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学艺术这回事,首先你要考虑的是是不是能够申请到,以及到底具体读什么项目。很多学艺术的同学都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的,有作品集这种,可能你现在如果读纯艺术申请起来难度比较大。
对于对专业的兴趣,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从小就是,选专业的时候条件就一条:不学大学数学。这个条件下,我根本没什么选择的余地。我当时为了我的新闻理想去了一个并不那么理想的大学(非211985),后来的若干年里,我虽然也是一帆风顺,我也很热爱我的母校,但是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我并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热爱新闻工作之后,我才意识到,为了当初的专业而放弃了更好的教育平台,对我来说是一次选择上的失误。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学会计,那个时候只要你会计硕士毕业,四大的offer基本上随便挑,而且相当多学校提供很高额的奖学金来吸引学生就读。我当初对自己说,打死我我也不学会计,我实在痛恨和数字打交道,我觉得会计太无聊了,根本不可能成为我的兴趣。
后来的那些年,随着我自己创业,进入商业领域工作,才渐渐发现,会计和财务背景,对我的工作和发展,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我可以不需要学习营销,可以不需要学习人力资源,可以不需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我如果不学习财务知识,基本上我能做好的事情就是很有限的。要想在商业领域做得更好,过硬的财务背景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基础。
后来我选了一些会计课程,我才意识到我过去的那些年坚决不学会计和对会计专业的无知与误解,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我没有在中国学过会计,但是美国这里的会计课上,教授们都是非常非常贴近商业实际操作的,我在课上学到的任何一点知识,都能够立刻应用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会计最让我觉得有挑战和兴趣的一点是,数字不是死的,数字背后能够解析出来的商业故事,是那么的生动,给我勾勒出多么清晰的商业画卷。
我觉得,如果我不是工作中要用到,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读会计课,也就永远不会有机会去修正我过去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认识。美国的商业教育是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不枯燥也不教条。即使在我后来的MBA生涯中,我也一直认为,会计类课程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要你一定去读会计。我的例子只是想告诉你,其实一个人的兴趣,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于一们学科的兴趣,可能完全会因为你在谁的课堂上而让你的感受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你过去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后来继续喜欢;过去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也许会慢慢增长出兴趣来。
而对于兴趣本身,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让它们成为你一生的兴趣和财富,不一定要成为专业和职业。当他是你赖以养家糊口的工具时,也许你也同时失去了兴趣。
身体健康肯定是最重要的。不过我不敢说美国生活一定会在什么方向和程度上影响你。我自己的美国生活中,开心的和愉悦的情绪更多一些,压力比国内更小一些,更能随心去做很多事情。不过这并不说明,每个人都会是这样的。
其实一个人能改变的除了环境,还有自身的心态。当你有了一个目标,为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的时候,你一天一天的执行计划,也就一天一天有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或许这些能够帮助你解除焦虑。可能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现实操作性的人,我觉得我的生活充实的话,心情就会开朗。有一句话叫作“无事生非”,还是很有道理的。试试看让你的时间表满起来,让你的生活忙碌起来,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祝福你。
-- by 会员 ziye210 (2013/1/1 9:40:29)
叶子姐,看了你很多回复,发现我们有太多想法是相同的,我的人生充满波折,就在此记录一下,如果能帮助到别人,那我就很开心了。
我是高中就来美国了,现在算算留学已经8年了。
我完全是自费留学,没有移民
高中是在洛杉矶一个私立学校读的书,当时我是第一个那里的中国人。那个学校是韩国人居多,不过都是美国生的。你们也知道棒子的自大,所以我受了不少委屈。当年棒子指着一辆汽车问我 “do you know that". 我说当然了,然后棒子说 ”oh, i thought China does not have them. only bikes." 我的心情你们可想而知。
后来得益于国内的初中教育,我理科很好,他们才开始尊重起我来。
第二年的时候,家里出现重大经济问题,父母做生意陪了8位数的钱。父亲还被车撞坏了腿在医院里5个月。你们可能要骂我了,是,在那之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花钱从来不想价格。但是如果在这里已经泛起了你们对富二代的仇视,那请退出这个帖子,如果抱着embracing all的心态,那么请继续。
重大变故真的能让人成长。当年手里还有7万美金。要读3年书,仅仅够个学费。我有2个选择,第一,坐等老爸东山再起;第二,自己想办法。我选择了第二种。我拿出4万美金,3万存银行。拿这4万跟朋友做车的买卖。如果赔了,那对不起我卧床的父亲,也不能继续念书了,当时的情境,依稀可见。可是我还是决定拼一把,那时候,17.
我也是遇到了贵人。在LA的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但是不会经营,属于没什么头脑但是人特别好的那种。他出资,跟我合办了一个dealership. 因为我当时身份问题,我只能是黑在里面,不能注册。但是那位朋友很仗义,利润一点没少给我。就这样我的4万美金完全用于公司的启动的时候的一些soft cost上,比如广告和一些法律和一些执照费用。那些日子4点起床,挨家挨户贴广告,跟local的大dealer竞争,翻阅各种法律文献。但是可以说的是,美国的人们真的是很nice,给了我不少帮助。哪怕是竞争的local 公司,也是公平竞争,从来没有“玩阴的”。
后来放弃了2所美国前5名的学校,去了一个40左右的,因为那里有我爱的人。而且到现在我也没有后悔。这4年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在学校能学到的,很多东西只有来了才知道。
在高中的时候,汶川地震,我们学校特意为了这个地震而在教堂组织全校12个年级350个学生给中国人祈祷;
USC的宝马车案件,我一些美国朋友纷纷在FB上发表同情性言论,而且还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安全意识。这真的是咱们中国同胞应该学习的,特别是宝马车案件,已经成为一个笑点,网上的评论,不说什么了。
最后,CD里面大神无数,但是对于没有来美国的人来说,我跟叶姐想法一样,美国的教育不是很功利,名次等真的没有那么决定性的重要。我今年在PWC面试的时候,合伙人告诉我,东边的办公室基本都是PSU 普度等学校的,而西部的都是UCLA USC等。后者排名比前者高很多,可是最终是一样。当然,这也不绝地。还是那句话,随心吧。我一直想致力于车的发展做一些贡献,所以我商科学完会去学理工科,是不是很amazing呢,可这就是life.
-- by 会员 jj1400 (2013/1/2 1: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