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欧洲顶级商学院MBA 2017分析 – 对2007年nnm的置顶贴进行一些重要更新 很多人都希望看到在读/近期毕业生的第一手感受,如果怕暴露身份不方便跟帖,可以私信我吐槽。 这个坛子里有中介活跃,各种扭曲大家的讨论方向,想正一下试听挺费力气的,工作忙,以后不会经常来了。
如果你本科在海外读的,工作在知名外企,或者有创业经历,一条腿就已经迈进LBS, IMD, INSEAD的大门了,GMAT考好点,剩下的就靠的是文书功力和面试魅力了。
之前有大牛nnm做过一个2007年的MBA总结分析,但是10年过去了,变化真的很大!现在来个2017版的,一家之言,希望抛砖引玉。消息来自在这些学校就读/近期毕业的朋友和校外活动认识的在读学生和毕业生,感觉我的朋友网络算是很不错的,有资格来写这篇文章,但毕竟一个人写,看法会带朋友和我的个人角度,欢迎讨论。 先讲讲我们眼中欧洲商学院跟美国商学院最大的整体区别。 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学制短,学费低些,对于改行不是特别有利,回国名气也限于少数几所。当然最大的区别是,很多美国好公司的MBA专属管培项目都完全不对欧洲学校开放的,因此想进一些心仪公司的管培项目一定要搞清楚他们的target school。美国MBA最大的优势就是轮岗管培以后还可以派到其他国家。除了这种高大上的项目,普通的full time工作也可以在美国跟管事的谈好了,在其他国家入职。美国商学院虽然学费高,但奖学金也高,机会也好过其他地区的商学院,牛人不要因为经费问题或者欧洲情结就放弃了申请。
美国商学院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美国人占比太大;由于美国MBA学生年纪越来越小,可能出现美国人抱团欺负其他国家学生的情况(类似美剧里的bully,只是集中于精神上的孤立型bully),有些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有些是幼稚自大,但都可能让亚洲学生不舒服的情况。如果是幼稚自大,最好的做法就是找此人私下深刻谈一次,灌点leadership心灵鸡汤,多数情况下非常有效。如果是赤裸裸的歧视言辞,及时找学校投诉很重要。如果是被美国人抱团孤立,那被动的办法就是团结其他各国学生,抱团怼回去,主动的办法是见招拆招、让他们搬石头砸自己脚(需要动用公司政治的手段)。 欧洲学校的优点是各国学生比较平均,美国学生抱团bully其他种族的事情较少出现,但也不会完全没有。欧洲学生相对平和有礼。因为扩招导致学生年纪越来越小,幼稚的小孩会让比较成熟、职业经历丰富的学生觉得困扰甚至恶心。不管在哪所学校,如果遇上了美国学生bully你,建议放平心态,以“将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要怎么管理这群北美白人下属”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的drama。
关于改行:不建议通过MBA这条路,除非刚毕业两年,想进consulting or investment banking,但后者现在也是Master of Finance更有竞争力了。如果是想往其他企业功能改行,建议在公司内换岗,而不是辞职读MBA。
Tier-1 欧洲三巨头 -- INSEAD,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枫丹白露, 法国)– 名气仍然是最大的,placement并不是最好的:招太多人了,时间也短。最常见的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跳国家跳行业都不是特别瞩目。非常适合已经在MBB的人镀金,或者是跟原公司协商好的毕业回原岗的人。通过这个学校进麦肯锡的人确实特别多,麦家每年有留名额给他们的学生,但分母的比例是个问题,打算改行的人选择这家要慎重。另外一个好处是corporate path有大量的MBA program的机会。在中国国内名气够用了。非欧盟国籍留欧来说,比例不太好看,分母太大,但INSEAD带给将来的机会还是不错的,校友圈子足够大。 【朋友感性评价:去巴黎实在是太远了!】
