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机经: 我阅读感觉不错,就是刚开始进去的时候由于已经在外面等了将近三个小时,头昏脑胀。感觉倒是不太难,三篇阅读。 Passage 1 动物捕食最优化。 第一段讲的是成功的捕食者需要能够准确抓住食物并且有效的消化。概括 第二段:成功的捕食者都有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营养最丰富的。当食物来源充足的时候,他们就比较挑食,放弃营养不好的食物;食物来源不充足的时候,他们就将就了,什么都吃。但有些时候例外,举了一种蜗牛的例子。他们需要一种特殊的器官来判断什么可以吃,如果改变食物的种类,他们就需要进化出新的器官。所以,改变食物种类对他们不可能。 第三段:高效捕食需要在速度和效率间达到最优。比方说食物比较容易得到的时候,捕食者可以到处移动捕捉食物,已经吃到的食物可能消化不完就放弃掉了。但是如果他晃悠半天找不到吃的,那么还要消耗额外的能量,那么就不值得运动了。举了一个例子是绿海龟。在海底有一片植物,他快吃完了;如果有一片新的草地很近,他们就会选择迁徙;如果太远,就不动了。 第四段:高效捕食还要保证消化的效率。举例:海星吃一种软体动物,个子太大了,也许需要花两天打开她们的壳并且消化;个子太小了,就老得捕捉。所以需要适中。 Passage 2 摄影技术改进。 前面说一个法国人发明照相技术,并且被达盖尔改进。 后来被一个人引进到了美国。 然后由于溴的发明把曝光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样就可以给人照相了(我推测是因为人不可能保持一个姿势太长时间) 然后又说照相很便宜,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画像了(因为painting portrait很贵) 后面说摄影虽然不是艺术,但是带给人更加真实地感觉。美国人喜欢摄影;欧洲人就不。 Passage 3 第一段讲影响风向的原因。理想状态下,赤道热,两极冷;风从两极吹向赤道 第二段:但是事实并不是理想的,很多其他情况影响风向。比方说水陆分布(陆地昼夜温差大);地形,等等,我记不太清了 下面讲的是水和风都能侵蚀,水如何侵蚀,风如何侵蚀。水可以溶解物质;水一冻一化对陆地腐蚀更大。主要讲得是风。风有两种侵蚀方式,一个是erosion,一个是deflation. Erosion就是风扬起沙砾,打到岩石和物体上,产生磨损;或者风直接吹走轻的东西。风小的时候,沙砾不能吹起太高,所以风速不强地区的山崖,都是下面凹进去很深,上面突出的形状的。风还能毁坏物体,比方说刮走墙上的图画;或者沙漠中打坏汽车 最后一段讲deflation,大概就是,把sediments吹走。老吹老吹剩下吹不走很坚硬的东西,给了个term,叫什么我想不起来了。如果人类活动影响很坚硬的那一层,比方说挖走一块大石头,露出来的新的土地重新被腐蚀。 听力部分 我遇到了9个文章的。前面三个作的很烂,我觉得得错好多,后面感觉还行。 Section 1 Long conversation 1 1、学生计划成立乒乓球俱乐部,教授是排球教练。他误以为学生找他当教练。实际上学生是叫他做sponsor,他答应了。学生又介绍了一些finance 情况还有预算。会员需多多少少(more or less)交纳些许会费。Recreation Office 会提供一些购买桌子的费用。学生打算把桌子放在排球库房里。(引用Bulletfei,我没什么补充了。改了一个词,我记得好像是那样) Lecture 1 地震波。通过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密度大时地震波速度大,密度小时地震波速度小。给出了几个term,都在图片上显示出来了。1960年一次地震的研究结果得出:最上面一层叫litho什么什么,是密度大,坚硬,下面是一层密度小,柔软。上面一层飘在下面一层上。支持维格纳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 Lecture 2 一种虫子的脚很特殊,能帮助他们抓在墙上。不用分泌粘液,也没有吸盘。原因是上面有很多毛,几百万根;每根毛又有无数分叉;这种结构通过利用非常微小的范德华力把虫子固定在光滑的墙上。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行走的方式……我没太听懂。好像就是把胶带怎么着似的,一点点往前滚。人们已经发明出来了模仿这种虫子的固定用装置,但是很贵,不能运用到实际中。以后可以用来制作机器人 Section 2 Conversation 2 一个学生研究水中细菌数量和水质的关系。这个最没听懂,也记不太清 Lecture 3 古罗马的民居中,花园很重要。好多家庭都在家里的墙上画花园faint 讨论了两种民居,一个是city house,还有一个是villa 我也记不太清了,最后提到水泥的应用。有个学生很惊讶那时候就有水泥。教授说用水泥做马赛克,拼贴图案。水泥结实,可塑。这些资料的来源一个是庞贝古城,被火山灰保存下来,还有什么文件,还有古罗马艺术作品。这个我听得很不清楚。 Lecture 4 ragtime music 很多人注重艺术的形式,但实际上乐器也很重要。