是很好,而且每个人的经历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些思维或许是可进行批判或纠正的,因此希望这样的分享能够带来些许的参考意义。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先来介绍我自己,2002年本科入学,北京一所财经院校,会计专业。 学习成绩还算好,在校期间当过小干部,也获得了不少除了学术奖之外的各种奖励。 2006年毕业,在一家大国企当会计。工作的前一年半在北京总部从事核算等工作,之后被派到海外子公司担任子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南美洲工作了一年半,然后回国读书。所以,我的工作年限并不是很长,总共才有3年。 不过这3年还是经历了一些难得的经济事件,所以感觉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第二部分:关于MBA申请
我读MBA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觉得本科学历以后肯定不够用,需要有研究生的学历。
二是在本科毕业面试时遇到过一位沃顿商学院MBA毕业的老板,被他的思维方式与分析能力完全折服。心中充满对MBA的期待。
三,相比较一般的研究生,MBA教育更加适合于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且从历史数据上看,MBA的毕业生似乎比较有竞争力。
我从2007年开始做准备,那时报了新东方的G-mat班。不过那时正好交了女朋友,所以基本都是在逃课。也没有报名考试。2008年时我已在国外工作,更加没有时间准备考试之类,但是心里知道该是时间去准备申请了。所以那年格外的关注各个学校的申请时间等等。那时只是关注北美的3所学校,没有想过读除了该3所学校的其他学校。但是后来的3件事使我改变了学校的选择方向:
1.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演化。
顶尖商学院的学费向来很贵,而且奖学金的申请难度很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认为自己能够申请到奖学金的可能性几乎为0. 如果没有奖学金,在美国全额负担学费对我而言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应该是属于那种妥协派吧。
2.关于春节引发的思考。
我生活于单亲家庭,母亲一手把我带大。09年春节,本来是计划把我母亲接到国外跟我一起过的,但是后来阴差阳错的,母亲没能成行。因此那年的春节,母亲差不多是一个人在家过的春节。我们老家非常非常的重视春节时家人的团聚,我很难想象别人家都在放鞭炮、煮饺子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对着电视机是怎样的心情。
虽然提前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在春节的那几天,我没想到我会那样的难受。所以,我认真的问自己,我是否真的要去美国读书。那样意味着我极有可能有至少连续的两年不能陪母亲过春节,这样的事情我是否真的能够忍受,这样做是否值得。
对于母亲而言,她觉得我已经有非常好的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去美国吃苦。多次谈话中,她都透露出了对于我去美国读书的种种担心。
我年龄不小了,不想在这么大的时候还要让母亲对我如此担心,而且一旦去美国的话,2~3年不能照顾母亲。
3.对未来的基本判断。
无论国内的情形如何,我基本100%的确定我未来的绝大部分时间将在国内工作。而且我的基本判断是:未来的几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也许有人会对我的判断嗤之以鼻,但是我要做任何决定都是要依据自己的判断。有判断总比没有判断好)。我想更多的亲身感受国内发展的速度和节奏。
基于以上3点,我决定选择国内的商学院。虽然我最后选择的是长江,不过,那时我对长江并不了解。记得刚回国时跟朋友吃饭聊起国内的学校,朋友说长江不错,我还问:“长江是不是专门给李嘉诚先生的公司提供内部培训的机构。”朋友纠正我的观点之后,我才开始关注长江。
上了长江的网站,觉得页面很漂亮。但是一些申请的问题不是很容易找到。所以也就没太在意。2009年6月6日 ,我参加了长江组织的校友分享会。那个会上我才对长江算是有了直接的认识。也正是那次分享会,我立刻申请了长江。 选择长江的理由很简单:
1.我想读书,而长江提供的读书平台还不错。而且,我可以申请当年的入学(我回国时大多数学校的申请貌似已经结束,要入学只能等2010年的)。如果申请顺利,我就可以省出一年的时间。
2.与长江人接触的过程中感觉不错,而且从诸多朋友处获得的反馈都很正面。
3.长江搬到北京。对于我这个在北京已经生活了7年的人来说,不用跑去上海读书当然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6月6日 下午的分享会一结束,我便急忙回家开始上网注册,查看需要准备的材料。用了一个周的时间把所有要求的材料准备齐全,在6月14日,倒数第二轮申请的截止日当天寄出了资料。算是赶上了倒数第二轮的申请。准备材料的同时预定了G-mat考试,当时能够约上的日期只有7月3号、8号、9号这三天,定了9号。 6月15日 开始正式复习G-mat。之前翻过两眼书,但是一直以为我需要申请2010年的MBA,觉得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复习,所以基本就没看进去。 6月27日 参加了面试。同面的同学都非常的Nice,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先面的人出来后也会告诉大家都问什么问题了,大家应该注意什么。所以我们那组面试的效果应该说是相当的好。6个人有4个人收到了offer,1个人后来去读金融MBA,1人去读北大国际的MBA。 面试结束后不久我收到了Conditional offer,对我的G-mat提出了分数要求和提交时间要求。上面写明是要在7月底前提交成绩,回想我预定的7月9日 考试也算是符合了。不过,那时我并不知道考试结束后在一个月内不能再考,还是后来临近考试时与同面试的同学聊天时才获知。 这里可能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长江从面试结束到发放offer的速度,offer的格式、内容等确实很专业。收到offer后我便可以安心的准备G-mat考试了,特别是我可以根据offer中对成绩的要求水平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
从6月15日到7月9日,去掉生病的3天,面试以及准备面试的2天,推不掉的应酬3天,我还是装着胆子去参加了G-mat考试。特别是在临考的前3天,我第一次做Prep只有580分的情况下,那时的心情真是相当的糟糕。后来的两天每套题均能稍微提高一些分数。考试时我算是比较幸运的,遇到了几个机经原题,心理踏实许多。分数不高,只有650分,比学校要求的最低分高出一点儿。所以心里也踏实的准备读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