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好像Cartel。。。几家公司collude之后可以达到monopoly的效果 不过cartel貌似经常被拿出来批判一番 -- by 会员 hangli2 (2012/8/16 0:19:40)
貌似是,但是其实很难去判定这种行为,到底什么时候算collude,我记得当时学那块的时候第一章就是说这种行为的普遍性,而且牛逼的是无法界定,因为完全没有合同之类的东西。可是这东西就是怕deviation,所以我学的时候我记得还是要计算一个什么玩艺参数,看这个情况可不可行。。。。。。记性真差~ -- by 会员 isn (2012/8/16 0:38:30)
我只在microeconomics里面学过oligopoly不过太浅了。。。没学这么advanced。。(掩面) 不过cartel被批判主要是根据prisoner dilemma——人人都可能背后捅你一刀;现在东京大战美苏已经是明着拼刺刀了,真是中国特色。。。 -- by 会员 hangli2 (2012/8/16 1:39:10)
恩,这个model的缺点就是结果是个类似于“悖论”的东西,也就是这个模型的解不是纳什均衡。道理特简单,就是基于bertrand model,假如三家公司都是用同样的monopoly price(假设,虽然一般不是),那么如果一个公司有motivation to deviate,定价为monopoly price - lamata,那么根据bertrand model,这个公司将完全占有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就有公司会有这动机去“背叛”这个协定,但是假如有一个公司背叛这个协定了,那么其他的被剥夺市场的公司将自动摒弃“违法的协定”纷纷背叛,所以模型演变成了三家公司的bertrand model,这个模型的解就又变成三家公司价格战,最后全部零利益。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根据自身做出最优的行动判断,所以公司其实是会料想到假如自己背叛,那么所有公司零收益,所以(当时我们学过一个指数)这个指数就产生了作用,而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市场中的公司数(还有其他的),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数少,每个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公司去背叛非法协定的动机也小(因为背叛后赚的钱其实并不比之前垄断得多多少),而公司数目多,每个公司市场份额小,公司去背叛非法协议的动机也大(因为每个公司市场份额小,所以没deviate之前赚得和deviate占据全部市场比,后者赚得太多了,极端情况就是n无穷,完全竞争市场的price=cost)。
道理巨简单,不过我觉得纯他妈纸上谈兵,蛋用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