-- LBS, London Business School, 伦敦商学院– 仍然是高富帅圈子,属于欧洲学校里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最多的学校之一。二年制,在三巨头里最适合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改行进金融和咨询,年纪大了这学校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英国退欧,对于该校金融就业展望可能会有一点影响,不是学校本身的问题,但还是要做好多手准备,毕竟LBS在中国也不是特别知名。虽然投行和咨询大多数对国籍没有要求,非欧盟国籍这几年在欧洲就业整体还是比较麻烦的,LBS算是情况最好的一家,仍然有评价说LBS placement不咋地。走corporate path也有大量的MBA program机会。 【朋友感性评价:校门口的三明治好贵!】
-- IMD,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 一直以来扛住了利润诱惑,坚持小班,所以corporate placement仍然是最好的,招生要求很高,没有烂背景屌丝逆袭的出现,每年大陆学生数量都控制得很严。越是这样的MBA越让employer尊敬,从而保证了来招生的公司回头率。对于超过30岁的、不打算改行、已经做到高级经理、只想在corporate路线上爬高的人来说,IMD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同学年纪都比较大,有很好的积累沉淀,彼此交流起来相对容易,可以形成未来职场的战略伙伴关系。简单来说,由于录取控制的严格度,IMD的校友对学校的信任很深,只要是在读生过来联系,会直接跟HR打招呼安排面试的。这在其他学校是少见的。并且,IMD校友在企业里的职位之高,资深度之久远,也是大多数的学校无法比肩的。排名下降是因为有几年管理层过于学术化,现在老管理层回来了,相信很快就会好的。一般来说,不适合想要大改行的人,适合想毕业后进MBA Program的。
Tier-2 第一流的Player (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补充/修改) IESE – 是西班牙唯一一个有国际势力的学校。2016年起也扩招了。仍然是Tier2第一流的学校,扩招导致小部分学生质量下降,但同时也抢走了不少原来打算去ESADE的优秀学生。仍然是西班牙最好的MBA,差不多算是个两年制的学校(19个月,第一年结束强制实习),学生有较强的改行进金融和咨询的导向。中国校友数量少,目前学校对于回国找工作没有什么帮助,还需要build几年network才知道对于中国学生的性价比如何。毕业生的corporae path很好,career service正在努力跟更多的MBA program接轨。 【朋友感性评价:真正的巴塞罗那城区,不像ESADE在遥远的郊外。】
从这里往下,很多大企业的MBA Program就不给申请资格/或者表面上接受网申实际不考虑了。有些学校会有些零星的关系公司,但上头四个基本上所有的MBA Program都有申请资格或校招。
IE – 对于不懂西班牙语的学生应该算Tier 3接近Tier 4了。就业渠道做得不咋样,虽然有比之前加强。算是创业导向里比较好的学校,有个专属的创业项目。对于西班牙语水平不能直接工作的学生来说不是好选择,势力主要在西班牙和西语国家。对于就业向而非创业向的中国学生回国找工没有什么帮助。
更新: 排名数据作假被Financial Times排名踢出 https://poetsandquants.com/2018/02/05/heads-roll-at-ie-over-loss-of-ft-ranking/ 建议三五年内不要申请这个学校了吧。这个是手法比较笨拙了,下头还有手法更高明的,估计不是那么容易被抓包,实力够的直接往三巨头申请。 【朋友感性评价:一群有创业热情的人搞在一起,学校对创业的支持又搞得特别好!】
Oxford Said – 攀升挺快,毕竟挂靠牛津,尚不算特别好的商校,但回国被当牛津学生还是好的。没有exchange,专心读好本校。没有朋友在这里就读,求意见。
Cambridge Judge – 攀升很快,已经打入一些传统上不包它的公司的target school范围。挂靠剑桥是一点,挂靠剑桥科技园是另外一点,闯英国创业圈子有一点优势。回国名气也超高。没有朋友在这里就读,求意见。
Manchester – 已经正式跌到Tier 4,早先的employer很多都不再去了。努力回升排名不成功,学校已经放弃了,专心赚钱,在亚洲各种开校园。18个月的项目,之前还有改行导向,现在学生找fulltime比较卑微。唯一的有点好就是国内知名度高,但也没有办法跟牛剑比。不是屌丝的话,就不要考虑这家了。 【朋友感性评价:曼彻斯特这城市真的不是吸引人来居住的地方,喜欢足球的例外】
