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定选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不是发展原因。没必要兜圈子。 2,能拿非top全奖,未必能拿top;反之亦然。我知道有一个拿Emory全奖的,但是她是从waitlist上下来去的cornell,更好的学校跟她无缘。 3,一个top学校的bottom 10%和一个非top学校的top 10%。这个对比是有问题的,多数人是平均的人,进入任何一所学校,能最终进入上下10%都是很难的。不是因为说我入学拿了全奖,我就是综合能力前10%。 4,从找工作的角度上来看,如果top10学校有30%的机会进去。那么20~30名的还有机会进去,50名的基本机会就很少了。 5,我有些同学,本科进了清华、科大,本来很优秀的人,后来在高度竞争下一蹶不振了(哈佛据说每年退学的也不少);另外一些也很优秀同学进了较普通的学校,得到了相当多的资源,并且锻炼了领导力。这个作为论据是有问题的。a,国内考大学,考的好与坏,同地区相比主要靠智力或者说IQ。智力仅决定工作能力的一部分。但是企业政府对名校毕业生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地区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给的发展机会要多得多,但是名校毕业生上不上道,就是另一回事。b,在国内地区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这个优秀指的不是学习),确实要强于名校的一般人。因为地区教育机会不平等,举个例子,在福建能考上福州大学的人,如果在上海考复交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他在福建就考不上。但是能考上地区一流大学,其智力应付工作就够了。但是美国MBA申请,跟中国高考明显不一样。所以这个作为选校的考虑论据是不客观的。 决定选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不是发展原因。简单说我手里有多少钱,投资回报率如何,机会成本如何。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两个人都是04年去美国读书,一个去名校,一个去非top全奖,后者把学费在国内买了房子。两个人09年10年回来,两人都赚了一笔钱回来,前者略多,但是找着收入差不是很多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们看谁好谁不好,就一目了然了吧。我这里可以非常负责的说,短中期上看肯定是后者活得更好。 -- by 会员 anomalocaris (2012/2/26 11:45:08)
回得好,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