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写这篇心得时,自己刚跑完人生第一场半程马拉松,21公里,累计海拔540米越野跑。感到惊异的是,这次完赛,距自己开始跑步(当时连1公里都跑不下来),才2个多月时间- You can go further than you think!
自2003年在Chasedream 注册账号起,就萌发去美国读MBA的梦想。15载岁月,从初出校园,找工作,到组建家庭,职业发展…十几年里努力追求生活的现实,回望内心,依然有一个声音-美国留学梦,在心头浮现。尤其2013年,在好朋友的启发和鼓舞下(她已在UCSD读完MBA,现担任高管,还在筹备创业),我终于坚定信念,开启这一程考试、申请路。这一路蜕变成长历程,写给自己,如果能帮助一些需要的朋友,更觉得欣慰!
背景:
国内普通三本,申请年龄分布在正态分布5%高位,10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8年分别在2家美国TOP 10医疗器械公司,Base上海,现担任亚太供应链的管理职位。
总回顾:回望走过的这段岁月,幕幕场景犹在眼前-四五年里几乎每周末都泡图书馆备战GT,以至停车时,保安大叔都会亲切地招呼我:“又来了”…;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出演“虎妈”辅导上小学的女儿功课后,10点多再翻开自己的题目挑灯夜读; 考了不知多少次的G,T,不论每次考得多么糟糕,女儿一如既往在考前为我做个手工卡片,上面要么写着“祝妈妈考个700+”,要么写着“祝妈妈考到想要的成绩”;最后一次奔赴托福考场,临进考场前,想喝杯咖啡提神,老公火速为我买来一杯超大杯星巴克,那是人生第一次喝超大杯的咖啡!
像我这样大龄申请者,这一路拼的是智力、体力、精力和定力。工作挑战,学习压力和家庭责任,有时真觉得力不从心;“期间,有思绪起伏-或斗志高昂,或顾虑得失,或身心惧疲,或卷土重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心中始终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为了不空留遗憾,认定了,就咬牙坚持到底,直到这一程终点。
收到马里兰Offer那一刻($70K 奖学金),眼泪夺眶而出,笑中带着泪!“上天不负苦心人”,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回首来时路,无怨无悔。此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不经历这一程所不能体会的。“峰终定律”讲,我们所能记住自己经历中的高峰(或正或负向)和结局,而这一程体验已然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尽管我GMAT仅650的成绩,没去申请TOP Tier的名校,也是有些许遗憾。不过,各方面权衡后马里兰也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备考—> Offer Timeline:
- 2013年-2016年 在职备战GMAT,期间职业转换、发展,断断续续备考,最终考到650;
- 2017/03-2018/01 在职备考托福
- 2017/10 Campus Visit- 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Duke,Ross
- 2017/11-2018/02 申请了2所学校-马里兰& 加州大学San Diego
- 2018/03 拿到这2所Offer-UMD, UCSD ,带奖学金。
备考:专心
讲到备考,就想借用我那位MIT大神朋友送的二字箴言-“专心”!
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考GMAT,我真没做好专心,这也是分数没上去的原因。而备考托福的一段日子,像进入心理学中讲到的Flow-“心流”状态,充实感和进步不觉发生。当时,下班后基本7:30就能到家,辅导完女儿,每天10点保有精力备考。尽管各学校申请deadline不断逼近,自己仍气定神闲,雷打不动说口语,练听力,打卡,学到夜里12点多,然后播一段TPO入眠。
在职备考GMAT,相对申请等其它环节,对我是最难过的一关。工作耗尽大部分精力,断断续续复习,漫长,却又看不到进步而痛苦。2013年开始复习,也是工作上寻找新方向时-放弃纵向发展,转为横向学习新东西,2013/12一战620,正打算一鼓作气往上冲,可工作来了挑战,当时公司连续20%以上高速增长中,自己被安排了新任务,不得不暂时放下G,全心投入工作,这一停,就是10个月没碰GMAT!接着工作晋升,这当然对申请很有帮助,不过此时工作忙得完全透不过气来,几乎每天加班,每月出差,累得筋疲力尽,到家先搞定女儿的作业,晚上10点多再复习已是力不从心,就这样2年间考了3次,成绩毫无进展,徘徊在600,620,记得有一次,从考场出来,看到不进反退的成绩,大热的天,走在天钥桥路上,往前走一段,往后走一段,恍惚间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确的方向?不知道一次次考试,是否还要重复昨天的故事!
