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15244在线时间 小时注册时间2010-3-3最后登录1970-1-1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 
| 根据统计,近8成MBA学生入学后生涯目标改变 毕业后就业与当初写的essay都不一样
 当然AO深刻明了这一点
 但有研究指出,入学前有写过career goal essay的学生
 在毕业后求职时,目标较为明确
 原因是他们在入学前已经练习整理过思路
 即便生涯目标改变,对于资讯搜集,目标遴选与确认,生涯一贯性,面试准备,行动支持等
 都比没写过career goal essay的申请人来的更聚焦
 
 商学院间有个组织叫CIBER,国际商学教育调研中心
 会共同策划教学方针与招生策略
 很明显可以看到每年essay题目是以哈佛为首
 最先提出essay题型与方向,而后续学校再逐一提出相似的各自题型
 从去年开始以哈佛为首的Essay数量开始减少,估计有几项目的
 一是回归基本,考验申请人的自省能力,难度提高,简历与推荐信也相行更为重要
 二是考验高阶经理人沟通能力,CEO没空听那么多废话,要求申请人要言简意赅,直接切中要点
 三是减少工作量,在每年申请人都逐年增加的情况下,AO应接不暇,才从早年的面试前都要先看过essay,到后来分成面试与文件审核分头进行,也从三封推荐信缩到两封
 
 然而申请操之于人,生涯操之在己
 过度在意申请,会造成选校白选,选修乱修,毕业目标无法连贯等问题
 并且碍于学校就业数字的排名压力,雇主优先任用相关经验,以及外国学生想留美工作的三重压力下
 毕业生紧迫争取毕业三个月内就业,并受到学校侧面施压,要多拿offer并取得高薪
 导致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将就就业,而造成毕业一年后大量转职潮的典型现象
 到头来又回到MBA前的生涯忧虑
 
 其实理想的生涯管理,应该是明确找出生涯兴趣,并挖掘出自幼养成的性格特性
 投射出生涯目标,并聚焦行动支持
 不用理会学校的毕业就业数字,
 因为毕了业校门一关,发现学校还是挂着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
 高挂诱人的投行与咨询高薪来提升学校排名
 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学校的商业发展
 学生生涯沦为数字,毕业后,没人管你死活
 自己的生涯还是要自己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