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现已33岁,男,G/T未考,已工作8年。本科GPA由于学校失误导致转专业的原因,低到可怜(60+ ),研究生在国内重点财经院校金融工程专业毕业,GPA有80+吧,研究生阶段主要关注金融产品研发与个人理财投资管理方向。个人工作经历如下:
06年毕业到10年,在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投资与交易部门做个人理财产品研发与投资管理。由于该时间段为国内银行理财起步与快速发展阶段,个人工作内容还算充实。
10年跳槽到现在单位至今,国内应该排名前五的一家信托公司做信托经理。该时间段内信托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个人工作内容也还算充实,有一定的人脉积累,也带了一个小团队。
由于在工作中看到了国内一些理财销售过程中的不良现象,比如客户对产品风险的认知不到位、理财销售人员本身的一些知识缺陷等。同时也鉴于国内未来广阔的财富管理机会,结合自己经历与理想,未来想在个人理财教育方面做一些非盈利的教育活动或者进一步的发展,并且目前也积累了一套个人认为广场大妈都应该能明白的理财知识体系大概。
自我认为,对国内理财市场有比较独特的见解与认识。但是,个人以前的工作内容主要限定于固定收益类(或者债权类)产品,权益类产品(比如投行、pe、vc等证券市场相关的)比较薄弱。希望去美国读个mba,一是加强对权益类产品的认识,二是(短期职业规划)希望通过美国mba的平台毕业能到美国、新加坡或者香港的私人银行或者财富管理专业机构工作2年左右,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三是(长期职业规划)在第二点成功的基础上,通过mba系统的商业知识体系培训以及又一个4年的国际视野训练,回国成立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
个人对哥大(金融类王牌以及纽约)以及stanford(出了个嘉信理财CEO施瓦布并在S有固定讲座)感兴趣。看了以前CDers的帖子以及M7商学院的就业统计,只有哥大以及MIT对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有单独说明,并且就业人数可能就2到3个。
请问:
1、本科GPA太太太太低,同时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活动会不会有很大的麻烦?
2、以财富管理或者私人银行为主线的个人职业经历以及post-mba职业规划对招生人员是否有说服力或者吸引力?个人职业背景算投行还是商业银行,会不会很冷门?
3、关于私人银行或者财富管理方向的工作,是由于薪水不够高大家不感兴趣还是由于这个行业进入要求太多?这个行业在美国那边的发展怎么样?
4、MBA对我这样的个人未来职业规划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因为读MBA对咱们的代价有点大,并且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付出也都很大,所以在此烦请各位给予指点指点,谢谢!
BTW:1、大龄朋友们,我觉得年龄真的不是问题,传说中偏爱年轻人的stanford都有39岁入学的!
2、著名stanford大学那个经典的essay其实抄袭了很早的中国。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何为圣贤,“改造人生 改造组织 改造世界”就是圣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