明白了如此工作情境愈发没时间复习,还有待在原处的瓶颈,2016/02毅然决然跳槽,想寻找职业与复习兼得,然而事与愿违,跳入坑里,糟糕透顶。觉醒后,试用期内铤而走险,裸辞再找工作。当时心里压力巨大,期望Best Case: 1-2月内不仅考出好成绩,还找到好工作。这样,不会有辞职备考的印象,也没职业GAP,而且下一份好工作给申请加分。Worst case就是各种不确定 …
痛苦,焦虑,压力…各种负面情绪笼罩着,开始怨恨自己为什么从本来很好的公司跳槽?但跳槽的初衷不是因为还想去追赶梦想吗,忙得气都喘不过来工作中,哪有时间想GMAT,更何谈梦想?当身处失业,又切实感到渺茫,想在1-2个月就找到一份好工作谈何容易?还有那断断续续复习了3年还没了断的GMAT,何时是个头? 一次次一个人独自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茫然不知出路在哪,心头沉重……反复听着多年前的那首老歌“你是不是像我一样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人生低谷,是老公和女儿一直陪伴左右,默默支持、鼓励我,让我有力量复原。八九岁的她很懂事,主动拉我去游泳,有天晚上走在游泳的路上,她说“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很灰暗,如果你觉得灰暗,那就在心里点一盏灯,就像我们小区的路灯,照亮我们的路,就不觉得灰暗。”一瞬间被她的一番话惊奇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公见我状态不好,订了说走就走的旅行,适逢暑假,我们一家去了西藏-看喜马拉雅山脉座座连绵不断,雅鲁藏布江水穿越群山,奔向远方,望南迦巴瓦峰直耸云间,闪耀洁白的光芒,撩一把纳木错的湖水,臧民心中的神湖,蓝得无边无际。坐在大巴车上,看眼前青藏高原,高远、辽阔的天空,刻意让自己抛去心中的烦恼,忧愁,恐惧…心头好像多了好多阳光,不知是受了大自然力量的感召,还是找回了我那内心的坚韧,旅行回来,心态好转-“那些不能杀死我的,必然使我更强大。”当时看桑德伯格的一篇文章《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就很有感触-“最终塑造我们的,是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刻,而非浮名虚利。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正能量的力量就是那样神奇,自2016.08辞职,从西藏回来,专注复习了1个月, 9月考到650(还算够用的成绩),10月拿到很棒的工作Offer,也是家TOP10 Medical Device公司,职责还扩展到亚太;回头想想,自己勇于做出选择是正确的,也要感谢这些艰难、困境,自己从低谷爬出来,在突破重围中成长。
申请:全力以赴
1. Info Session & Campus Visit 去参加InfoSession, 这是与想要申请的学校面对面的好机会。 听各学校的宣讲,判断学校的文化,课程等是否合适自己,帮助锁定TargetSchool。同时看学校喜欢招什么的人,自己哪方面能与学校的期望连接起来。
有勇气地、有策略地问问题,争取给AO 留下深刻好印象。像规模较大的InfoSession,分会场结束后,都有各学校集中展示的地方。找到感兴趣的学校,准备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抓住机遇,将你想申请的热情与优势展示出来。
我参加了去年8月QS举办的Info Session, 当时对各学校毫无概念,听到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Smith 商学院时,注意到Smith的recruiting company list中有自己曾经的雇主,对这所学校顿生好感,就以此为连接点与AO聊了起来,AO非常Nice,我表示申请的兴趣,及想去看学校的打算,然后一直保持邮件沟通,直到10月初Campus Visit,我们再次见面,备感亲切!
Campusvisit 就是面试一部分,因此我准备了自我介绍,和常规几个问题-Why MBA, short term/long term goal..最大的体会是Smith的collaborative文化,和对人的关注。不管是接待我的faculty,还是current students,都很热情、耐心回答每个问题,回复邮件非常及时。试听了一节课程,professor很能调动课堂气氛,小班课同学间关系很close,碰巧看到一伙同学为一位新婚同学送上surprise gift,可见情谊深啊。很幸运,我下课后找到一位四川美女同学,她爽朗的性格,热心的帮助,助我申请一臂之力!
