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ino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选择长江的理由:开拓投资银行与管理咨询等高端领域的职业机会

 关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3-15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长江要promote自己,何必要靠打击中欧呢?况且,中欧好歹也有些就业数据参考,长江目前就没有。空口无凭,还是很难有说服力。不知道长江有没有这两届的intern数据?
12#
发表于 2005-3-15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想做”与“做得到”差距有多大?建议:找卖点也得厚道点。

13#
发表于 2005-3-15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投资银行运作机构都在香港,主要也是由欧美的顶级商学院的中国和外国学生占据. 这是客观条件和众多投资银行的观望态度决定的. 和是中欧还是长江没关系.进军大陆时机一到,人人都有机会. 在美国进IB也是非常困难的.你了解多少?
14#
发表于 2005-3-15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15 10:18:00的发言:

我是长江商学院2004级MBA的学生,在此和有意于申请长江、中欧MBA的同学们交流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正式成立10多年以来,中欧始终没有在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等最关键的MBA就业领域打开局面,其学制设计和职业发展部门的失职导致中欧MBA的就业机会仍主要是欧洲和国内的制造业公司,远不如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等传统大学的本科生。这是我在申请商学院时没有考虑中欧的主要原因。


其次,长江在MBA2005级收费提升到22万的同时,正在对学制、课程安排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做前所未有的,和国际一流商学院更为接近的设计和安排,帮助MBA学生在金融机构、管理咨询等方面提供职业突破。预计各位有志于申请长江MBA的同学在2个月内会看到学校正式发布的消息。



非常高兴看到你的发言,但有一些问题你需要说明。 你只是长江的mba学生,你在发言的时候得到长江校方的授权或授意吗?如果没有,你如何保证你所说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要对大家说,你也是听别人说得。如果有,长江为什么不通过正式的渠道来发布?而且你是在读的mba,长江的这些改变还没有发生,你不会知道很多的,怎会说的如此信誓旦旦?感谢你提供信息给大家,但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如果你是长江的mba学生,为什么不从学生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你在长江学习的感受,象一些中欧同学所做的那样,让你的说话更使人信服。希望长江通过这次改变能在踏实中成长,不要在空想中坠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3-15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我正是以MBA学生,个人的角度向大家介绍长江的近况。上面的文字已经说明,长江会在1-2个月内正式发布相关最新变化消息。长江的改变正在发生,并且MBA学生参与其中,提出积极建议,我自然会知道部分情况。请大家在回贴之前先仔细看清文字内容,多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3-15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国际投资银行的中国业务发展有8年的跟踪与研究,随着高盛和美林等在华合资公司的组建,进军大陆时机已经成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少数商学院和个人。
17#
发表于 2005-3-15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15 15:02:00的发言:
我对国际投资银行的中国业务发展有8年的跟踪与研究,随着高盛和美林等在华合资公司的组建,进军大陆时机已经成熟,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少数商学院和个人。


我相信你能进投行,但商学院好得要一群人好才行。你同学中能进投行的多吗?
18#
发表于 2005-3-15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15 10:30:00的发言:

长江会和专业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和提高MBA学生在诸多具体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任何商学院课程都无法提供的),提高MBA学生在就业面试时面对专业问题时的竞争力和成功率。


任何商学院课程无法提供的。。。真厉害!

19#
发表于 2005-3-15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这种说法很表面化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15 10:43:00的发言:
最新的事实:2005年在中欧提供实习机会(实习时间为今年3-6月)的外资金融机构只有荷兰银行(在全球金融界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远不如诸多欧美大型金融集团与投资银行)1家,中欧2004级120多个MBA学生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同学间的内部竞争因此非常激烈,关系微妙。

你知道在实习期间有多少中欧的学生在中欧吗?

在中欧的中国国内的学生总共就只有2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不是金融背景,有背景的同学都去LBS交换去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金融公司来得少也是正常的。至于咨询公司录取了几人你知道吗?作为一个外来人,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思考不要对其他不了解的东西发表言论。个人被笑话是小事,连累自己学校就不好了。

20#
发表于 2005-3-15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sinoyuan,我能猜到你是谁了,以前应经看过你在一些杂志的文章。不过稍稍打击你一下,你的那些文章好像都以编辑和整理为主吧,很少见到自己的业务判断呀,你相信这些“对国际投资银行的中国业务发展8年的跟踪与研究”可以让你比中欧的CFA和ACCA拥有者有更多机会进国际投行吗?sorry, I doubt...

我的看法是,这些机构的就业机会本来就少,国内的商学院相比国外的一些TOP商学院在这方面也没有优势;相反,如果外资公司想在国内发展,需要市场和运营方面的人才,我们国内商学院就有competitive advantage。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中欧在发展初期大部分毕业生都去这些部门工作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明就里,一味以已之弱,争一时之长短,后果不堪设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3 20:3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