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12.8考的是1月2号出成绩,没想到这么快。 Test | Test Date | Reading | Listening | Speaking | Writing | Total | TELXML | December 8, 2007 | 30 | 30 | 24 | 28 | 112 |
这个成绩稍微出乎意料,不在于总分而在于分布。原以为口语能拿到26分以上,写作我也挺自信的,以为能拿到满分。阅读自我感觉最差没想到居然是满分。 先简单谈谈复习过程。我是5月中考的GMAT,750分,当时的态度是重G轻T,加上考位紧张,报名只赶到12月份,所以一直都没怎么看。10月份的时候才来CD看看了iBT的介绍,一看之下倒吸一口冷气。当时感觉iBT绝对不像GMAT那样,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鸡精解决问题。好在我的阅读和写作基础都不错,所以下载了资料把主要经历放在口语和听力上。 两个月的时间我主要做了Delta和Longman。Delta上花的时间比较多,除了写作部分,几乎所有题都做了一遍。感觉它的分析比较到位适合逐步提高,而且风格难度与真实考试比较接近。Longman当作专项测试和模拟来使用。临考前做了ETS的在线模拟题。整个过程写作一点没碰(可能导致最后没拿到满分的原因吧),一个是因为时间问题,另一个也觉得写essay写那么多,写作应该还过关。 关于听力,最主要还是看基础,真实的听力水平决定一切。但是复习过程中多听,多熟悉有关的词汇(accademic部分比如geography,art)有一定帮助。另外一定掌握好写note的度。我复习时很多次发现因为忙于记录notes结果漏听细节,导致细节题丢分。所以特意测试了不同的记录notes的方式比较结果。我的结论是对于相对难度大的听力部分,认真专注的听而少计甚至不计notes的效果会更好。有的时候要信任自己的暂时记忆能力。另外对听力非常熟悉以后,能够预感到那些部分会考比较题或者细节题,针对性的记录notes比较好。 关于口语。个人觉得iBT的口语分数不能完全表现平常人们所感知的口语能力。主要在于并不侧重考察口语流利程度,而在于短时间内能否找到topic,组织语言表达思路。我平常用英语瞎贫的时候感觉能说的很溜,但是做独立题有的题目就容易卡壳,因为感觉可以说很多东西,一时间又找不到最好的topic。对比题也是如此,不一定能很快时间将所有论点找出来加以阐释。这个问题直到考试我也没最终解决的很好。反过来说,准备口语第一重要的是在思考时间整理好思路,很冷静地有逻辑性地在头脑中列出要说的要点,完全抛开具体的措辞和语法。在开始说的时候,将语言组织交给你的下意识。也就是说你的口语的基础水平要能达到对普通的英语表达句式、语法非常熟悉,能够拿过来就说不出什么大问题。那么论点组织好了,回答起来结合你的基础的口语应用能力就不会导致得到低分。基础水平的训练,建议找网上英语聊天室去瞎贫,第一能够提高说的熟练程度,第二锻炼自信。另外一个就是时间的把握,我做accdemic题的时候出现时间没把握好的状况,总觉得好多东西要说,忽略了时间结果一部份要点没说出来。这块需要通过很多训练来提高。 关于考试过程。在清华考的,看了很多考试经验,考前决定采用先入场考试的策略,防止做听力时候被别人口语影响。事实上我发现先进去的人反而容易在做阅读的时候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我是差不多前10几个进去的,坐下来开始做题,后面陆续进来的走来走去,调试机器(调声音的时候要说一段废话),招呼监考老师问问题的一直持续有20分钟,对我的阅读第一题影响非常大。我几乎是在时间到的最后1秒完成了第一篇阅读,心情当时非常糟糕,都没时间检查。平常阅读都是会留3-5分钟时间的。另外口语的时候有的人会声音很大,比较容易造成分神。因为我做的快(每一部分都是我们那个房间第一个做完的),所以大部分人口语的时候我在写作文,不知道如果是这时候在做听力会有多大影响。这个请大家一定自己做好评估,选择好入场策略。 最后提醒一点,口语独立题还是要认真审题。因为大家考前都做了不少练习,甚至写了背了不少东西,不认真看题容易想当然的回答错误。比如8号的第一题,我考完出来问同考的同学,问了4个人,有两个说回答了自己送别人礼物的经验,有两个则说了别人送自己礼物的经验。没认真审题,你回答的再顺,也只能是1分。 从CD拿了那么多复习资料,这个作为一点回馈送给大家。祝所有考T的朋友们一切顺利,实现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