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oroca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友答疑] 2013 HKUST (香港科技大学) MBA申请咨询答疑

[精华]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2-11-20 10:11: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先来插个嘴。
1. 申请成功的机会估计没人能 Guarantee, 所以只能加油了(我也是);
2. 奖学金的事儿还不知道,应该在流程中会出现的吧,现在还不是特别关心;
3. 证明这个东西还应该是有模板的,直接让人力资源开一个像是很不正规,我也在了解当中;
4. 语言这个东西,好像不是母语是英语的,都需要T or I,估计你是不能幸免了;


我也是刚刚开始准备申请 SZ PT MBA,很多情况一知半解,大都是论坛上得来的。你也可以直接电话给他们学校或者深圳的人员(Lucy, 0755-26737302),并且12-8号在深圳有宣讲会,你在广东很方便参加的,虽然上面兄弟说很失望,呵呵。


我的QQ: 2292572354, 欢迎一起交流。


本人想申请2013年秋季入学MBA,本人基本情况如下:
1,32岁,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工科学士,03年毕业,04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MSc学位,05年底毕业。所学专业都是通信工程。
2,硕士毕业后回国,06年初进入中国移动在广东的一个地市公司工作至今,有7年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做网络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工作成就不算大,目前只是一个项目主管而已。
3,目前正在准备GMAT考试,计划明年1月份考试。计划申请UST Full time MBA 的 第二轮招生。

问题:
1,请问能成功的拿到offer的机会大吗?
2,奖学金如何申请 ?是另外单独申请还是在申请MBA的时候学校就自动考虑 ? 我在网上申请表上没看到有关奖学金的申请。
3,我看到科大要求提供工作证明和过去12个月的薪酬证明,请问这个东东怎么做啊 ? 直接去找公司的人力部门开具?然后再自己把它翻译出来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要不要去做公证的啊 ?
4,我的硕士在英国读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应该就不用考TOEFL 或者 IELTS 了吧 ?
    如果不用考试,学校要求提供的official proof 又怎么提供呢 ? 找回学校开一张证明 ?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觉得比较困惑的,有劳各位前辈指点指点!
-- by 会员 morrison添 (2012/11/19 9:57:44)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8:25:59 | 只看该作者
1,我們不負責招生,所以無法說明有多大可能性能拿到offer,不過你的背景很好的,努力弄好package吧。
2,奖学金是在接到面試之後的兩週內提交申請,具體follow MBA Office的郵件。
3,工作证明和过去12个月的薪酬证明,直接找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開具就好了,最好是雙語,不需要公正,公司蓋章即可。這個是比較普遍的,HR應該就知道怎麼弄。
4,用不用考TOEFL 或者 IELTS,需要問MBA Office,可以寫信給他們。


加油:)


本人想申请2013年秋季入学MBA,本人基本情况如下:
1,32岁,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工科学士,03年毕业,04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MSc学位,05年底毕业。所学专业都是通信工程。
2,硕士毕业后回国,06年初进入中国移动在广东的一个地市公司工作至今,有7年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做网络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工作成就不算大,目前只是一个项目主管而已。
3,目前正在准备GMAT考试,计划明年1月份考试。计划申请UST Full time MBA 的 第二轮招生。

问题:
1,请问能成功的拿到offer的机会大吗?
2,奖学金如何申请 ?是另外单独申请还是在申请MBA的时候学校就自动考虑 ? 我在网上申请表上没看到有关奖学金的申请。
3,我看到科大要求提供工作证明和过去12个月的薪酬证明,请问这个东东怎么做啊 ? 直接去找公司的人力部门开具?然后再自己把它翻译出来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要不要去做公证的啊 ?
4,我的硕士在英国读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应该就不用考TOEFL 或者 IELTS 了吧 ?
    如果不用考试,学校要求提供的official proof 又怎么提供呢 ? 找回学校开一张证明 ?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觉得比较困惑的,有劳各位前辈指点指点!
-- by 会员 morrison添 (2012/11/19 9:57:44)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8:44:48 | 只看该作者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184#
发表于 2012-11-20 20:09:0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你对于MBA的预期是什么要想清楚。Infor session只是让你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是你自己去查找信息。不知道除了科大的infor 你还去过哪些,不过当年申请MBA的时候大体走过了十几家学校的infor session,每个学校的infor大体如此。更多infor向你展示的的是一个学校的侧面。而对于校友的问题你真的想多,所有学校的校友都是只能按照当时校友的时间安排。如果科大的infor session真的没能打动你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从infor session上你能够看得清楚的是校友到底是些什么类型的人,我和他们有多接近,我喜不喜欢他们。其他都宛如浮云。不是想争辩什么,科大有他的优势,有他的劣势。想读MBA想清楚就好。对于顶级教授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安排听一下Professor Rao的demo class。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Rao 在作业上各种刁难我们我们还是爱他的。 9个月的时间能让人有多少改变,我们难以确定,确定的是科大总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地一笔。
对于你所提过的项目我都有去了解过,我只能说科大给你与这些项目最大的不同是culture deversity。 不同种族与文化间的项目碰撞,是在国内难以体会的。尤其是在国内你作为强势群体,很难有这种感觉。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表达很不官方。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44:48)

