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9044|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PART 1/3:低分者的M7路(Columbia, Kellogg, Stanford, Booth, MIT)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05: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25/2019更新)

希望我的唠叨对大家有些帮助。我整理了一下思路,想出来大概以下的内容列表。有时间我按这个顺序继续乱扯。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联系,我这段时间到处旅行撒野的空档可以加微信交流一下。

一)基本信息与基本原则
1.   关于我
2.   报考结果
3.   整体形象
4.   写什么
5.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
6.   不写什么
7.   适用人群
8.   我的信息源
9.   核心观点
10. MBA申请的特性
11. 十二条基本原则

====以上部分是本篇内容====



二)策略
1.   架构一:两条逻辑线建立一个论证
2.   架构二:有策略的个人定位
3.   架构三:对申请工具的平衡使用



三)执行
1.   选校
2.   GMAT


3.   申请文书
4.   推荐信
5.   履历
6.   申请表和附加文书
7.   面试
8.   讲故事与话术的深度
9.   对助考咨询师的看法
10. 对信息来源的看法
11. 英文语言能力
12. 软实力的培养



一)基本信息与基本原则


1. 关于我

大学学历:亚太前三大学工程系毕业,GPA3.15,GMAT730,大学期间在欧洲交流,大学社团做了一个,其他时间都用来谈恋爱交朋友。喜欢音乐和各种乐器,手表,健身,背包,横跨一次亚洲两次欧洲。

工作经历:500强重工业,管培2.5年在四个国家轮岗,管培后2年在美国总部做策略和项目。在各个部门管理过小型(3-5人)到中型(20-40人)团队。


2. 报考结果

  • 申请:Columbia,Kellogg,Stanford,MIT,Chicago
  • 面试:Columbia,Kellogg,Stanford,MIT
  • 录取:Columbia with $$, Kellogg with $$$$
  • Waitlist:MIT
  • Rejected after interview: Stanford
  • Rejected without interview: Chicago


3. 整体形象

低分高能者(3.15+730)在M7这个高分高能的环境下身残志坚的申请故事。


4. 写什么
  • 一些可循的规律和原则
  • 一套完整实用的思考框架 - 用有结构的手段思考整个申请过程和申请元素
  • 如何将各种申请元素进行有效的连接,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申请形象,用于真实且有效的代表你
  • 如何将自己的策略在执行层面上有效的体现出来
  • 一些对具体工具的介绍
  • 穿插在这之间是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给大家节省一些试错的时间和精力


5.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
  • 减少申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拥有信息的一方有意或者无意树立的壁垒,需要其他方付出时间精力或者金钱来交换这些信息。信息不对称是世界上最值得打破的障碍,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产品,市场和组织都是社会机能无效的体现。学校申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让很多优秀的人没有更好的表达优秀的自己,也让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咨询师大量牟利且不提供等价值的服务,使得很多人对自己的梦想学校失之交臂。
  • 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国外有很多比国内资源准确且好用的信息,因为语言壁垒所以让国内的很多朋友很难看到。我想把能总结的总结一下,总结不来的罗列一下。
  • 完整的架构是最好的提供建议的方式:因为学校申请是个非常复杂和个人化的过程,所以单一的建议,例如“GMATxxx分”,“来自500强公司”,“如何回答xxx这个问题”的建议很多时候被申请成功者认为是其成功的要素,其实在招生办的眼中并不是决定因素。而且这些单一的建议都是无法总结出可重复的规律的个例,在操作者手上并不一定适用。一套完整的思维架构才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工具
  •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对的地方: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是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应该认真扪心自问的问题。尤其在一个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大工程上。举个例子,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求某校的学生履历合集,求到了100份还觉得不够完整,还想花精力寻找更多。殊不知在履历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深挖自己的经历,简单的排版,字句的拿捏。这种事情靠收集一万个简历也没多大用处。