比方说ragtime,19世纪初流行的,运用钢琴,因为钢琴的音调,节奏,和弦都比较合适。ragtime因为能体现当时年轻人的活力,所以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不喜欢。 有个学生说就像现在的摇滚,rap。教授说非常对,然后解释,并不是说根摇滚和rap的艺术形式相似,而是因为他们都被年轻人喜欢。 最后补充,在park concerts 和parades,钢琴的音量不够,所以就需要使用小号和另一种乐器,我想不起来是什么了。 Section 3 Conversation 3 有个学生跟老师说,他写论文找不到足够的资料,关于候鸟迁徙的。 老师很震惊,怎么会找不到呢?(这地方出了一个题) 学生说我写的不是关于候鸟如何迁徙,而是关于早期候鸟迁徙的理论。比方说人们曾经以为大鸟迁徙的时候把小鸟背在背上,还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老师说我让你写论文是谈谈你对自己的理解,不是罗列他人的理论。但是你不一定非要换个主题,你可以用你自己得理解,解释早期理论产生的原因。 学生说明白,比方说,早了人们认为大鸟背着小鸟迁徙,可能是因为小鸟在天上飞人们看不见。也有人以为小鸟在晚上迁徙。 老师说不错,以后多联系什么的。 Lecture 5 关于植物的分类,有时候很难准确分类。这里有两个词family order,科和目 举例子:大王花,直径1米,发出臭味,吸引苍蝇传播花粉。主要在印尼和马来一代。这个就很难分类。 DNA分类,很难。因为大王花是寄生植物,在宿主体内成长,直到开花的时候才长到外面来。所以没办法DNA定为他的光合系统。 然后说了另一种花,也臭,也寄生,但是花型较小。以为他俩是一个order的。后来发现这种花和蓝莓是一个order的。 后来定位发现大王花和柳树是一个order的 最后说了大王花濒临灭绝,几个原因:第一是森林破坏,第二是繁殖效率太低,因为依靠苍蝇传播,雌雄异株,有时候离得很远,成功授粉概率很小。 Lecture 6 戏剧的起源。有人说是古希腊,老师说比那个早。早了有宗教用途的。举了个例子就是法国岩洞壁画(在托福官方网上模考中有一篇阅读具体讲了这个)。过去是宗教用途,人们穿这动物的衣服什么什么。我记不太清了。 最后说知道什么什么时候,戏剧才真正作为艺术形式出现。在古希腊。这种古老的形势现在还能看到 口语: 1:你最喜欢什么方式relax 2:你认为学生应该要求上课,还是可以在哪学习都可以 3:社区新建了个医院,所以学校就把学生医疗服务中心停了 听力材料中,女人说这个很不好,第一是那个地方太远,开车15分钟,没车的不方便 第二:人们夸大了社区医院的优势(设备先进,这是文章中提到的)一般学生都是小病,感冒发烧,流感,运动受伤等等,如果需要到社区医院,他们就可能不去了 4.文章:false consensus,人们总以为自己说得对,而且人们总是经常假设大家都跟自己想得一样。 听力:一个research。单独询问好多学生,他们愿意不愿意走进一个安静的图书馆,大声地自言自语,说一些比较愚蠢的话题。 有的学生说愿意,有的说不愿意。 结果问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其他学生怎么想。结果说愿意得都以为别人也愿意,说不愿意的都假设别人也不愿意。 5一个女的,要去墨西哥学习一年,同时当选留学生主席,要当两年。 男的说可以当一年,辞职,给别人做。然后女人说她想要2 years of experience of presidents in her resume 男的说那你别去墨西哥一年了,暑假去就好了,有暑假课程,他一个朋友就这么做的 6。外来植物对本土植物的威胁。 一种植物引进到了非洲,本来想解决什么问题。结果问题成功解决了,但是这树长得太高,把别的树当上了。别的树晒不到太阳都死了。 另一种植物到美国,这种植物沿水而生。用了太多的水,本地植物水不够,就死了。 作文: 文章:很多美国人都提前退休。过去60,现在50,原因有3。 1。 工作技术跟不上时代需要 2。 很难与年轻人建立关系 3。 不复当年之勇。过去能加班,老了力不从心了。 听力:教授说如果管理人员作出调整就能解决早退休问题 1。经常开办新技术培训班。老工人不会为日复一日相同的工作感到枯燥;公司也可以因为员工技术多样化获益 2。建立工作小组,把年轻人和老员工放在一起工作。建立良好关系 3。给老员工part-time job 正好一对一。我写了有350字左右 第二:现在消息和新闻的来源越来越多,所以人们不知道听谁的不听谁的。 我就是瞎写的,没用魔板。将近500字吧。 总体来说考的还算满意,听力前面的发挥实在太不好了。罗马花园,水质调查,戏剧几个听得都不好。口语说得很好,作文不知道。 估计分数作文28,听力24--26(只希望把我错的多的别算成绩了),口语25--28,如果我说的声音不太小,作文24--26吧。估计分数在100分上下。 写完了,太累了。中午2点吃完饭现在还没吃。下了车到了家看见一个摊煎饼的!12点多了。二话没说就摊了一个。怕忘记了就没吃饭先写了。以后能想起来再贴上来。不过我估计悬了。都挺详细了,没写的都是没听清楚地。体力活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6 2:08: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