185#
发表于 2012-11-20 20:12:1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位是我的学长。,欢迎来科大做我的学弟。
1,我們不負責招生,所以無法說明有多大可能性能拿到offer,不過你的背景很好的,努力弄好package吧。
2,奖学金是在接到面試之後的兩週內提交申請,具體follow MBA Office的郵件。
3,工作证明和过去12个月的薪酬证明,直接找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開具就好了,最好是雙語,不需要公正,公司蓋章即可。這個是比較普遍的,HR應該就知道怎麼弄。
4,用不用考TOEFL 或者 IELTS,需要問MBA Office,可以寫信給他們。


加油:)


本人想申请2013年秋季入学MBA,本人基本情况如下:
1,32岁,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工科学士,03年毕业,04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MSc学位,05年底毕业。所学专业都是通信工程。
2,硕士毕业后回国,06年初进入中国移动在广东的一个地市公司工作至今,有7年的工作经验,主要是做网络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工作成就不算大,目前只是一个项目主管而已。
3,目前正在准备GMAT考试,计划明年1月份考试。计划申请UST Full time MBA 的 第二轮招生。

问题:
1,请问能成功的拿到offer的机会大吗?
2,奖学金如何申请 ?是另外单独申请还是在申请MBA的时候学校就自动考虑 ? 我在网上申请表上没看到有关奖学金的申请。
3,我看到科大要求提供工作证明和过去12个月的薪酬证明,请问这个东东怎么做啊 ? 直接去找公司的人力部门开具?然后再自己把它翻译出来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要不要去做公证的啊 ?
4,我的硕士在英国读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应该就不用考TOEFL 或者 IELTS 了吧 ?
    如果不用考试,学校要求提供的official proof 又怎么提供呢 ? 找回学校开一张证明 ? 有没有相关的模板呢 ?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觉得比较困惑的,有劳各位前辈指点指点!
-- by 会员 morrison添 (2012/11/19 9:57:44)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25:59)

186#
发表于 2012-11-20 20:15: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周大家都在培训和准备作业和考试,每天大家都是2,3点钟睡。我们作为学生会尽力帮助大家,但是我们自己也有其他任务要完成,请大家理解。
我觉得你对于MBA的预期是什么要想清楚。Infor session只是让你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是你自己去查找信息。不知道除了科大的infor 你还去过哪些,不过当年申请MBA的时候大体走过了十几家学校的infor session,每个学校的infor大体如此。更多infor向你展示的的是一个学校的侧面。而对于校友的问题你真的想多,所有学校的校友都是只能按照当时校友的时间安排。如果科大的infor session真的没能打动你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从infor session上你能够看得清楚的是校友到底是些什么类型的人,我和他们有多接近,我喜不喜欢他们。其他都宛如浮云。不是想争辩什么,科大有他的优势,有他的劣势。想读MBA想清楚就好。对于顶级教授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安排听一下Professor Rao的demo class。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Rao 在作业上各种刁难我们我们还是爱他的。 9个月的时间能让人有多少改变,我们难以确定,确定的是科大总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地一笔。
对于你所提过的项目我都有去了解过,我只能说科大给你与这些项目最大的不同是culture deversity。 不同种族与文化间的项目碰撞,是在国内难以体会的。尤其是在国内你作为强势群体,很难有这种感觉。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表达很不官方。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44:48)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09:04)