6. 不写什么

  • 基础定义:什么是essay,什么是rec之类的。
  • 为什么要读MBA:这是个很宽广因人而异的话题
  • 怎么去读MBA:同上,而且我也没读呢,我要是写估计那就是一顿瞎编
  • 怎样支付MBA的费用:因人而异,各位好运
  • 情怀: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抒发自己情怀的文章。看时很鸡血,看完觉得没什么大用。写者花了别人时间抒发了自己的爽
  • 大杀技:百试不爽的大杀技是不存在的,就算是GMAT780在排名靠前的学校中也是一抓一把。成功的申请都是依靠细节的打磨和整体的一致性
  • 各offer中选校:这是甜蜜的烦恼,因人而异,恭喜


7. 适用人群

  • 一些方面有强势,一些方面有较明显的弱势,需要有策略的突出自己
  • 乐于思考,自我检讨,自我认知,深挖自己
  • 准备接下来6-18月申请的人
  • 目标瞄准国外竞争较大的名校(美国M7,欧洲Top3等)


8. 我的信息来源

  • 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结构化的框架整理
  • 快速试错,接受反馈,和自我改进,重复
  • 学校主网站,商院网站,MBA相关的其他附属网站
  • 中文第三方网站(ChaseDream等),美国第三方网站(Poets and Quants, ClearAdmit等)
  • 美国网站购买的各种信息(School Guides, Interview Guides, Financial Guides, etc.)
  • 与各学校的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的交流
  • 与各学校的招生宣讲会和招生办工作人员的交流
  • 校园参观活动和交流
  • YouTube上的相关资讯的整理


9. MBA申请的特性

在我的理解中,MBA申请有以下几大特征:
  • 这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多媒介的自我展示,在这不同维度上有一些因素是完全可控的(如essay),一些是完全不可控(如GPA),一些事可控/不可控参半(如工作经历)。也因为这一个特征,所以申请者无需对自己的一方面一种媒介的缺陷而放弃那些门槛较高的梦校(如GPA较低,或者英文水平不如英文母语者,或者工作很普通)。重点在于如何在多个维度上寻找一个扬长避短的策略定位,这个我在之后的策略架构和定位上会细说。
  • 一个好的申请季是一个自我深挖的过程,用斯坦福商学院的话说,in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经历过一个有质量的申请季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自己的人生方向性没有决定性的改变,但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过去决策的规律,自己的去向等等应该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认知。而脱胎换骨是需要痛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否定的,所以你要是不疼不痒的过去了,那应该是对自己没挖深。不过也可能你就是一个很清晰的人,这个我服
  • 你应对的对方(学校的招生办)是一个很人工,主观,和感性的黑洞。除了最基本的要求(上过大学,考了GMAT/GRE,等等),其他的硬性要求都不是非常的明确。即便是把招生选拔过程搞得很可测量化的MIT,到最后也是和蔼的阿姨们把关你。所以如何使用申请中对感性元素的拿捏和对人性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你要是个G710的优秀谈判手,那比你是个G760但是不会表达自己来的好用很多。
  • 这是一个很消耗资源的过程,资源包括直接支付的资源(钱,时间,精力,能够帮助你的高质量的朋友,新建立的校友学生关系),也包括机会成本(你放弃的和家人朋友爱人相聚相欢的时间,你原本可以投入在工作中的精力,你原本可以投入在其他爱好,其他学习的精力)。所以在做报考申请决定之前和申请之中需要花一些精力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包括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强大的支持环境(support system)
  • 这是一个反馈很慢的黑洞。从开始准备申请的第一天到申请上交的那一天,这整个过程大概6个月左右。在这之间最终做决定的那一方(学校招生办)看不到你准备的材料,所以是不会给你任何有效回馈的。所以你自己一个人关在小黑屋里准备是很难知道自己的做得好不好对不对的。从上交那天到出结果,有时大概4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回馈也是非常少。最终你进没进,学校都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所以最后算下来,这个反馈周期大概是10-12个月,小对于付出的精力来说,反馈及其少。这么长的周期需要很大的魄力和耐心


