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7240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9-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如果想摘到最大的苹果,你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不要再抱怨外界。 ----------------------------------------------------------写在前面的话 contents: 1.基本背景与结果 2.突击货的准备之路 3.关于新G的一些思考体会 4.考场与考试 --------------------------------------------------------------------- 基本背景与结果 学校背景:某知名985 英语基础(均首战):四级599,六级618 421新G(首战):V154,Q167 ---------------------------------------------------------------------
2.突击货的准备之路 也许是高中过苦逼,自从从某个苦逼的省份考到大学后似乎一下失去了平时认真学习的习惯,更何况自己所学的是枯燥繁重的工科(本人不讨厌理工科世界里的美,但一直认为人文类学科更有张力,更有趣)。于是,从大一开始,听课、作业就不再认真对待。考前突击成了惯性,近三年下来(鄙人大三下),甚至已经丧失了听课的能力,即使是寒假在北京上新东方,老师们的风趣还是没能让我在长时间听课。突击货,毫无疑问。 大二结束时决定考G,但大三上繁重的课业、实验占用了我大把大把的时间和耐心,作罢。但此间空闲时我还是把红宝过了大概4-5遍(关于红宝,在下文还有详细说明),同时上论坛关注着新G的种种。小白时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老G,取消了类比反义只考阅读和逻辑能力的新G不是更好吗?悠然悠然一个学期过去,期间报了北京XDF的班,和自己的GF一起。大三上的考试像梦魇一般,全部厚实专业课(本人专业TELECOMMUNICATION),突击了近一个月,在考前有些问题还是没有搞明白,实在是我最狼狈的一个学期。 本校寒假放的一向比较晚,回到家已经阴历24,在家呆了十天就匆匆赶赴帝都XDF了。老师们都很不错,虽然讲的有些技巧可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他们还是帮我进一步认识了GRE考试以及考试的各个部分,算是建立了一些基本却重要的认识,同时为自己的备考一定程度地指明了方向。但期间和GF在北京玩的比较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没有完成,当时还自我安慰道回学校再好好搞,不急。单词同样没有坚持背,大三上末的一个月和此间20多天的北京上课让我的5遍红宝仅剩下粗略的印象,意义殆尽。上完课回到学校即已开学,此时还面临寒假的一个单片机大作业,此前关于这门课一概没听,对单片机也是一无所知。但我不想让别人一样copy上届成果便拿去验收,于是刚开学回来我开始了自学单片机的生活,同时开始陆陆续续的编程。在自学一个星期后我开始完成作业,同样花了一个星期完成了作业及验收,此时距离421只剩下45天左右。 我终于觉得已经不得不把G放在首要的位置了。我开始思考如何准备。 第一个决定是放弃之前背过5遍却搁置了两个月的红宝,转战3000.红宝对于还有45天的我来说实在过于庞大了,我不想在单词上再花费太多时间了。我放弃了大部分课,反正到课上也不听,纯属浪费时间。于是在自习室开始狂过3000,之前的红宝虽大部分已淡忘,但潜移默化的帮助还在。我华5天时间过了第一遍3000,在此后坚持每天看5个甚至更多list,在421之前,我把3000过了8遍,里面90%的单词应该说问题不大。当然这一遍数对于杀G大牛们来说实在太弱了,求大神轻拍,但就我的掌握情况看,基本够填空单词用了。 第二,迅速做完绿皮书。前已提到,XDF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没有完成,回校时绿皮书基本是白的。我坚持一天10篇阅读,5E的填空,在一个礼拜左右搞定了绿皮书,之后也没有再看过,没有做任何总结,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了。 完成以上两件工作之后,只剩下一个月了,之间还穿插着课业的问题(这个专业即使到了大四还是不得清闲,本人在大四上还有13个学分和3门实验要修)。 我开始做陈虎平36套,前几套起伏比较大,好了错2-3个,差了5-6个,很崩溃。但我稳住心态,渐渐总结阅读题的特点,制定了一些自己的策略,对题目进行的取舍,果断放弃了一些太难的题的类型(如一般逻辑推理,泛指)。