HEC Paris – 最为学术化老古董的一家,管理严格,很多西方国家学生因为不喜欢这个风格而选择不去。就业主要靠法国公司势力,法语不够工作需要的话,不是留欧洲的好选择,但回国进法国公司是有一点帮助的。之前因为学费便宜还挺有吸引力的,后来被INSEAD扩招刮了不少奶油,学费也涨了,优秀的学生去这里的变少了。感觉要不是排名还挺高,对于不懂法语的学生都快算是Tier 3了。 【朋友感性评价:学校管得好严】
RSM – 已经正式跌到Tier 4,荷兰本土的employer都没有几个,更别说国外。学生质量很一般。不是屌丝的话,就不要考虑这家了。荷兰确实是非常好的就业和生活的国家,但荷兰公司偏向要工程师,而不是MBA毕业生。回国没有名气,吃亏。 【朋友感性评价:学生比较屌丝友好,一起玩得很high】
Tier-3 奋起直追者 (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补充/修改) SDA – 仍然是意大利最牛的,奢侈品界关系最强的商校之一。势力主要靠意大利的employer;意大利公司不招的话,学生找工就不容易。回国进意大利公司可能有帮助,留欧相对困难,要看该年份的状况。如果坚持小班,学生质量不下降,就业数据应该不会大跌,可以保持Tier3,但肯定进不去Tier 2。据说本科校友网强过MBA的。 【朋友感性评价:奢侈品界的关系真是好】
Warwick – 学校管理层非常努力,超级小班,跟EMBA关系比较紧密。EMBA业界关系非常好,不知道对MBA就业有没有帮助。虽然是超小班,学生质量还是无法保证全部优秀,但管理层的努力应该会慢慢见成效。华威在国内有一定名气,相对来说面熟度强过Tier3的其他学校。 【朋友感性评价:羡慕那群公司资助的EMBA】
Imperial – 只有一个朋友在这里读part time MBA的,无法评论。求意见。
Esade – 目前还在Tier 3,观望会不会跌到Tier4。2016扩招了,校方管理比较混乱,同时被IESE扩招抢走了生源,学生质量一直在下降。势力主要在西班牙和西语国家,除了西语国家的就只有德国学生出路较好。在国内没有名气,跟非西班牙的公司关系薄弱。由于西班牙本土好公司少,工资又低于临近欧洲国家一半,可能是Tier3里中国和印度学生感觉不论是在欧洲找工作还是回国都最吃亏的一家,西班牙语不够好的学生可以视之为Tier 4对待。 【朋友感性评价:校园在郊外,上学要近一个小时,巴塞房租又疯狂涨】
就业国家方面的分析: Nnm的2007列表里面没有德国,欢迎讨论德国的MBA,10年来,Mannheim已经名声大振,WHU校友网也变得很强,去这些学校读的都是留德愿望很强的学生。这几年欧洲的经济上上下下,就业状况最好的是德国,德国公司招人不一定是在德国商学院,他们也在校友势力范围内四处出击。德语水平够直接去公司工作、而背景进不了三巨头MBA的人也可以掂量自己的爱好选择几个其他欧洲Tier 2或者Tier 3,但一定要事先上linkedin了解好这些德国公司的对口部门经理们之前都是在哪里读的,心里有个底,日后才好发cold emails。但总体来说,人在德国的话,能面谈会有很大优势。德国intern签和工签都比较容易拿。 英国受脱欧影响,预测金融类工作将会减少,金融导向的学生要做好回国准备。但是在英国读MBA的最大优势就是,找当地工作没有其他欧洲语言要求!
在欧洲大陆tier 1以下的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最大的抱怨就是:申请本地工作不会语言,申请英国爱尔兰的工作,人家一看你的地址不在本国,连电话面试都不给你,因为公司不愿意找一个位置在其他国家的人过去面试。选择一个非英语国家又不是Tier 1的学校读MBA一定要有原则上找不到留欧机会的心理准备;也要有学校的中国公司关系薄弱,回国找工作竞争力不行的心理准备;就读国家自己的公司在中国的机会可能就是你最大的机会。
怎样了解真实情况:用Linkedin! 买premium,用inmail发给该校刚毕业的或者临近毕业的,找看着背景跟自己像的发!尤其是中国学生!不要舍不得钱,读错学校了可是一大笔钱!论坛的东西可以信一部分,但是拿学校奖学金来论坛讲话的必须要脱水!不光他们讲的东西要脱水,没讲的东西可能才是真相。