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与Admission的Associate Dean聊得还不错,尽管开始场景比较challenging, 后来择机聊起西雅图城市的活力、创新,又讲到文化差异等,待氛围轻松,再聊自己的职业发展,当介绍自己现有工作时,他还提到他Wife的好朋友就与我同一个公司。挺喜欢华盛顿大学,可惜托福出分时,已错过国际生申请deadline.,注定我缘定马里兰。
Duke的campus visit,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参加了health care center 的活动,了解到Duke与很多health care行业的公司有项目合作,注意到自己的老雇主也在其列,感觉行业上自己蛮匹配的。 最后我找负责招生亚太学生的AO聊了聊,她看了我的简历就推荐我读EMBA,很直白的说他们很多MBA学生毕业后也就希望找到我现有的工作,其实就是说我年龄太大了。EMBA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也就没申请Duke.
像我这样大龄去读书,学校排名固然越靠前越好,但不是唯一因素,我比较看重location。马里兰大学在华盛顿旁边,交通方便实习或找工作。而且,我打算带女儿来陪读,周边有打分高的小学或初中,对孩子有更好的影响。这也是campus visit后综合考虑马里兰大学最合适自己。
2.Info Session & Campus Visit 平时就要有心挖掘自己的故事, 或许看书的时候,或许工作中,想到闪光的点,就赶紧用记事本记录下来,为写Essay做准备。我平时想到的accomplishments,Essay思路,或者读到的leadership的idea等都在”印象笔记”中记下来。上下班地铁里读的《THE LEADERSHIP CHALLENGE》这本书,作者是 JAMES KOUZES 和BARRYZ POSNER,对我写Essay和准备面试很有帮助,当读到书中某个共鸣点,会激发自己思考是否遇到类似情形,如何处理的,从而能想到Leadership理论与个人实践结合的好素材。留着写Essay或面试时,从中精选。
另外,写Essay,很重要的一点是讲出自己unique的故事,想要打动别人。只有先打动自己,写的Essay,自己读完都觉得索然无味,那别人怎会觉得有趣?因此,自己去努力挖掘,思考,也可以向了解你的朋友、家人寻求反馈。总之,要写出感动自己的Essay。
3.推荐信:
要找了解你、支持你的人来写推荐信。虽说学校讲推荐人Title不一定要高。但试想如果Title高的人又了解你,又肯为你写推荐信,那自然是加分的。MBA很注重networking,在公司注意塑造自己的reputation,积累人脉,尤其如果有做cross-function /country 项目的机会。我的推荐人,是我的mentor,之前我曾support他做一个global project. 后来他做到了亚太Senior Director。他写的推荐信肯定有力助推了我的申请!
申请UCSD, 要感谢我的好闺蜜,还有她老公的大力推荐,他们俩都是UCSD的校友。他们的帮助使得我很顺利拿到offer. 虽然不是推荐信,但校友直接的荐举绝对举足轻重。
4.面试:
我是从上海飞过去面试的。虽说可以视频面试,但是亲自飞过去面,是表明自己的态度,show your commitment.如果经济允许,且真的很想进那所学校,建议in person面试。
面试我的问题,有Why MBA? Why Smith? Whynow? Short term/Long team goal? 如果没拿到offer, Plan A, Plan B? 等问题。 我约了1点面试,中午学校还安排了与面试官和在校生一起午餐,感觉真得挺温暖的,这也是Smith商学院很吸引我的地方, 午餐时也聊了些生活方面的话题,很能拉近距离。面试时的自信、真诚很重要,Be prepared, 自信、真诚地展示自己的故事和热情。
写给最后: 拿到了中意的offer,为这一程的梦想画了个句号。 感谢我的亲人——一直默默支持我,无私关心着我的父母;陪伴我左右的老公、女儿;感谢好朋友Bei,她的勇气和积极力量指引着我,感谢我的Mentor/推荐人,感谢CD上各小伙伴的学习申请分享。
未来的路,充满挑战,心存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