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的非常正确。 流言止于智者。相信绝大多数决定申请商学院的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和正确的信息渠道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中欧的同学和准备申请中欧的兄弟姐妹不必对CD中一些对中欧不利的言论过于愤慨,澄清事实当然可以清明视听,但是也容易落入和对方纠缠不清的圈套,于己必定不利,于对方却求之不得,因为想要出名最便捷的一个做法就是找个比你地位高的人打官司 - 中欧首先不应沦落到要通过口水战来提高自己,即便要和别的商学院比较高下,眼光也应该放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身上。 长江的同学终于出面了,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而且非常欢迎“长江同学集体回答问题”这种方式。但是最初有一些帖子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希望是刚来的长江同学不熟悉CD发言的方式和这里的文化造成的误会。宣扬自己的学校无可厚非,但是通过搜集小道消息进行主观的编辑或者无根据地攻击就不是一个好的商学院学生应该有的质素了。如果长江的学生都去搜集别的商学院如何不好的情报,那学习的时间怕要不够了吧。 不管是中欧,还是长江,北大国际,复旦或者任何其他国内的商学院,要看到的事实是,我们和已经将近百年历史的美国或者欧洲的商学院的差距还很大,即便是排名已经世界22的中欧,也还有很多要向世界一流商学院学习的地方;刚刚成立还没有MBA毕业生和校友的长江就更加要谦虚谨慎了。大牌的教授每个商学院都能抖落出一大把,这个不是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够紧密地贴合最新的经济和商业动态,用最前沿的理论和知识去武装未来的商业精英,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包括了教授聘用,学生录取,国际化和跨文化,就业和薪酬,校友网络,研究成果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教授仅仅是商学院成功的一小部分,你遇到一个哈佛的教授给你上课,你可以觉得幸运,但是如果因此就觉得比别人强,就能够找到好工作,就有权利对别人指手画脚,这只能说明个人的肤浅和浮躁,我相信这不代表国内优秀商学院的大多数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