之前有些欧洲学校有新加坡校友网,但新加坡近期严卡工作签证发放,欧洲商学院去新加坡工作慢慢变难,并且,新加坡的战略是成为东南亚的中心,所以跟中国相关的工作已经变得很少,主要工作都是面对马来印尼之类的市场。 位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的非国际势力级别的商学院,最适合的还是能够流利使用这些国家语言的学生,或者有当地配偶的学生。申请人跟中国校友和在校生交流的时候,他们有些因为拿了奖学金,不敢跟你讲实话。这些MBA排名高很大程度是因为在本国的势力,排名高导致学费也高,如果你不懂他们的语言,回中国学校又没有名气,性价比是很亏的。 整体来说,绝大多数的MBA都在扩招。一流学校扩招带来的变化就是原来你进不去的好学校现在可以进去了。二三流学校也扩招,能够招到的学生质量就会越来越差,年纪越来越小。所以只要背景不是太屌丝,盯着Tier1和2申请就是了,再申一个Tier 3保底。欧洲学校对GMAT的实际要求越来越低是倾向,除了想做咨询的要考高点,GMAT高最大的好处就是拿奖学金了。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很多传统企业需要的MBA中国人才,如今越来越不需要了。第一是他们在中国的分公司已经日渐成熟和本土化了。第二是因为中国市场越来越难做,企业舍不得MBA的工资了。 出于同样的原因(传统企业负担不起了),欧洲MBA都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改行做consulting。 IT和互联网型巨头招MBA主要是salesand marketing,对语言要求较高。在中国没有业务的公司,自然不太招中国人。
学校的就业报告:不要信,不要信,不要信!现在的经济状况,导致包括欧洲三巨头在内的学生都不好找工作,很多学校做统计的时候都会诱导找工不顺的学生填写“不报告”,或者填写“自己没有找工作”等等。工资档次也不能信,因为都得是自己填报告,学校是可以诱导的。择校还是要看学校校友网的势力在哪些国家和公司。
选择学校方面的分析: 很多情况下,MBA职位所在的职能部门过去招的人多有MBA,而hiring manager倾向招跟自己一个商学院出来的人。所以一定要看好每个心仪公司的target school都是哪里,自己想去的部门的经理们都什么背景。有空的话我会整理一些出来。 MBA的质量跟商校的质量不能等同。欧洲好的MBA一般是纯MBA的商校。如果历史上是本土本科和硕士为主,近些年才开外国人为主的MBA的商校,那么本科出身的校友读MBA大多是美国M7了,MBA不太容易沾到本土校友网的光。 MBA的brochure上面的公司一定要仔细看。如果出名的或者实力强的大公司数量不够,那么学校就业的状况就不算好。现在传统行业的大公司招MBA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就是几个医药行业的巨头和IT/网络行业的巨头,这些满世界招的公司要剔除掉再看剩下的大公司还有多少。例如Amazon,公司文化影响,招进去的人走得很快,基本凡是个MBA就会有它来招。一般都是做到两年结束,拿到sign on bonus就走人,因为Amazon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普通人身体扛不住。但对于没有欧洲护照的人来说,不失一个高回报的好跳板。 麦肯锡是个很好的分水岭,它只去两种学校:欧洲顶级和各国顶级。它不去校招的,都是欧洲Tier4了。 每个学校的每一届学生都会有自己的dynamics,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和矛盾。不要因为一个学校的形象是“友好和合作”就放弃了去“竞争和斗争”的学校。现在MBA普遍年纪越来越小,轮到你那年,可能情况刚好反过来。
就业与创业: MBA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创业,只是近年来以IE和WHU为代表出了一些创业成功的。大多数MBA为了排名,还是鼓励学生就业的(创业者工资为0或者极低,会拉低排名)。欧洲创业界的mentor均不鼓励为了创业去读MBA,觉得学费太高,对创业有用的内容学得太少。给大家参考。同时,B2C的创业风在欧洲大陆已经逐渐刮过去了,现在流行的是B2B的纯核心技术创业和之前就有过经验的连续创业者,MBA毕业生如果没有技术能力,机会在不断减少。
抛砖引玉,欢迎来砸,有建设性的讨论就是福荫后人。各校中国学生的就业都不能与整体就业统计一概而论,毕竟欧洲商学院的学生国籍不同,出路会大不一样。
--------------------- 后记 chasedream欧洲版感觉荒废了五六年了,基本上看不到特别有价值的校友贴。很多学生拿着学校的奖学金,不得不在在校期间写些宣传贴,但就业以后来写的很少很少。以这个坛子的鸡血程度,工作稳定以后不回来写贴是蛮值得研究的。 就我看来,坛子纵容中介太久了,MBA毕业了大家都工作忙,想说点话结果发现中介以全职的身份在扭曲讨论方向,压根就没有兴趣回了。 大家选校一定要仔细找找有没有毕业以后回来讲学校好话的帖子。有些“新锐”排名还不错的学校的中国就业太弱了,中国学生其实很不开心,学费投资无法收回,但只能保持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