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en-BiMB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友答疑] 2014北大国际MBA (BiMBA) 申请咨询-校友答疑

[精华]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11-4 21:49:56 | 只看该作者
【燕园•掠影】
2013-11-03 北大青年

        和夏天才告别,转眼叶落满地,燕园里,又是一段新的故事……

No.1

【那年,我们相遇在秋日里】

No.2

【你看到的满地金黄,也在我的眼睛里】

No.3

【一起去看未名秋日】

No.4

【也可以这样美丽】

No.5

【你问我,这里是哪里】

No.6

【天气日渐冷去,我却迎来最好的季节】

No.7

【从秋叶里望出去,世界都在我眼前】

No.8


【甜蜜、平淡,然后怦然】

No.9

【想说,请你留在这里】

No.10

【却道,天凉好个秋】

No.11

【如今,你向这里,我向那里】

这似乎是终点,抑或是个起点,也许在某个秋叶飘零的路边,我俩再遇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
发表于 2013-11-4 21:54:47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方便申请人了解北大国际(BiMBA),学校将在北京国贸商务区举办一对一咨询活动,欢迎参加。


与BiMBA招生部/职业发展部老师/校友一对一面谈,获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和MBA报考建议。每人30分钟,需预约并提前发送简历admissions@bimba.pku.edu.cn,邮件标题“一对一咨询简历”。


时间:10.31-11.21(每周四)18:30-20:30

地点:北京柏悦酒店62层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 (地铁1号线国贸站D口)

报名:点击左下角链接报名


注:由于每场活动席位有限,请等待招生部的最终确认。
如果您无法参加以上活动,也可联系招生部预约到北京大学校园进行咨询



电话:010-62754800 / 4801 / 4802

2014MBA咨询QQ群:191470715

微信公众账号:bimba-pku


如果您希望试听MBA课程,也请发送简历至学校邮箱,邮件标题为“申请课程试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3#
发表于 2013-11-4 21:57:51 | 只看该作者
另类教学:从课堂到田间


在投资者眼里,丁磊、郭广昌、柳传志,一个接一个大佬杀入有机农业。榜样的示范,食品安全危机的倒逼,再加上十几亿菜篮子的诱惑,有机农业格外令人心动,仅几年时间,北京周边就出现各类大棚和农庄超过1000家。

在消费眼里,不仅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与有机农业难以区隔,对鱼龙混杂的有机农业更是深受真假难辨之苦。

在经营者眼里,有机农业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农业与农民的标准化究竟是最简单的,还是最复杂的?

2013年10月19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以探索管理前沿为使命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决定将MBA课堂搬到田间:对诺亚有机农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农场主进行深入探讨,力求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深刻分析一个新兴产业真正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活动也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暨北大国际(BiMBA)成立15周年纪念讲座系列【朗润·管理前沿】的开篇之作。




蔬菜大棚里的MBA

诺亚有机位于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创业三年多来,公司成长非常迅速。成为北京市成长最迅速的有机农业品牌之一。大棚数从当初的二三个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个,占地1500余亩。订户从零拓展,如今已经突破1000家,2013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成为北京市订户数最多的有机农庄之一。前不久,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平谷调查,曾专门到诺亚有机参观。

然而在这一系列光鲜的背后,诺亚有机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

19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的几十位MBA、EMBA学员和校友,会同《中外管理》、《管理学家》、《中关村》等媒体记者,一同走进诺亚有机农业公司,在蔬菜大棚里开始了一节另类的MBA课。

CEO朱迅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种茄子的大棚,这是茄果类蔬菜大棚的典型。站在铺着稻壳的田垅间,朱迅与农场首席技术员现场为大家讲解了中外的有机标准及异同点。

据朱迅介绍,中外有机农业在标准上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允许使用农药。国外允许安全线以下的化学农药,而国内必须是百分百的有机农药。在整个产业上,中国的最大特色或难题就是客户对菜篮子的丰富程度要求极高,远远超过欧美。欧美可能一年四季的蔬菜需求只有几种,而诺亚有机如今蔬菜种类扩展有50多种,不少客户还是反映品种单一。

在200多个大棚里,一年四季都要保证50种左右蔬菜的平衡供应,这本身就是一大难题,因为蔬菜的生产是不均衡的,同样一棚西红柿,高峰期产量能达到每天1000斤,而低谷时的平均产量可能下降到50斤,相差20倍,而客户的需求是稳定的。为了协调这个需求,他们每年要安排近2000个“茬口”,以保证每一个菜品的新鲜平衡供应。

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

要做到真正的有机,必须用蜜蜂授粉,而每一批蜜蜂的活性不同。如果一箱蜜蜂偷懒而错过最佳的花期,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也会大大折扣。在茄果类蔬菜开花以后,如果能施化肥,产量会大增,但他们必须坚持使用有机肥,这也意味着要牺牲近50%的产量。