187#
发表于 2012-11-20 22:15:40 | 只看该作者
真不明白这个发牢骚的同学是什么心态,跑去参加了info session,还对该项目那么了解!又为什么批判语气那么重!如果你不在乎HKUST,不想申请,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和想法,可能你是有意诋毁学校声誉,让申请的竞争对手少一些吧!
这两周大家都在培训和准备作业和考试,每天大家都是2,3点钟睡。我们作为学生会尽力帮助大家,但是我们自己也有其他任务要完成,请大家理解。
我觉得你对于MBA的预期是什么要想清楚。Infor session只是让你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是你自己去查找信息。不知道除了科大的infor 你还去过哪些,不过当年申请MBA的时候大体走过了十几家学校的infor session,每个学校的infor大体如此。更多infor向你展示的的是一个学校的侧面。而对于校友的问题你真的想多,所有学校的校友都是只能按照当时校友的时间安排。如果科大的infor session真的没能打动你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从infor session上你能够看得清楚的是校友到底是些什么类型的人,我和他们有多接近,我喜不喜欢他们。其他都宛如浮云。不是想争辩什么,科大有他的优势,有他的劣势。想读MBA想清楚就好。对于顶级教授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安排听一下Professor Rao的demo class。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Rao 在作业上各种刁难我们我们还是爱他的。 9个月的时间能让人有多少改变,我们难以确定,确定的是科大总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地一笔。
对于你所提过的项目我都有去了解过,我只能说科大给你与这些项目最大的不同是culture deversity。 不同种族与文化间的项目碰撞,是在国内难以体会的。尤其是在国内你作为强势群体,很难有这种感觉。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表达很不官方。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44:48)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09:04)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15:07)

188#
发表于 2012-11-20 22:36:29 | 只看该作者
Christinewang1 说的对

1. 可能是有意诋毁学校声誉,让申请的竞争对手少一些吧!
2. 可能是其他竞争院的打手

Anyway, 我巳申请了,很喜欢港科大
189#
发表于 2012-11-20 22:50:1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可能对于infor session期望太高。
真不明白这个发牢骚的同学是什么心态,跑去参加了info session,还对该项目那么了解!又为什么批判语气那么重!如果你不在乎HKUST,不想申请,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和想法,可能你是有意诋毁学校声誉,让申请的竞争对手少一些吧!
这两周大家都在培训和准备作业和考试,每天大家都是2,3点钟睡。我们作为学生会尽力帮助大家,但是我们自己也有其他任务要完成,请大家理解。
我觉得你对于MBA的预期是什么要想清楚。Infor session只是让你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是你自己去查找信息。不知道除了科大的infor 你还去过哪些,不过当年申请MBA的时候大体走过了十几家学校的infor session,每个学校的infor大体如此。更多infor向你展示的的是一个学校的侧面。而对于校友的问题你真的想多,所有学校的校友都是只能按照当时校友的时间安排。如果科大的infor session真的没能打动你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从infor session上你能够看得清楚的是校友到底是些什么类型的人,我和他们有多接近,我喜不喜欢他们。其他都宛如浮云。不是想争辩什么,科大有他的优势,有他的劣势。想读MBA想清楚就好。对于顶级教授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安排听一下Professor Rao的demo class。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Rao 在作业上各种刁难我们我们还是爱他的。 9个月的时间能让人有多少改变,我们难以确定,确定的是科大总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地一笔。
对于你所提过的项目我都有去了解过,我只能说科大给你与这些项目最大的不同是culture deversity。 不同种族与文化间的项目碰撞,是在国内难以体会的。尤其是在国内你作为强势群体,很难有这种感觉。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表达很不官方。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44:48)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09:04)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15:07)


