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四:PhD就是孤独地关起门来做学问 多参加各种论文发展的Seminar(不局限于本系),不要像上面那位闭门思过、固步自封,而要积极与同学交流,与教授交流。当教授的题目太广泛,无从着手时(有的教授喜欢不限制学生的兴趣),可以主动向教授提出,从具体解决某一细节课题开始。有的同学喜欢至上而下,大而从之;有的喜欢只下而上,细处深挖,各有千秋,都能成正果。 从一年级起,就要积极给各类conference投稿,争取系里资助,参加各种conference,看各位大师如何争辩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好的学术思想不是一个人孤独的灵感,而是在学术共同体中发展的产物。(读文科的同学一定要看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文版《科学革命的结构》)。对管理学的PhD, 特别推荐Huff, A. S. 2009. Designing Research for Publ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这本书是我去年在AoM conference 上买的,Huff是前AOM会长,她在本书中指出好的研究其实是与不同理论不断对话的结果,论文写作也是与不同论文作者(包括reviewer)不同的思想交战、磨练、对话的结果。 打开窗户,你会看到学术界如何百花齐放,万物霜天竞自由,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怎能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若干年后哦,当你看到自己的思想(论文)如何影响全球其他理论、产业、政界、经济时(这正是美国知识界在全球的强势之处!),你会发现上帝给我们预备的道路何其宽广,当初自己付出的汗水终于获得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