更让MBA和EMBA学员意想不到的是,有机农业必须使用规范的纯生物提纯的有机农药,但国内有机农药时有造假。朱迅说,哪怕他们只掺上5%的化学农药,我们的有机承诺就形同虚设,对不起消费者,更坑害我们自己,一大棚蔬菜就得以超低的价格处理掉,连喂羊都不行。因此,他们后来对所有的有机农药也都先小范围施用,检测合格后再正式使用,这无疑又增加了检测系统的投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在朱迅介绍的同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的学员、校友与媒体记者也争相发问:有机农业的真正标准是什么?有机农业的最大难点是什么?有机农业中人工、大棚、管理费用等不同成本的占比如何?有机农业在标准化上面临哪些难题?刘辉、程军生等几位同样从事有机农业的EMBA校友更是现场切磋老农民管理与天敌防治等问题。



种菜难,卖菜更难

朱迅早年在德国留学,学习机电专业,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归国后,朱迅成为一家德国公司的驻华首席代表,成为标准的金领一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高帅富。

“我的初衷,就是想为家人提供绿色的无害蔬菜,就跟朋友弄了两三个大棚。后来发现大棚太少,菜品太单一,结果就越加越多。”谈起创业,朱迅很有上套的感觉,他笑着告诉大家,他创业真是“玩着玩着,结果陷了进去”。

既然是主动陷进去,自然也想主动走出来,而不是退出来。之后,这位高帅富虽然处处自称农民,但从大棚的设计到茬口的精确安排,尤其是从种子到有机农药,再药有机肥的绝对把控,处处都能看到严谨的德氏风格。他表示,就算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他也绝对不会像很多企业家一样,突破产品质量的底线。

与很多人一创业就就琢磨着如何卖产品不同,朱迅始终将精力集中于做产品。三年多来,他不是蹲在地头,就是不断走访农科院、山东寿光、欧美同业、韩国农场,寻求各种先进设施与方法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在下午的案例研讨会上,朱迅又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学员和校友分享了他经营与考察的种种心得,尤其是中国几个主流的经营模式,国外证明最成功的三家有机农业公司的经营模式,并就诺亚有机经营中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诺亚有机农场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清华环境学院等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合作,同时利用以色列、荷兰等国的有机种植技术,结合实际,形成了一套能够全年生产多种有机蔬菜的科学种植与管理体系,最终高标准地实现了无农药、无化肥、无转基因、无激素和蜜蜂自然授粉的天然蔬菜,其中的创新点不一而足。

但仅仅做出好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创业公司,还必须想办法化解赢利的压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营销,简单说就是“卖菜”。

经过三年多的自己琢磨与外出切磋,朱迅对病虫害防治,茬口安排等已经头头是道,成为名符其实的种菜专家,但说起卖菜,他却一唱三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卖菜,曾经在报纸打过几十万的广告,结果一个电话都没有”。“我们曾经去高档社区做推广,结果是一筐一筐的送菜,却没收到什么订户。”

有同学指出,诺亚最大的优势是三位创始人都是理工出身,做事严谨,确保了产品质量。最大的劣势也是三位创始人理工出身,不善言辞,不重推广。营销问题也成为当天的研讨会的重点话题之一。当有同学问朱迅为什么不请一位营销专家时,朱迅说,“不是请不起,就是留不住”。

在后来的研讨中,朱迅表示,他们确实应该加强客户的研究。“我们后来发现,所有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来过我们农场,实地参观和交流过的。”基于这一点,诺亚也明确了未来在营销方面的奋斗方向,即邀请潜在客户到现场做活动。

在当天的考察与研讨结束后,很多学员与校友依然兴奋度不减。在北大朗润园里的课堂上,他们学习的都是标准化产品与服务的管理,很多人没想到最传统最简单的农业,竟然面临这么多标准化的难题:雷雨、大风、农民、害虫、连阴天等,都是随机且不确定的因素。

有同学表示,有机农业虽然称得上前沿产业,但其“靠天吃饭”的本质并未改变,如何通过技术的创新,在“靠天吃饭”与“事在人为”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如何找准盈利点,是朱迅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也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非常值得进一步探寻的管理前沿话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4#
发表于 2013-11-12 22:05:57 | 只看该作者
great pictures!
15#
发表于 2013-11-20 18:03:2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朗润•格政”论坛 解读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


新闻网记者 靳戈


    11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办公楼礼堂举办“朗润•格政”论坛,林毅夫、姚洋等专家学者解读三中全会改革政策。北大师生以及社会人士数百人现场参加论坛,论坛在理科教学楼208及103教室也设立了直播会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以来,北大组织专家学者解读公报,学习领会贯彻中央精神,先后于11月13日、14日、16日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党委常委扩大会和学习决定座谈会。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积极发挥智囊作用,主办本次“朗润•格政”论坛。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国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胡大源和国发院院长姚洋主持,林毅夫、李玲、林双林、姚洋、李力行、卢锋、宋国青、阎焱等专家学者发表演讲。