随着一套套做下去,我逐渐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做到最后几套错误率也稳定在了3-4之间,差强人意。 填空上时钟觉得先把单词搞定才是王道,于是我继续看3000,没有再做题,什么陈圣元、巴郎一概没做。直到最后几天我看了看高频句子填空,因为实在太心虚了。最后填空做的确实也不好,还是练习不够吧。 最后几天,我把OG做了一遍,只把V模考了一下。 除了绿皮书,36套,3000,OG,我再也没有做过其它的了。甚至长难句都没看过。 sigh,如此单薄的复习,也难怪最后考得这么烂,也让我深深产生了如最前面话的感触。广大G友引以为鉴吧。 -----------------------------------------------------------------------------
3.关于新G的一些思考体会
----关于单词书 市面上最流行的莫非XDF出的红宝,3000.就个人来看红宝实在没有必要,性价比太低,而且阅读对单词的要求真的不用太高,重在阅读和逻辑能力。时间特别充裕或者记忆力特别好你也可以去背背看。当然说3000足够我也是没有底气的,即使只是对填空,在考试的填空中我遇到了4-5个3000上没有出现的关键词汇,导致那些题完全没有把握。但就效率看3000还是挺可取的,而且3000上词汇意义更全面,更本质,更适合填空。但不得不说,即使是3000上的释义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考完421填空最大的印象就是本质义太重要了,有些词你觉得不可能用在这种情景下,但它就是出现在了这里,而且就是非选它不行。所以单词最基本的是3000,要重视增补词汇,那些在新G里出现的关键词而之前没有收录的一定要重视。 高频句子填空可做最后复习用,在我看来例句相对单词更有用一些,因为多看句子可以让你熟悉逻辑,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单词搭配所要表达的莫名其妙的意思,算是熟悉一下吧。
----关于作文 奇怪的是我issue总觉得有话可说,而argument有时总是语塞。我的复习资料只有一份提纲,当然只是看,目的是扩展思路而不是按照响应的提纲去写。argument只看了常用句型,没有背。老师讲的好作文的标准对我有内在的影响,我更看重develop的过程而不是去思考出多么深刻严密的思想。中间在模考软件上练了10几篇,便只看提纲了。考场上抽到教育类高频,写的还行,字数够了,观点也还算有一些。比较幸运。
----关于填空 新G的填空确实比老G难,比着考场上的填空,绿皮书真的弱爆了。而且考场上填空偏长,大家的长难句阅读能力一定要加强。 现在新G的填空真题太少,大家还是尽量多做针对新G的模拟题吧,老G的不要做了感觉。
----关于阅读 阅读的关键真的不是单词,当然如果单词全认识确实帮助很大,但那样不现实。逻辑和原文的变换识别才是最重要的。 我6级阅读满分,所以比较有底。36套很不错,是很好的备考材料,跟最后的考试相似度很高。老G的短阅读仍有参考价值,但那种有7个题的超长阅读感觉不用做了。
------------------------------------------------------------------------------
4.考场与考试
考前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但自己准备的实在是太没底了。数学甚至除了OG什么都没做过。 考试没在本地,住在同学家,前一天晚上没再复习。第二天一大早去考场,吃了些东西,不多。 然后是填保密协议,之后进场验身份证、照相。然后就入坐了。中间的小插曲是我在考试没开始时敲键盘,然后给退出ETS那个界面了,害我在众目睽睽下又照了一次相。。囧。 之后开考,中间程序会有一个让你填专业的步骤,这个大家一定记得自己专业英文名,然后键入搜索对应的department就行了。我旁边那个男生那步死活跳不过去,实在无语,在我开始写issue的时候他还在那纠结,然后叫老师,让我帮他。。哎,人品实在太重要了,但愿大家旁边不要坐这种极品,同时也劝大家在考前上论坛熟悉一下考试流程。 之后便正常开考了。机考还真不习惯,有几个建议: --中间10分钟的break最好吃些东西。我是3个V,中间又没吃东西,做到最后一个V完成没有能量了,有一种虚脱的感觉,也导致最后一个V做的超烂,基本没怎么分析。 --中间停顿不要太久。不然你会在别人之后做完,在做最后一个section时要面对大家的陆续离开,对你发挥影响会比较大,不论你心理素质多好都不可能不受影响。 --不会的题一定跳过,时间很紧。尤其是还没进入状态或者做到最后状态很差的时候。
------------------------------------------------------------------------------ 就先写这么多吧。 希望对大家有用。虽然考得不高,但也不想再考了,忙忙实验室和GPA吧。 最后祝福大家。 |
|