10. 核心观点 — 策略与执行的平衡

策略和执行的平衡是一个在生活工作人生各个角落都需要注意的原则。在这策略和执行不平衡不对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常见的执行策略的冲突,比如,很多人诟病纯粹策略师的天马行空和不切实际,或感概纯粹运营者的没有大局观和眼光短浅。

在MBA报考这件事情上,如果没有完整的策略,报考的各个元素(essay,rec, resume)就会碎片化,没有侧重和方向性。相反,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报考就会不落实地,欲言又止,不够深入。两者缺一,都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而对于一个20岁末30岁出头的人,更严重的是机会成本的损失。报考是一件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的工程,同样的时间可以用来一门心思的增进自己的事业发展,寻求新的事业线,谈恋爱,生孩子,养狗。而对于一心想上美国名校的人,重新开始代表一年的年龄增长。在一个MBA报考这个年纪做为很重要的因素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虽无形但很实际的机会成本损失。


11. 十二条基本原则
1. 不要盲从数据
对数据的重视取决于你离平均值的距离。比如某校GMAT平均分738,那你要是拿个550确实有点难度。但如果你要是拿了个720,又听说所谓“中国人一定要拿750才能报考M7”,这个时候你就要给这个说法画个问号。在我的经验看来,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在平均值上下距离较近的地方有很明确的划分线。所以在你的资源决策中,如果720->750这个飞跃需要大量的时间以至于你需要推迟一年报考,那你很应该做个大胆的决定今年尝试。不要盲从一个数据来耽误你今年报考来试错的机会。

2. 有一个完整的策略定位
报考的过程不是各个报考元素的粗糙合集,而是所有的元素聚合与同步,去服务一个完整且有特点的策略。在你的目标定下来之后,你策略的制定过程一定要花足时间。而且执行这个策略的过程中,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去改善自己的策略,因为最终最重要的不是执行,也不是策略,而是达成你的目标。说的不这么花哨,那就是赶路的过程中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方向对不对,要不要换双更适合和舒服的鞋。

3. 使用优质的信息源
这个我甩一个我说的名人名言,we are defined by the boundaries of our knowledge. 伊拉克战争的决策失败也无非是美国人没有搞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unknown unknowns)。而保证自己的手头信息质量的方式就跟优质的信息源靠近。举个例子,在申请信息这件事情上,我觉得信息源质量的食物链是这样的:招生办成员-> 年轻校友和在校生 = 招生办成员转行做的申请咨询师-> 校友转行做的申请咨询师-> 老校友-> 跟学校打不上半点关系自认为自己明白怎么回事的申请咨询师(例如Sandy Kriesberg和留学机构的那些野鸡大学毕业的”老师“们)-> 你二舅

4. 做好准备支付足够的资源
不要低估申请需要花费的资源 - 时间,钱,精力,关系 等等。也不要低估有些情况下花费了资源没任何结果。在我看来,硬件好(英语水平,工作经历)的情况需要大概六个月的准备时间(每天2-4小时的高质量时间)。硬件需要加强,那就往上半年一年的往上加时间。
至于钱,因人而异,如果要找高质量的咨询师帮忙,要去学校参观,要飞去参加离自己的比较近的招生活动,要认识校友搭建关系,如果在国内的话大概需要个8-10万(?)。至于需要的关系资源,两个足够有深度的人帮你写推荐信,4-5个足够了解你且能/敢提高质量建议的朋友帮你改essay,3-5个校友/在校生帮看essay,你爸妈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你男/女朋友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你的狗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

5. 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定力
这个因人而异,大概意思就是你得能坐得住,而且在你坐那的时候你还得能心甘情愿的被GMAT/essay/rec letter/data form虐。我就不在这情怀我自己的驱动力了。