论坛现场


    林毅夫重点解读了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述。林毅夫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林毅夫经过研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主动谋求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很多以失败告终,长期陷入低收入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经济结构化发展的思想是高度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则强调市场作用,推行自由化和市场化——这两种经济观点都没有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健康稳定的发展。“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机制配合积极有为的政府”,林毅夫说。一方面,根据比较优势的发展理论,充分的竞争只有在有效的市场机制中才能形成;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技术不断进步、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相关制度改革。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林毅夫相信中国经济将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在2020年左右有可能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国发院教授李玲解读了完善社会主义改革方面的论述,分析了本次三中全会的八大创新点:明确改革目标和价值取向,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清晰区分五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的界限,由党中央而不是行政部门统筹五大改革,事权适度向中央集中,协商民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破解医改中的瓶颈问题。


    林双林教授重点解读了财税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关系改革以及养老保障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是姚洋教授主讲的内容。他认为,在党内设立改革领导小组、设定改革时间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本次三中全会超预期的举措;同时,下一步的改革中还应重点关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协调各地经济建设规划、约束政府权力等问题。


    李力行副教授解读了城镇化领域的改革措施,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建设城乡统一的建筑用地市场。李力行认为,改革中应关注各地有益的探索经验,并向全国有序推广。


    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从当代改革史的角度探讨了确定宏观调控对象和选择宏观调控工具两个问题。国发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解读了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论述,来自业界的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分析了金融投资环境与机遇。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内容涉及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能源价格等多个领域。八位专家一一予以详细解答。精辟的论述和精彩的回答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6#
发表于 2013-12-11 14:37:3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问北大国际的申请淘汰率,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数据哈
17#
发表于 2013-12-17 23:00: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申请淘汰率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您可以咨询一下招生办公室:
Tel: +86-10-62754800 / 4801 / 4802     
Email: admissions@bimba.pku.edu.cn
MSN: admissions@bimba.pku.edu.cn
Website: www.bimba.edu.cn
18#
发表于 2013-12-17 23:03:42 | 只看该作者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MBA15周年庆专题网站上线:
http://15y.bimba.edu.cn/
19#
发表于 2013-12-19 11:31:03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预告:12月22日晚
中国土地改革新思路暨《解放土地: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新书发布会

中国30多年的经济奇迹,最重要的起点就是土地改革。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
启了整个中国改革的大幕。今天依然轰轰烈烈的房地产与城镇化,也是土地改革的产
物,即国有土地流转制度的变革。

在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土地改革是其中的重大亮点。在这一份即将改变历史
的重大报告中,至少六处以上与土地制度改革及城镇化有关。

在新一轮的土地改革蓝图中,我们能读到什么?农村土地的确权与流转,将赋予农民哪
些不同以往的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又将对房地产和下一步的城镇化
带来什么影响?尤其是作为土地改革的重心,即土地权利的金融化——土地信托又蕴含
着什么样的大文章?

2013年12月22日,《解放土地》的作者蒲坚(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校友)将回到朗润园,
分享他对中国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政策观察与商机探索。

蒲坚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并被推举为第
二、三届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

对于信托制度、土地信托流转、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等先锋问题,蒲坚不仅是最前沿的实
践者,还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发表了《信托的中国价值》、《信托是公有制的一种实
现形式》、《共有制的理论与实践》、《信托不止于金融》、《推进土地信托流转,实
现农村稳定发展》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文章。

蒲坚即将出版的新书《解放土地: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系统地解读了土地信托化
实质和内涵,力图通过土地信托的改革,破解土地流转难题,阐释土地改革的新思路。
这本书得到了周其仁教授、陈志武教授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银监会
前副主席蔡鄂生、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等多位业内专家与权威人士的联袂推荐。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2日(周日)晚7点
活动地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万众楼二层
主办单位: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欢迎CD上感兴趣的亲~
报名链接:
http://form.nsd.edu.cn/35/survey/UserData/U103/S951.aspx

活动日程:
18:30-19:00
签到

19:00-19:15
张黎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院长
欢迎致辞

19:15-19:45
蒲坚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01级EMBA校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主题演讲: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

19:45-20:  15
嘉宾对话:
蒋亚平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01级EMBA校友、国家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人民网创始人
乔顺昌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级EMBA校友、乐搏资本 创始合伙人
(拟就土地信托化、证券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机会等话题进行讨论)

20:15-20:30
现场Q&A,互动、提问















20#
发表于 2013-12-25 09:35:17 | 只看该作者
申请资料提交到学院后,需要做什么呢?
等消息还是直接准备面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9 04: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