-- by 会员 ChristineWang1 (2012/11/20 22:15:40)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54:4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再多說兩句:
其實我們現在都不知道讀這個MBA會對我們人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和改變,也許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答案。像你和我們都敬佩的喬布斯所說,生活是有很多dots組成,you can only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s。至少現在我知道,當我跟其他28個國家的同學聊天的時候,當我欽佩他們在課堂憑藉自己豐富的工作經歷侃侃而談的時候,當我和新加坡、芬蘭、臺灣、意大利、印度、美國、文萊、印尼同學一起做小組作業的時候,當我聚精會神一秒鐘都不敢走神地聽Rao教授激情四射的講課的時候,當我聽着來自BCG、麥肯錫、安利、新鴻基的同學們分享工作經歷的時候,當我參加各種同學組織的Korean Night\Japan Night\Indian Night的時候,當我跟同學們一起學習diving\sailing的時候,我明白這一年會是我生命里最難忘的時光。
人生總是充滿選擇。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就增加它的厚度。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我觉得你对于MBA的预期是什么要想清楚。Infor session只是让你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是你自己去查找信息。不知道除了科大的infor 你还去过哪些,不过当年申请MBA的时候大体走过了十几家学校的infor session,每个学校的infor大体如此。更多infor向你展示的的是一个学校的侧面。而对于校友的问题你真的想多,所有学校的校友都是只能按照当时校友的时间安排。如果科大的infor session真的没能打动你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觉得从infor session上你能够看得清楚的是校友到底是些什么类型的人,我和他们有多接近,我喜不喜欢他们。其他都宛如浮云。不是想争辩什么,科大有他的优势,有他的劣势。想读MBA想清楚就好。对于顶级教授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安排听一下Professor Rao的demo class。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Rao 在作业上各种刁难我们我们还是爱他的。 9个月的时间能让人有多少改变,我们难以确定,确定的是科大总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地一笔。
对于你所提过的项目我都有去了解过,我只能说科大给你与这些项目最大的不同是culture deversity。 不同种族与文化间的项目碰撞,是在国内难以体会的。尤其是在国内你作为强势群体,很难有这种感觉。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表达很不官方。
同學,我們最近都在忙兩個難度很大的作業,沒有及時回覆,不好意思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商學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不是MBA Office,也沒有去info session,所以不想有太多評價。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有些數據和事實是需要展示給感興趣的同學們的,也很有說服力。至於你說的想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一年級同學正在努力展現給大家的。HKUST MBA怎樣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希望能通過CD和微博展現給大家。這不是官方的教科書,而是我們現在實實在在經歷的生活。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經歷不同,對MBA的需求和期待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從官方/非官方的渠道對HKUST MBA有更多的瞭解,再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


问问题没人回答,说disappointed倒有人问,那就再多说两句吧。

其实昨天HKUST的宣讲会还算是中规中矩,但作为一个promotion,基本上达不到啥效果。
Firstly,
既然号称仅次于M7,那么target audience也一定是顶尖的人才(不单指的是顶尖学校的人才),顶尖人才都有羊群效应,是不是应该请来的Alumni都应该是背景最强、成就最高、收获最大,并且是展现Diversity的(各种人种、背景)的人,而不是选3个恰巧在北京的校友(你们也很优秀, no affense)呢? 有人说是Schedule啊, Cost啊神马的原因,不想评论, 对于顶级的商学院或来说,recruitment这种事情应该是Top priority. Raffles你都已经租了,对伐?

Secondly,
去过好多商学院,全是一大堆的statistics and facts, FT rankings, 各种rankings, 平均月薪,各种教授的名字,各种Guest Speaker, 各种curriculums, 各种交换学校访问机会。我的问题是,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 到场的听众有几个不知道HKUST的排名? Then what? 对于MBA排名特别关注的往往本科学校的Ranking都不高, 真正Top 2的却会问为什么你只是Ranking 19而不是top 10。尽管Chris嘴上否认, 但您难道不希望首先吸引北清复交的学生吗? 这不是歧视,吸引了这些人, the rest will follow. 在这个宣讲会上,我看到的是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

Thirdly,
既然不说Statistics and facts, 那该说什么呢? promotion中细节和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力量, 记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教授中提到谢丹阳,是全球最顶尖的1000经济学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华人(一共19位), Guest Speaker里面有个卡洛斯,戈恩, 与杰克韦尔奇齐名,被誉为当代艾柯卡的十大杰出CEO, 似乎Chris对此都是一笔带过不着重彩, 事实上如果学校真的重视, 顶尖的教授应该有出现在昨天的会场,哪怕只有15分钟,当然,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别的MBA也少有这么做的。再有就是故事和案例, 不用去讲校园美丽的风景, 不用去讲硬件设施(A/C), tell us who and how HKUST have changed his/her life dramatically. 哪怕是HKUST的宿舍保洁阿姨给人的启示,告诉大家how much you care about your students' futrue and success, in every way。 记得Steve Jobs 在斯坦福只分享了3个小故事么?

以上就是一些感想, 也许说的不对, 版友/校友可能不同意, but nor do I care. All the best.

-- by 会员 sexybaby (2012/11/19 21:22:48)



-- by 会员 rorocat (2012/11/20 18:44:48)


-- by 会员 free1984 (2012/11/20 20:09: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3 20:3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