6. 有意识的建立回馈体系
如果你真的读到这(那你也是挺愿意听我唠叨),你大概看出我的一个中心议题 - 就是回馈(feedback)很重要,申请MBA而这个流程很恼人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回馈。什么意思呢,回馈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核心,不管你是创业改变世界,在五百强做螺丝钉,学习滑冰,交朋友,还是申请学校,有效的回馈都能帮助你认识到需要改进什么,这样才能不会自己把自己关起来撰写自认为“完美”的申请。所以你不仅仅需要有听到负面回馈时能够自我否认和改进的能力,还需要主动去建立能够提供大量的回馈的系统。举个例子,我报了5所学校,加起来一共写了200+稿essay。每一稿都是一个人帮我阅读之后给了我回馈我去改进。这说出来感觉轻松,实际上是很消磨自信心的。用Elon Musk的一句话说:“What‘s your pain threshold?”

7. 提防不完整逻辑的陷阱
这一条就要提到我最喜欢的一个话题了,所以请容我绕个大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话题就是复杂性(complexity)。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性的环境,有很多的元素缠绕在一起,互相的相互影响,最终让人很难完全理解的影响了事情的结果。这种复杂性的产生叫做复杂涌现(emergency)。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就是亚马逊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经过了复杂性的系统演变,你老家就刮起了龙卷风。复杂性的环境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特征,第一,就是因为它复杂,所以你很难预测它的走向和结果;第二,一个行为重复两次,不一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两条就会导致一个复杂vs预测的频谱 — 就是不复杂的事情是有规律可循的,极端复杂的事情是无规律可循的,而夹在中间的复杂度,有松散的规律,但是你不能跟他较真。

MBA的申请就是这么个东西。它有一定松散的规律,但是你不能要求你做到了这个这个,就一定会得到那个那个的结果。相反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没有得到那个那个,是因为你没有做到这个这个,这时候你也应该带上怀疑的眼镜去看待这种说法。这怀疑的态势也应该随着这个人对你信息的了解减少而增加。比如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没进这个学校是因为你第二篇essay没有提到你喜欢的教授和想上的课程。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拿出你的怀疑眼镜去看待这个说法。因为这个系统中有个庞大和不可知的复杂性,很有可能一些你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比如你就是很好,可是人家今年留给你这样的人的位置就是在R1的时候全给出去了,或者可能你essay写的就是很好,但是你的校友面试官那天不太顺心所以就是给你写了一个不好的面试结论,或者看你essay的那个人刚巧在你前面看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essay,所以你感人的essay没敢动到他... 这些事情你没法知道,所以你需要带着怀疑的眼光看这些所谓的“因为这个所以那个”的逻辑,而这样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 你就不会因为听从错误和偏激的回馈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那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我不是想告诉大家怎样去控制复杂的申请过程。这些事情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你没法控制它,你甚至都不知道所有的细节,你怎么可能去控制呢?你最多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影响他。重要的是,1)知道这种复杂性的存在,所以在听到看到不完整的逻辑的时候加以提防,防止做出冲动逆势的决定;2) 要有平常心,不要把很多你没法控制的事情怪罪在自己头上;3)尽量的加大自己的信息吸收,这样不会被一两个极端或者片面的逻辑迷昏了头脑。

8. 不要丧失申请与生活的平衡
正因为MBA申请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申请者一定要有意识的保持在申请和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平衡。我说这个不是为了宣扬“劳逸结合”,而是因为申请是一个很需要灵感和创作的过程,需要你把生活中的自己真实的升华在几页纸的过程。当你过度的把自己投入在这件事情去,你怎么可能有思考的空间去寻求灵感呢?而当你过度的脱离了生活,你怎么可能把生活中真正的自己升华出来呢?所以平衡很重要。而想达到这种平衡,就不能每天晚上6个小时,把所有的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放在这件事情上,希望两个月搞定申请的所有步骤。这就又回到对于时间的计划上来了。如果你能做到每天2个小时,8个月去做这件事情,那你就不会和生活脱离,也就会有了灵感和升华的空间。

9. 在这过程中带走一些东西
申请的结果是你很难控制的,但是你可以控制的除了自己的心态,还有在申请这件事情上你能学到什么。举几个例子,比如编辑履历表这件事情就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找工作上去;比如写作essay这件事情就可以很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准备面试这件事情就可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待人处事和说话能力;比如整体的规划,就可以给自己指明生活之后的道路,比如研究怎么样有效的申请,就锻炼了对陌生事物的研究能力;比如你读我这篇磨磨叽叽的长文,那你就锻炼了耐心。

10. 做好失败的准备,有坚定的Plan B
这个比较简单的道理。名校10%上下的录取率,而因为大家都会报3-10所学校,那个给出去的10%又很容易给了同一群人。所以从纯统计的角度讲这还真算个小概率事件。那么你“今年报考没成功的Plan B是什么”这不应该只是一个你假装准备出来的面试题答案,而应该是一个确确实实的计划,其中包括是否要换个工作来积累能多的经验,如何减少报考对现有事业线的影响,明年是不是还要继续申请,如果申请的话如何计划自己的时间。我个人不建议辞职了准备报考,这不仅仅加大了报考的压力,再就是给学校的印象不是很好。毕竟一个MBA只是一个帮助你走向成功的一个助力,你把自己的事业都放弃了为了一个助力,看上去有些本末倒置,这在招生办的眼中不是很好看。当然了,我个人意见少说。说不定你家有矿你爸爸等你拿了哈佛回去帮忙打理家族企业那你给我发个微信咱们聊聊你爸招不招工。

11. 多花精力展示“为什么”
Lots of why, some what, less how。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八成还没做成什么大事,不是因为你没有野心或者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除非你家有矿,你的平台和资源是很难让你做成大事的。所以你的“what”一般都没什么惊艳的,尤其是这些名校的学生群的经历中,你做成的事情更显得稀疏平常了。举个几个例子,初创公司建成了买了几千万的人,领到过500人的组织的人,奥林匹克奖牌得主,非洲难民/LGBTQ/身残志坚...这些感人的申请者有不少。所以即便你毕业了之后的5-10年的时间里,你能做成的事情(what)八成在招生办的眼中没什么很惊艳的。这么说有些悲观,但是放眼望去扎克伯格马云毕竟还是少数。真正重要的是你的why,这个why背后表述的是你行为的原动力 — 你对人生的看法,你学习和进步的手段和习惯,你对失败和尝试的应对,等等。而这些原动力才是招生办最在乎的东西,他们想看到你虽然20来岁的时候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但是你有足够强大的原动力在你30,40,50,80岁的时候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12. 牢记 - 规则是用来被改变的
在写了11条“规则”之后来写这个,感觉自己在打自己脸。但是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去看待世界的原则之一 — Rules and norms can be bent. 当你足够想要一件事情的时候,那就要去全力以赴的追寻,同时不要被“你能做成这个,你做不成那个”的概率总结和他人观点来限制自己。并不是所以的规律都可以去被改变,让这个世界青睐你。但是如果你不做尝试去改变一些规则,那你永远都会活在规则的框架之中。趋于平庸不是你运气不好,运气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概率事件。你不去增大自己的概率就很难幸运。当然了,除非你家有矿。不过你家要是有矿,估计你爸也是相信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收藏收藏206 收藏收藏206
沙发
发表于 2019-5-4 09:38:42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更赞~
板凳
发表于 2019-5-4 10:07:3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赞
PSZ的分数不算低啦 哈哈哈
地板
发表于 2019-5-4 14:18:57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5#
发表于 2019-5-5 13:34:37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衬托自己“高能”强行说自己低分
6#
发表于 2019-5-6 11:17:01 | 只看该作者
730不低,已经是各校的average了
7#
发表于 2019-5-7 02:21:57 | 只看该作者
up~ 期待下文
8#
发表于 2019-5-7 15:55:2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水平
9#
发表于 2019-5-7 22:10: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逻辑一流
10#
发表于 2019-5-8 23:31:3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第三條不能忍
為什麼貶低二舅? 憑什麼認為Sandy比二舅好,除了英文程度之外,我感覺不到Sandy對上二舅有任何優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4 02:0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